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说“语文是美丽的”,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事物不具有独立于人的知觉之外的美”。只有当学生成为审美主体,且教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使主客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语文这种审美对象的美才呈现出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经走进语文课堂,它具有容量大、画面真、趣味浓、功能强、效率高等优越性,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多向思维,帮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最好介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更能感受语文的美丽,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文就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1 感知形象,激活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成为学习动机,可以成为学习动力,也会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教师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给学生提供直观逼真的感知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促使学生投入情感,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环境中理解、揣摩、感悟文章情感积累语言文字。如《安塞腰鼓》,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画面,激情四射的舞蹈,震撼人心的鼓点,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火烈壮阔的气势,并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 模拟过程,感受真实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
3 创设情境,熏陶美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3.1 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3.2 以画面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4 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的想象思维总是充满创造性的,想象犹如一条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能有效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用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故事,在让学生看动画分角色给“狼”和“小羊”配音。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似乎与“小羊”一同面对狡猾凶残、不讲道理的“狼”,抓住时机让学生续编故事,想象小羊的命运。在多媒体动感画面的感染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发出来了。有的说:“小羊一闪,狼来不及收住脚,一下子掉进河里淹死了”。有的说:“猎人刚好路过,一枪把狼打死了”。还有的说:“小羊和狼斗智斗勇,最终逃离了危险……”这样拓展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全面展示语文的魅力与美丽,这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所带给我的惊喜。
1 感知形象,激活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成为学习动机,可以成为学习动力,也会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教师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给学生提供直观逼真的感知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促使学生投入情感,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环境中理解、揣摩、感悟文章情感积累语言文字。如《安塞腰鼓》,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画面,激情四射的舞蹈,震撼人心的鼓点,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火烈壮阔的气势,并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 模拟过程,感受真实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
3 创设情境,熏陶美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3.1 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3.2 以画面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4 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的想象思维总是充满创造性的,想象犹如一条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能有效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用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故事,在让学生看动画分角色给“狼”和“小羊”配音。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似乎与“小羊”一同面对狡猾凶残、不讲道理的“狼”,抓住时机让学生续编故事,想象小羊的命运。在多媒体动感画面的感染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发出来了。有的说:“小羊一闪,狼来不及收住脚,一下子掉进河里淹死了”。有的说:“猎人刚好路过,一枪把狼打死了”。还有的说:“小羊和狼斗智斗勇,最终逃离了危险……”这样拓展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全面展示语文的魅力与美丽,这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所带给我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