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的实效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它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比拟的真切感。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一、自得、自悟和语感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文言文不像英语那样,需要从词汇、语法开始,一点一点地在脑海中对整个语言体系进行重新的构建。只要克服“怕”文言文的心理,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完全有能力读懂一些简易的文言文篇目的。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学习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朗读可将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感情的音响,增强活力,跳跃生命,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课文。再者朗读可以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的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整体地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
  诵读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朗读,而是需要多次反复,并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譬如,学习《伤仲永》,通过诵读,学生就不仅可以基本了解文章所写的人和事了,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感受到作者对方仲永由神童变为普通人的惋惜之情,不少学生甚至还能体验到作者希望人们接受后天教育的殷切期待。在这里,诵读既是认知的过程,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意境的手段,而这就是大教育家钱梦龙心目中的“自得、自悟和语感”。
  诵读的方式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利用音频指导朗读,利用古典音乐伴读,分角色朗读,去掉标点的课文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举行个人或小组朗读比赛等。另外,在书面考试中设置读音、节奏、断句等的考查,在文言文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能起有效的评价反馈作用。
  二、知意而释义,学生探究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这是学生“怕”文言文的重要原因。学习文言文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随意“肢解”。有些教师针对考试,在教学文言文课文时,特别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知识不厌其烦地强调讲、读、背,结果让学生觉得文言文虚无飘渺,变幻莫测。
  学生在诵读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语感,具备结合课文注释,根据语境合理地推断词义的能力了,为什么我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因此,文言文教学应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已进行的诵读产生的粗略理解为基础,通过教师适当的兴趣激发、方法点拔,开展深入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遵循对课文明意──析义──评议的顺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已从大处把握了课文,更能从中得到强烈的成功感,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按一定的条理来总结归纳细化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了,如按常见的单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等种类来归纳字词意义,归纳句法,了解文体,等等。
  三、解读文本,升华内涵
  文言文是“文”,我们就应该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去“解读”。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只是培养学生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根据语境合理地推断词义,这只是“读”文言文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学文言文的关键应该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它们,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们,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孔子的为学做人的态度,木兰代父从军的豪情,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人士的生死观,等等,如果在这些地方有一点自己的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这一环节因为受学生的知识深度以及阅历的高度的限制,起初他们的思维往往保守,取向往往是单一而且表面的,所产生的观点通常显得肤浅、片面。但千万别轻视了这些看似无价值的幼稚的观点,它可能就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犹豫了好久才勇敢表达出来的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观点。我们应该及时而且高调地进行肯定,进而使每个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一个人人争鸣的环境,让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在其中碰撞、交流,这样一定能达到教师讲授无法达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匐、陶、窑(窯)上古皆读成舌头音,意义又相通,实际为一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先民以陶(匋)既称呼窑灶,又指窑灶出品之物,又指制作陶器;坏(坯)、瓶、方瓦、瓿、扁瓦、缶、钵
笔者把这一道题目放进了学校的数学竞赛辅导课上,经过学生精彩的讨论、认真的探究,得到了其它的解法。并推导了一系列的结论.
一、学生英语阅读的障碍  1. 词汇量不足  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一般与阅读的速度、效果成正比。词汇量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就少,阅读速度就快,理解的程度就深。有资料表明,同为外语教学,我国对高中学生要求的词汇量是3500个,而日本的要求是5900个,俄罗斯则为9000个,差距之大令人吃惊。我国学生的阅读除词汇量不足而受到制约以外,还有一词多义、熟词新义的问题。如有一些看起来面熟但弄不懂确切含义的短语,
近年来,中国流行乐坛吹来一股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风”,它的歌词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集唐宋诗词、文学典故、修辞韵律为一体,蕴含丰富的知识,体裁亦诗亦词,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在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入优秀的“中国风”流行歌词,寓语文教学于“中国风”流行歌词,在浅吟低唱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从文学常识的扩充上辅助中学语文
通过对水玻璃、废玻璃和三聚磷酸钠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利用废玻璃代替部分水玻璃进行低温陶瓷坯体配方设计,获得性能较好且烧成温度为860℃左右的低温陶瓷坯体。当陶瓷坯
一、激发小学教师积极性的理论模型  随着公共管理影响的日益广泛,教育作为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必然受到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管理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学校的自主性、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扩大消费选择权、提高效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一方面,政府层面需要对小学教师管理给予宏观指导,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完善教育投入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各个学校要进一步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