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也应改变做法,打破常规,改革创新。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作文评改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关系,即教师既要在作文评改中发挥主体性,起主导作用;又要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关键词】作文评改;双主体关系
The main relationship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so palys in correcting composition
Huang Wei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correcting composition should also change the commentary, broke the conven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main point is: correcting composition shouldreflect the main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writing the commentary, but also give students the right to change composition, allow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asters of correcting composition .
【Key words】Correcting composition;Two mian relations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的评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教师为批改作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学生拿到作文后大多只看看评语和分数,而他门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却难以提高。究其根本,主要是: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唱主角,而学生充当了配角,没有将每一位学生调动起来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今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标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倡导师生的双主体关系。所谓双主体关系,即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认识主体的地位,师生互为主体关系,同时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二者是教学活动的共同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没有主次之分;而认识的对象是未知的事物、客观的世界,这种认识的对象是客体。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起主导作用,积极安排好教学,保证教学得以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来进行;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就作文评改而言,也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关系,教师既要在作文评改中发挥主体性,起主导作用,又要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那么,在作文评改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关系呢?我认为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精心选文。当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教师宏观上加以把握,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既要有成功的习作,又要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应该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选出的成功习作,或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或内容丰富充实,或结构新颖独到,或语言有明显的个性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立意偏离题意,或内容空洞无物,或思路紊乱不清,或语言晦涩不明等等。然后,将这几篇文章按原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是学生评改作文的准备步骤,主要是通过教师批改少部分作文以了解学生当次作文的大致情况,为下一步的集体评改作好准备。
第二步,学生小组试改。这一步非常关键,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教师先将未做任何批改标记(实际上老师已改过)的三至四篇例文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评改要求,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别给这几篇作文打分并写简评。评改时,可先让作者朗诵习作,谈自己的构思;再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文章的评改意见,作者本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谈看法,表明写作意图;然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教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文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这样,学生各抒己见,除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外,还可指出别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积极参与,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然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分组对几篇作文的评改进行讨论交流,再由小组定出几篇作文的分数等级及给分依据。
经历了个人评改——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达成共识的阶段后,对文章的好坏尺度,学生心中就基本上有数了。
第三步,学生正式互评。就是学生依据第二步的评改经验及标准进行互相评改。教师应对错字、病句、佳句等的批改符号作统一规定,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格式对所评改作文进行标记,分项评分并写出评语,最后加出总分并写出总评,并签上姓名。初次评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提问。若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按同样的格式交换再评,做第二读者。若课堂上没有时间,学生的互评或者再评也可留作当天作业。因为课后不受时间限制,效果往往会更好。
第四步,学生对比自省。作文评改本身就含有两个步骤,就是“评”和“改”。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一次作文,一次收获”,还可以布置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比照分数评语及自己修改作文的经验,写出200字左右的“对比自省”,要求学生自行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优劣及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不少同学甚至将当次作文重写一篇。这个步骤一般安排在晚修完成。
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收上作文,抽查部分作文的评改情况,并对这次作文作总的评价,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学生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和评改内容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可从评改的作文中挑出优秀习作,装订成册传阅或者张贴出去观摩,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以上五步就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为避免评改方式的单一化,教师也可适当变通做法,如首先由学生课外互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改情况抽出典型,课堂上集体再评,再由教师总结。学生互评一环可以是“自选式”,即学生自愿结成“对子”;也可以是“指定式”,即由老师安排小组之间或者前后排之间互评;或者是“帮教式”,即由师生事先协商,确定好“好生”和“差生”。如此一来,学生“厌写厌评”自然会变成“乐写乐评” 。
运用以上方法评改作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这过程中穿针引线,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主体性。这正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关系。通过实践,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日见长进。
收稿日期:2008-5-15
【关键词】作文评改;双主体关系
The main relationship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so palys in correcting composition
Huang Wei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correcting composition should also change the commentary, broke the conven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main point is: correcting composition shouldreflect the main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writing the commentary, but also give students the right to change composition, allow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asters of correcting composition .
【Key words】Correcting composition;Two mian relations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的评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教师为批改作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学生拿到作文后大多只看看评语和分数,而他门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却难以提高。究其根本,主要是: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唱主角,而学生充当了配角,没有将每一位学生调动起来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今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标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倡导师生的双主体关系。所谓双主体关系,即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认识主体的地位,师生互为主体关系,同时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二者是教学活动的共同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没有主次之分;而认识的对象是未知的事物、客观的世界,这种认识的对象是客体。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起主导作用,积极安排好教学,保证教学得以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来进行;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就作文评改而言,也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关系,教师既要在作文评改中发挥主体性,起主导作用,又要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那么,在作文评改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关系呢?我认为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精心选文。当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教师宏观上加以把握,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既要有成功的习作,又要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应该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选出的成功习作,或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或内容丰富充实,或结构新颖独到,或语言有明显的个性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立意偏离题意,或内容空洞无物,或思路紊乱不清,或语言晦涩不明等等。然后,将这几篇文章按原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是学生评改作文的准备步骤,主要是通过教师批改少部分作文以了解学生当次作文的大致情况,为下一步的集体评改作好准备。
第二步,学生小组试改。这一步非常关键,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教师先将未做任何批改标记(实际上老师已改过)的三至四篇例文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评改要求,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别给这几篇作文打分并写简评。评改时,可先让作者朗诵习作,谈自己的构思;再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文章的评改意见,作者本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谈看法,表明写作意图;然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教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文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这样,学生各抒己见,除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外,还可指出别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积极参与,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然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分组对几篇作文的评改进行讨论交流,再由小组定出几篇作文的分数等级及给分依据。
经历了个人评改——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达成共识的阶段后,对文章的好坏尺度,学生心中就基本上有数了。
第三步,学生正式互评。就是学生依据第二步的评改经验及标准进行互相评改。教师应对错字、病句、佳句等的批改符号作统一规定,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格式对所评改作文进行标记,分项评分并写出评语,最后加出总分并写出总评,并签上姓名。初次评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提问。若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按同样的格式交换再评,做第二读者。若课堂上没有时间,学生的互评或者再评也可留作当天作业。因为课后不受时间限制,效果往往会更好。
第四步,学生对比自省。作文评改本身就含有两个步骤,就是“评”和“改”。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一次作文,一次收获”,还可以布置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比照分数评语及自己修改作文的经验,写出200字左右的“对比自省”,要求学生自行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优劣及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不少同学甚至将当次作文重写一篇。这个步骤一般安排在晚修完成。
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收上作文,抽查部分作文的评改情况,并对这次作文作总的评价,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学生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和评改内容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可从评改的作文中挑出优秀习作,装订成册传阅或者张贴出去观摩,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以上五步就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为避免评改方式的单一化,教师也可适当变通做法,如首先由学生课外互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改情况抽出典型,课堂上集体再评,再由教师总结。学生互评一环可以是“自选式”,即学生自愿结成“对子”;也可以是“指定式”,即由老师安排小组之间或者前后排之间互评;或者是“帮教式”,即由师生事先协商,确定好“好生”和“差生”。如此一来,学生“厌写厌评”自然会变成“乐写乐评” 。
运用以上方法评改作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这过程中穿针引线,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主体性。这正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关系。通过实践,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日见长进。
收稿日期: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