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强大的引导力、支撑力和驱动力。马克思主义既讲矛盾,亦重和谐,倡导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由此积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和谐;和谐社会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和共同追求。在追求和谐的实践中,人类创造了深厚的和谐文化。由于文化场的差异,中、西文化积淀生成了核心一致而又个性鲜明的和谐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同样重视和追求和谐,具有一般性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精神因子;作为西方文化场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在整合中西传统和谐精神的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突出出来,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一、和谐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基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矛盾与不和谐而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思想武器。世界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为“批判”、“否定”、“革命”的代名词,批判精神、辩证精神、革命精神积淀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进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鲜明旗帜和指导思想。受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和正统宣传教育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斗争哲学”,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与和谐精神始终处于遮蔽状态。其实,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讲矛盾和斗争,“和谐”也在其视阈之内。“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关键词”之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核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确实存在。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亦十分重视和谐,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确实存在。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正是人类和谐社会理想的科学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的对立统一,既强调矛盾的对立性,也重视矛盾的统一性,主张矛盾对立双方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实现暂时的统一与动态的和谐。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与和谐精神并不冲突,恰恰彰显着和谐精神。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客观上承认了事物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这正是“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强调矛盾对立双方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斗争来实现矛盾的消解,这是达成和谐的基本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的“自我形象”
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贯穿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等价值理念之中,具有鲜明的个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人类实践改造的客观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改造主体,是自然人化的决定性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所包含的三大基本关系之一,对人类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一方面,“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驱使人无限度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由人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人对自然的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人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使“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基于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未来美好社会——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他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
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自然生命,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生命,具有社会属性,而后者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它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人类告别对自然依赖的阶段,走进对物依赖的时代。此时,“异化”现象充斥社会每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朴素和谐关系被彻底打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充满互敬互爱情感的传统家庭内部被金钱的腥臭味所取代;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团内部变得勾心斗角;以公平竞争、诚信守道为准则的市场内部遍地是唯利是图、商业欺诈、强买强卖;等等。正基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对立关系的分析和痛恶,马克思主义所倡导和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和谐社会。
人与自身的和谐人本身是一个有机体,由诸多相互对待又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构成。要素之间搭配协调、均衡、有序,整个人体系统就处于和谐状态,否则,人自身就会陷入矛盾与分裂。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和谐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彻底实现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4]由此可见,马克思倡导和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虽有独立性,但处于对物的严重依赖基础上,是虚幻的独立性。人自身处于“异化”状态,存在着严重的人格分裂与心理失衡,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存在惊人的反差,自杀、自虐、精神失常等现象层出不穷。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克服依赖和限制的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本质从片面走向全面、需要和能力从单一走向丰富,自由的个性得以最终形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也得以达到更高境界。当然,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不是说到共产主义社会就停滞不前了,就是绝对和谐了。相反,它只是一个和谐节点,是向更高和谐布展的起点。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作为西方文化场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具有西方文化的特质和优长,与中华传统和谐精神形成融合互补之势,是构建现代新和谐精神的重要借鉴,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启示一:“和谐”是一个目标概念,也是一个过程概念,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又要把“和谐”作为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目标”,“和谐”是一个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国际和谐等等。把“和谐”作为手段,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就要客观承认矛盾,勇于走进矛盾,善于解决矛盾,通过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达成矛盾的化解,实现新的和谐状态。
启示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指导。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代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主义和谐精神为指导,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强化和谐意识,养成和谐品格。
启示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是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的重要借鉴。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强大的内在支撑和驱动作用。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继承中华传统和谐精神是基础,借鉴吸收西方和谐精神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关键。作为西方和谐文化资源宝库中的一棵奇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对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必须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和谐;和谐社会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和共同追求。在追求和谐的实践中,人类创造了深厚的和谐文化。由于文化场的差异,中、西文化积淀生成了核心一致而又个性鲜明的和谐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同样重视和追求和谐,具有一般性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精神因子;作为西方文化场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在整合中西传统和谐精神的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突出出来,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一、和谐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基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矛盾与不和谐而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思想武器。世界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为“批判”、“否定”、“革命”的代名词,批判精神、辩证精神、革命精神积淀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进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鲜明旗帜和指导思想。受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和正统宣传教育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斗争哲学”,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与和谐精神始终处于遮蔽状态。其实,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讲矛盾和斗争,“和谐”也在其视阈之内。“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关键词”之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核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确实存在。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亦十分重视和谐,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确实存在。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正是人类和谐社会理想的科学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的对立统一,既强调矛盾的对立性,也重视矛盾的统一性,主张矛盾对立双方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实现暂时的统一与动态的和谐。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与和谐精神并不冲突,恰恰彰显着和谐精神。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客观上承认了事物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这正是“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强调矛盾对立双方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斗争来实现矛盾的消解,这是达成和谐的基本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的“自我形象”
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贯穿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等价值理念之中,具有鲜明的个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人类实践改造的客观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改造主体,是自然人化的决定性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所包含的三大基本关系之一,对人类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一方面,“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驱使人无限度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由人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人对自然的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人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使“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基于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未来美好社会——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他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
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自然生命,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生命,具有社会属性,而后者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它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人类告别对自然依赖的阶段,走进对物依赖的时代。此时,“异化”现象充斥社会每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朴素和谐关系被彻底打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充满互敬互爱情感的传统家庭内部被金钱的腥臭味所取代;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团内部变得勾心斗角;以公平竞争、诚信守道为准则的市场内部遍地是唯利是图、商业欺诈、强买强卖;等等。正基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对立关系的分析和痛恶,马克思主义所倡导和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和谐社会。
人与自身的和谐人本身是一个有机体,由诸多相互对待又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构成。要素之间搭配协调、均衡、有序,整个人体系统就处于和谐状态,否则,人自身就会陷入矛盾与分裂。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和谐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彻底实现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4]由此可见,马克思倡导和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虽有独立性,但处于对物的严重依赖基础上,是虚幻的独立性。人自身处于“异化”状态,存在着严重的人格分裂与心理失衡,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存在惊人的反差,自杀、自虐、精神失常等现象层出不穷。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克服依赖和限制的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本质从片面走向全面、需要和能力从单一走向丰富,自由的个性得以最终形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也得以达到更高境界。当然,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不是说到共产主义社会就停滞不前了,就是绝对和谐了。相反,它只是一个和谐节点,是向更高和谐布展的起点。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作为西方文化场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具有西方文化的特质和优长,与中华传统和谐精神形成融合互补之势,是构建现代新和谐精神的重要借鉴,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启示一:“和谐”是一个目标概念,也是一个过程概念,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又要把“和谐”作为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目标”,“和谐”是一个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国际和谐等等。把“和谐”作为手段,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就要客观承认矛盾,勇于走进矛盾,善于解决矛盾,通过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达成矛盾的化解,实现新的和谐状态。
启示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指导。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代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主义和谐精神为指导,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强化和谐意识,养成和谐品格。
启示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是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的重要借鉴。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强大的内在支撑和驱动作用。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继承中华传统和谐精神是基础,借鉴吸收西方和谐精神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关键。作为西方和谐文化资源宝库中的一棵奇葩,马克思主义和谐精神对建构现代新和谐精神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必须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