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文化大课间的德育功能探析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乞巧文化是珠吉地区流传八百多年的民俗文化,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自发进行的一项民间活动,现在已成为广州市的一个品牌,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乞巧文化节活动。珠村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小学在这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当中,怎样让我们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呢?怎样使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其巧妙融入学校的育人之中呢?我就把这几年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汇总和提升。
  一、德育如何在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的定位
  珠村小学以乞巧文化为切入点,以乞巧文化节为平台,在大课间活动中渗进舞龙、舞狮、划龙舟,让学生传承民俗文化,增长文化知识,同时也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健康舞、街舞等合理搭配,演绎从古到今人们生活的变化,展示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特点。以文熏德,以体促德,增强对学生的乞巧德育培养。目前,学校被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和广州市青少年乞巧文化传承基地,我校也以乞巧文化渗透到学校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体师生参加,乞巧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有益资源。通过多年的打造,乞巧文化的主題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正有机结合到学校的德育教学各个方面,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愿景。以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乞巧德育也正是我们体育科组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二、在乞巧大课间活动的德育功能
  1. 乞巧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平台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阳光体育”中保障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载体,而我们在大课间活动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乞巧文化,并在这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乞巧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式
  在乞巧大课间活动课堂中我们通过教师分组、邻近分组、自由分组、友伴合作分组等形式,让学生个人玩、小组玩、集体玩,这样不但提升学生的练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集体合作的精神等,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行为习惯有很好的帮助。
  3. 乞巧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挑战、合作精神的最好手段
  体育活动能够激励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给学生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喜悦,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没有获胜的队员们,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现实,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明白只要不灰心,通过努力,成功就属于自己,从而培养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4. 乞巧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平台
  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做到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求、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做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切实大课间活动的效率
  5. 乞巧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课间活动的分小组练习,分小组比赛过程中,小组学生互相支持、合作愉快。在小组比赛时,学生表现相互关心互相提醒。在班级比赛、区市评比时,好多同学又表现关心班级、关心学校的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对手,关心他人,比赛第二,友谊第一。通过自编教学与练习,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和关心程度都得到提高,这种精神也往往迁移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三、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德育的初步成效
  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艺不分家。通常大课间活动都配以节奏明快、富于律动的音乐,使此项活动更有艺术性,更吸引人去共同参与,学生边做操边欣赏音乐,心情轻松愉快,动作不拘一格,感觉是一种享受。这样能达到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目的。问卷调查显示,87%的学生感觉做大课间活动心情愉悦,100%的学生自信能做好,85%的学生愿意与家人分享。通过努力,我校于2010年被评为天河区德育示范校。
  四、思考与展望
  如何让学生在乞巧文化大课间活动中增强乞巧德育成为我们体育老师的头等大事,我们依据地域特色开展乞巧大课间活动是一项一举两得的好事:学生既能达到锻炼身体,又可以让地域传统的文化感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各方面的思想素质。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初中思想
期刊
从一些机构的调查资料来看,城市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数量近80%,周末两天平均使用时间超过4个小时,平常主要用来娱乐。如果教育者抓住这机会,充分用好这些
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服装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其设计和技术力量的不足、人才不到位的现象日益突出和加剧.因而深层次地探讨新的经济环境下服装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教改的浓厚氛围中,深入研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努力探索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成为每一位高中生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对他们在校学好语文和其它功课及今后进行自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近年采,我在教学中作了初步尝试.
根据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提出了在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中应实现大学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享的思想,进而探讨了实现了共享的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要求不相适应,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探索能力不强,学习方式仍较单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加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进行了“20 20”“引展探评”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即在40分钟的课堂中,教师的“教”为主导,所占时间约20分钟,学生的“学”为主体,所占時间约20分钟。通过课前、课中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探讨,以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学习和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