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依然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面对新课改对于计算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让不让学生掰手指
掰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几乎是所有学生曾用过的方法。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学生最初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都是用掰手指算的。我称他们这个阶段为“低级的”掰手指,以“2 5”为例,最开始他们是这样掰的,伸出2个手指,再伸出5个手指,然后数数一共伸出多少个手指。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在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有的学生进入了我称之为“高级的”掰手指阶段。比如,计算“2 5=”的时候,他们可能有多种方法计算了,有的从2向后数5个手指,有的从5向后数2个手指。当然,有一少部分学生已经脱离了手指,能熟练地心算了。但是,我发现每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是停留在“低级的”掰手指的阶段。
那么,进入一年级后到底要不要让学生掰手指头计算呢?我的观点是可以掰,但是不允许学生运用“低级的”掰法,法因为“低级的”掰手指,只是简单的数数而已,几乎没有思维的过程。计算教学不但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高级的”掰手指发展,慢慢地脱离手指。学生懂得了“高级的”掰手指,其实就是向学生渗透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关系以及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比“低级的”掰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掰手指成了习惯了,不知道怎么在大脑中思考计算,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用脑子想手指,慢慢地脱离掰手指头,达到熟练的效果。
二、背不背加减法表
对于一年级加减法表的教学,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不要求背诵;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且要求熟练地背诵。那么,到底让不让学生背加减法表呢?我在任教的两个班中,做了一次尝试。在最先学习加法表的一个班中,我要求学生背诵。根据规律背诵并不难,当大半的学生背过的时候,我发现了问题,尽管他们背诵得很熟练,但是在计算的时候,背诵对计算根本不起作用,很多学生还是用自己原来的方法计算,或者掰手指头数,或者是想手指头向后数等等。而有一部学生却出现了更不好的现象,比如算“5 4=”,他们受背诵的影响,从“5 1=”开始背,然后背到“5 4=”再算出来。一些家长也向我反映,为什么孩子背的加法表这么熟练,算的时候并不熟练呢?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看来这样要求学生背诵是很不科学的,我不否认学生很熟练地背诵过加法表后,也许对计算速度是起作用的。但是,本身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也会造成学生失去了自己的方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呢?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步:1.填全加法表,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2.读熟加法表;3.让家长帮忙做一套加法表的卡片。用卡片每天练习一遍,一定要把卡片顺序打乱。练习的时候要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和爸爸、妈妈比赛游戏,也可以自己拿着卡片读,看用多长时间,也可以和同学出示卡片比赛练习的形式,我也在上课前开展出示卡片小组口算比赛。练习的时候,尽量能不掰手指头的就不掰,可以想手指头。经过一星期的练习,学生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摆脱了掰手指头计算。这样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三、能不能过早地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笔算)
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的时候,很多学生计算较慢,尤其是减法。有一部分教师就采取了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或者这部分教学内容一带而过,对于口算不做练习,认为学习了后边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对于这部分内容自然而然就熟练了。那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提倡用笔算吗?我觉得不应提倡用笔算,因为口算与笔算有很大的不同,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运算方式:口算不仅是作为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思维价值的内容,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
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是不同的。以计算“30 18=”为例,口算的时候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30 10=40,40 8=48。而如果采用笔算,其运算法则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可以看出,口算的解题策略为:十就是十,百就是百,即口算保持相对应的数字和数位本身的意义。因此,口算被称为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被称为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
口算过程中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如对于“42-5”这道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有的学生从42开始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学生把42分成30和12,12-5=7,30 7=37;有的学生把5分成2和3,42-2=40,40-3=37;有的学生想到5 37=42,所以42-5=37……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如果采用笔算,则是统一的竖式计算解题模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练习口算,而不应该为了追求计算速度而采用笔算。
(责编杜华)
一、让不让学生掰手指
掰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几乎是所有学生曾用过的方法。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学生最初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都是用掰手指算的。我称他们这个阶段为“低级的”掰手指,以“2 5”为例,最开始他们是这样掰的,伸出2个手指,再伸出5个手指,然后数数一共伸出多少个手指。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在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有的学生进入了我称之为“高级的”掰手指阶段。比如,计算“2 5=”的时候,他们可能有多种方法计算了,有的从2向后数5个手指,有的从5向后数2个手指。当然,有一少部分学生已经脱离了手指,能熟练地心算了。但是,我发现每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是停留在“低级的”掰手指的阶段。
那么,进入一年级后到底要不要让学生掰手指头计算呢?我的观点是可以掰,但是不允许学生运用“低级的”掰法,法因为“低级的”掰手指,只是简单的数数而已,几乎没有思维的过程。计算教学不但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高级的”掰手指发展,慢慢地脱离手指。学生懂得了“高级的”掰手指,其实就是向学生渗透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关系以及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比“低级的”掰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掰手指成了习惯了,不知道怎么在大脑中思考计算,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用脑子想手指,慢慢地脱离掰手指头,达到熟练的效果。
二、背不背加减法表
对于一年级加减法表的教学,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不要求背诵;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且要求熟练地背诵。那么,到底让不让学生背加减法表呢?我在任教的两个班中,做了一次尝试。在最先学习加法表的一个班中,我要求学生背诵。根据规律背诵并不难,当大半的学生背过的时候,我发现了问题,尽管他们背诵得很熟练,但是在计算的时候,背诵对计算根本不起作用,很多学生还是用自己原来的方法计算,或者掰手指头数,或者是想手指头向后数等等。而有一部学生却出现了更不好的现象,比如算“5 4=”,他们受背诵的影响,从“5 1=”开始背,然后背到“5 4=”再算出来。一些家长也向我反映,为什么孩子背的加法表这么熟练,算的时候并不熟练呢?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看来这样要求学生背诵是很不科学的,我不否认学生很熟练地背诵过加法表后,也许对计算速度是起作用的。但是,本身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也会造成学生失去了自己的方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呢?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步:1.填全加法表,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2.读熟加法表;3.让家长帮忙做一套加法表的卡片。用卡片每天练习一遍,一定要把卡片顺序打乱。练习的时候要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和爸爸、妈妈比赛游戏,也可以自己拿着卡片读,看用多长时间,也可以和同学出示卡片比赛练习的形式,我也在上课前开展出示卡片小组口算比赛。练习的时候,尽量能不掰手指头的就不掰,可以想手指头。经过一星期的练习,学生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摆脱了掰手指头计算。这样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三、能不能过早地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笔算)
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的时候,很多学生计算较慢,尤其是减法。有一部分教师就采取了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或者这部分教学内容一带而过,对于口算不做练习,认为学习了后边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对于这部分内容自然而然就熟练了。那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提倡用笔算吗?我觉得不应提倡用笔算,因为口算与笔算有很大的不同,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运算方式:口算不仅是作为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思维价值的内容,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
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是不同的。以计算“30 18=”为例,口算的时候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30 10=40,40 8=48。而如果采用笔算,其运算法则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可以看出,口算的解题策略为:十就是十,百就是百,即口算保持相对应的数字和数位本身的意义。因此,口算被称为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被称为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
口算过程中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如对于“42-5”这道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有的学生从42开始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学生把42分成30和12,12-5=7,30 7=37;有的学生把5分成2和3,42-2=40,40-3=37;有的学生想到5 37=42,所以42-5=37……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如果采用笔算,则是统一的竖式计算解题模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练习口算,而不应该为了追求计算速度而采用笔算。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