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景观”一词来自西方的文化地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遗产景观与文化景观分开讨论,将两者互为对立,后来经过修正,“文化景观”在1992年被世界遗产正式采纳设立,正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本文仅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为例,阐述其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与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它们代表着世界不同的地区。他们把自然和人类的作品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长期密切关系。某些景观将人强大的信仰、艺术和传统习俗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特殊精神关系。
文化景观是一个外来词汇,西方文化地理学将文化景观定义为:文化是动因,自然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景观的意义是人类认知、利用自然而产生的。在这里,景观不能理解为生活环境,环境一词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囊括了人文、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所有联系。景观则是这些联系中最突出的,也是最具有主体意识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园林景观不论是其物质形态还是造景思想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所以文化景观一词在中国这个特殊的语境需要重新解读。伍江教授曾说过:“我们中国讲到景观,没有不是文化的景观”。中国对于自然的审美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西方景观将人与自然对立,而中国人自古就有寄情于山水的情怀,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同时儒家与道家文化影响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对于景观中的文化构建,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在景观中的文化内涵上,中国的文化景观无疑处在一个资源丰富、高度领先的形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为三个子类:第一类也是最容易识别的是人类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清晰的景观,包含花园与公园,并且往往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和组合。第二类是有机进化景观。这是由于最初的社会、经济、行政和宗教上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并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对自然环境的反应而形成了目前的形式。这类景观以其形式和构成特征反映了这一演变过程。它们分为两个子类别:一是遗迹景观;二是持续景观第三类是关联性文化景观。即与自然因素相关联,具有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价值的景观。
目前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的文化景观有五个:一是庐山国家公园;二是五台山;三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四是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五是左江华山岩画文化景观。在此笔者选择红河哈尼梯田景观为例来做分析。
云南红河哈尼稻梯田文化景观面积16603公顷。在过去的1300年里,哈尼人发展了一个复杂的渠道系统,把水从森林覆盖的山顶带到梯田。他们还建立了包括水牛、鸭、鱼和鳗鱼在内的综合耕作系统,并支持该地区的主要作物——红米的生产。居民崇拜太阳、月亮、山脉、河流、森林和其他自然现象。他们居住在位于山顶森林和梯田之间的村庄中。村庄的特色是传统的茅草屋——“蘑菇”屋。水稻梯田的弹性土地管理系统展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非凡和谐,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生态上,都建立在特殊和长期的社会和宗教结构之上。
红河哈尼梯田是弹性土地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外反映,它优化了社会和环境资源,在精神、生态和视觉方面展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非凡和谐,并以对自然的精神尊重和对个人和社区的尊重为基础,通过一种称为“人与神的统一社会系统”的双重相互依存的制度。红稻是梯田的主要作物,是在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农养系统的基础上种植的。在这个系统中,鸭子为幼嫩的水稻施肥,而鸡和猪为更成熟的植物提供肥料,水牛为明年的种植和在梯田水中生长的蜗牛消灭各种害虫。水稻种植过程是通过精心的社会-经济-宗教体系来维持的,这些制度通过对自己的土地和更广泛的社区承担义务来加强人们与环境的关系,并肯定了大自然的神圣性。
红河哈尼河水稻梯田景观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与环境的具体互动,这种互动是由综合农业和水管理系统为媒介,并以社会-经济-宗教系统为基础,这些系统表达了人与神之间以及个人和社区之间的双重关系,大量的资料和档案表明,这一系统至少持续了一千年。整个大面积的梯田系统,其所有属性、森林、水系统、村庄和梯田都有充分的存在。没有一个关键的物理属性受到威胁,传统的耕作制度目前是健全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缓冲区保护流域和视觉环境,并包含足够的空间,以便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梯田景观相对于景观要素的传统形式、景观功能的连续性、实践和传统知识的连续性以及仪式、信仰和习俗的连续性保持了其难得的真实性。
总结: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国际焦点话题,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领域中国有着特有的哲学视角与表现形式,寄情山水的情怀,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新意义。虽然中国在遗产总数中文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少,但是需要中国在文化景观做出重要贡献甚至是领导作用。如苏州园林、元上都等都具有成为文化景观的潜力,拿到国际上来比较一定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远没有被传播出去。文化景观还需要考虑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方向的发展,在如何保护地域的历史文脉,怎样实现传统的承袭,如何实现资源的公平与公正,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当然,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的遗产和文化景观,这一定是一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
[2] 韩锋.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J].中国园林,2010.
[3] 韩锋.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中国园林,2012.
作者简介:张景(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淮海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关键词: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它们代表着世界不同的地区。他们把自然和人类的作品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长期密切关系。某些景观将人强大的信仰、艺术和传统习俗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特殊精神关系。
文化景观是一个外来词汇,西方文化地理学将文化景观定义为:文化是动因,自然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景观的意义是人类认知、利用自然而产生的。在这里,景观不能理解为生活环境,环境一词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囊括了人文、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所有联系。景观则是这些联系中最突出的,也是最具有主体意识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园林景观不论是其物质形态还是造景思想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所以文化景观一词在中国这个特殊的语境需要重新解读。伍江教授曾说过:“我们中国讲到景观,没有不是文化的景观”。中国对于自然的审美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西方景观将人与自然对立,而中国人自古就有寄情于山水的情怀,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同时儒家与道家文化影响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对于景观中的文化构建,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在景观中的文化内涵上,中国的文化景观无疑处在一个资源丰富、高度领先的形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为三个子类:第一类也是最容易识别的是人类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清晰的景观,包含花园与公园,并且往往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和组合。第二类是有机进化景观。这是由于最初的社会、经济、行政和宗教上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并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对自然环境的反应而形成了目前的形式。这类景观以其形式和构成特征反映了这一演变过程。它们分为两个子类别:一是遗迹景观;二是持续景观第三类是关联性文化景观。即与自然因素相关联,具有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价值的景观。
目前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的文化景观有五个:一是庐山国家公园;二是五台山;三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四是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五是左江华山岩画文化景观。在此笔者选择红河哈尼梯田景观为例来做分析。
云南红河哈尼稻梯田文化景观面积16603公顷。在过去的1300年里,哈尼人发展了一个复杂的渠道系统,把水从森林覆盖的山顶带到梯田。他们还建立了包括水牛、鸭、鱼和鳗鱼在内的综合耕作系统,并支持该地区的主要作物——红米的生产。居民崇拜太阳、月亮、山脉、河流、森林和其他自然现象。他们居住在位于山顶森林和梯田之间的村庄中。村庄的特色是传统的茅草屋——“蘑菇”屋。水稻梯田的弹性土地管理系统展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非凡和谐,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生态上,都建立在特殊和长期的社会和宗教结构之上。
红河哈尼梯田是弹性土地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外反映,它优化了社会和环境资源,在精神、生态和视觉方面展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非凡和谐,并以对自然的精神尊重和对个人和社区的尊重为基础,通过一种称为“人与神的统一社会系统”的双重相互依存的制度。红稻是梯田的主要作物,是在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农养系统的基础上种植的。在这个系统中,鸭子为幼嫩的水稻施肥,而鸡和猪为更成熟的植物提供肥料,水牛为明年的种植和在梯田水中生长的蜗牛消灭各种害虫。水稻种植过程是通过精心的社会-经济-宗教体系来维持的,这些制度通过对自己的土地和更广泛的社区承担义务来加强人们与环境的关系,并肯定了大自然的神圣性。
红河哈尼河水稻梯田景观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与环境的具体互动,这种互动是由综合农业和水管理系统为媒介,并以社会-经济-宗教系统为基础,这些系统表达了人与神之间以及个人和社区之间的双重关系,大量的资料和档案表明,这一系统至少持续了一千年。整个大面积的梯田系统,其所有属性、森林、水系统、村庄和梯田都有充分的存在。没有一个关键的物理属性受到威胁,传统的耕作制度目前是健全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缓冲区保护流域和视觉环境,并包含足够的空间,以便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梯田景观相对于景观要素的传统形式、景观功能的连续性、实践和传统知识的连续性以及仪式、信仰和习俗的连续性保持了其难得的真实性。
总结: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国际焦点话题,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领域中国有着特有的哲学视角与表现形式,寄情山水的情怀,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新意义。虽然中国在遗产总数中文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少,但是需要中国在文化景观做出重要贡献甚至是领导作用。如苏州园林、元上都等都具有成为文化景观的潜力,拿到国际上来比较一定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远没有被传播出去。文化景观还需要考虑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方向的发展,在如何保护地域的历史文脉,怎样实现传统的承袭,如何实现资源的公平与公正,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当然,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的遗产和文化景观,这一定是一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
[2] 韩锋.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J].中国园林,2010.
[3] 韩锋.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中国园林,2012.
作者简介:张景(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淮海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