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作品充满了神秘性和象征性,其绘画采用极度写实但又整体非真实的手法,描绘出了隐藏在普通现实中、资产阶级环境中抑或某些其他隐秘的意外通道之后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场景。本文试图从作品的空间布局、辩证论的角度入手,来剖析其作品中的哲学诗意性和神秘感。
关键词:马格利特;神秘感
1 银幕呈现
分层景深是一种基于隐藏在景深之中的层次、平行于平面和背景平面的层次的空间观念,一方面描绘了许多有情节的场景,另一方面它有时还能逗引人们窥视门中的情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无论是内部空间,还是风景,还是二者的结合,都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来源于深度排列中所体现的分层景深的空间分离感。他画面中人物形象经常是以一个戴礼帽的、穿着黑色紧身衣裤的形象适时出现,而这些人物形象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受到费拉德的拍摄的《芬托马斯》系列片中那些身穿黑色衣服的人物的影响。马格里特是《芬托马斯》系列小说的狂热爱好者,芬托马斯中关于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辩证法对马格利特的思想产生了关键作用,同时马格利特也将创作的思想融入了他的环境中,他能够不着痕迹地通过物质世界体现出表面和深度的辩证关系。在其作品《受到威胁的刺客》中模特的处境和表情试图表现出一种真实感:凶手正动情地倾听着留声机的诉说,被谋杀的女模特还在流淌着鲜血。这一场景就像是一场预谋的结果,是一种再造的现场,而同样充满了造景观意味的还有这个舞台布景式的空间和窗外的监视者和前面的潜伏者,展示了他在此后的艺术表现中的主要艺术要素。马格利特用一种看似简洁、正规的背景反映出一个秘密而危险的世界,又或者暗示了另一个未知世界的存在。
在《夜幕降临》中朝向外面风景的玻璃窗格被打碎了,那些碎片虽然堆在窗户下面,但依然保持着原貌。打碎的玻璃同时又是未被打碎的玻璃,透过破碎的玻璃窗格中的缝隙所观察到的部分风景与破碎玻璃上的背景如同幻觉和被打碎的幻觉。与此同时,被打碎的玻璃和无人打碎的玻璃完成了逆转:图像本身变成惊异,惊异的图像呈现出世界的神秘。窗玻璃类似于作品《人类的处境》中摆在画架上的画板,它们两者都用不透明的银幕,既用绘画作品的表面,又用阻碍我们观看世界现象的银幕。他采用画中画的构图方式让观者产生一种空间的错觉与困惑:窗前的画架上放置着有画,从室内望去,画中的景色正好与室外风景部分的重合,真实与幻觉、自然与绘画完全混淆为一个无区别的整体难以分辨,但思维告诉观者如果将画板移开,窗外的景色与画面是相同的,而它只是画中画,它被一幅更大的画永久的安放、固定在那。所以观者只能从意识中来想象画板背后的那部分“真实”的风景。或许马格利特在暗示:真实世界只是一种心灵构造。
2 辩证自主论
《时间的凝聚》是马格利特将不同平面内的事物融入同一时空,证明了现实性本身的多重性和偶然性特点。他从简单的偶然性需求出发将一辆奔驰的火车和极为简洁的壁炉放置在同一时空中,打破了现实存在的绝对性,实现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的并列。用辩证的话来说,这两者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同时在经验主义的思维中人们熟悉的火车原本应该行驶在轨道上面,不可能在室内,但从图像中却没有发现燃着木炭的迹象。壁炉和火车这两者的组合打破了人类的传统思维模式,整个画面完全悖于常理。正是辩证法的相互对立、经验主义的相互矛盾表达出了单一画面难以表达的意蕴,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成为令人费解之谜。马格利特运用辩证论的方法使其绘画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的隔膜,从而表现出一种荒谬怪诞并充满神秘气息的诗意与哲学意蕴。在看似顽童的把戏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寓意。
《形象的背叛》是马格利特对形象表达与语言表达、事实与幻想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的探索。作品中画了一个烟斗,并在画中写了“这不是一个烟斗”的字样。《形象背叛》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了光鲜的表象和存在诱惑人的表象,他极力运用逻辑思维来揭示语言和思想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潜在矛盾,将观者从审美的虚构中拉了出来,让观者意识到所看到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对实物烟斗的一种模仿,因对象的不在场而借助符号使之在场。在审美感知伴随的否认体验里,我们使用了真正烟斗不在场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对于审美的否认,在引起短暂的震惊之后,感知的可靠的框架很快就恢复过来。《形象的背叛》呈现了語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的相互排斥相互补充,作品中的意象和标题之间的否定性关联让观赏者震惊的同时,一下子领悟到了烟斗的“纯粹在场的经验性根据”的神秘,马格利特认为神秘不是现实诸多可能性之一,没有神秘就可能没有世界或没有思想,而这种神秘真是构成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
作为一个冷静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他的艺术具有一种哲思审美的高级解悟与造诣。不同于其他超现实主义者,马格利特的艺术并不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发行为,相反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他通过不可思议的并置效果和以某种反逻辑思维构建出一个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这种梦幻般神秘世界的特点又往往通过各种不协调的事物的排列加以显现,使得事物本身看起来有点陌生又有点神秘,同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表明了思想的不可预测性。
参考文献:
[1] 刘云卿.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赵智霞(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马格利特;神秘感
1 银幕呈现
分层景深是一种基于隐藏在景深之中的层次、平行于平面和背景平面的层次的空间观念,一方面描绘了许多有情节的场景,另一方面它有时还能逗引人们窥视门中的情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无论是内部空间,还是风景,还是二者的结合,都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来源于深度排列中所体现的分层景深的空间分离感。他画面中人物形象经常是以一个戴礼帽的、穿着黑色紧身衣裤的形象适时出现,而这些人物形象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受到费拉德的拍摄的《芬托马斯》系列片中那些身穿黑色衣服的人物的影响。马格里特是《芬托马斯》系列小说的狂热爱好者,芬托马斯中关于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辩证法对马格利特的思想产生了关键作用,同时马格利特也将创作的思想融入了他的环境中,他能够不着痕迹地通过物质世界体现出表面和深度的辩证关系。在其作品《受到威胁的刺客》中模特的处境和表情试图表现出一种真实感:凶手正动情地倾听着留声机的诉说,被谋杀的女模特还在流淌着鲜血。这一场景就像是一场预谋的结果,是一种再造的现场,而同样充满了造景观意味的还有这个舞台布景式的空间和窗外的监视者和前面的潜伏者,展示了他在此后的艺术表现中的主要艺术要素。马格利特用一种看似简洁、正规的背景反映出一个秘密而危险的世界,又或者暗示了另一个未知世界的存在。
在《夜幕降临》中朝向外面风景的玻璃窗格被打碎了,那些碎片虽然堆在窗户下面,但依然保持着原貌。打碎的玻璃同时又是未被打碎的玻璃,透过破碎的玻璃窗格中的缝隙所观察到的部分风景与破碎玻璃上的背景如同幻觉和被打碎的幻觉。与此同时,被打碎的玻璃和无人打碎的玻璃完成了逆转:图像本身变成惊异,惊异的图像呈现出世界的神秘。窗玻璃类似于作品《人类的处境》中摆在画架上的画板,它们两者都用不透明的银幕,既用绘画作品的表面,又用阻碍我们观看世界现象的银幕。他采用画中画的构图方式让观者产生一种空间的错觉与困惑:窗前的画架上放置着有画,从室内望去,画中的景色正好与室外风景部分的重合,真实与幻觉、自然与绘画完全混淆为一个无区别的整体难以分辨,但思维告诉观者如果将画板移开,窗外的景色与画面是相同的,而它只是画中画,它被一幅更大的画永久的安放、固定在那。所以观者只能从意识中来想象画板背后的那部分“真实”的风景。或许马格利特在暗示:真实世界只是一种心灵构造。
2 辩证自主论
《时间的凝聚》是马格利特将不同平面内的事物融入同一时空,证明了现实性本身的多重性和偶然性特点。他从简单的偶然性需求出发将一辆奔驰的火车和极为简洁的壁炉放置在同一时空中,打破了现实存在的绝对性,实现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的并列。用辩证的话来说,这两者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同时在经验主义的思维中人们熟悉的火车原本应该行驶在轨道上面,不可能在室内,但从图像中却没有发现燃着木炭的迹象。壁炉和火车这两者的组合打破了人类的传统思维模式,整个画面完全悖于常理。正是辩证法的相互对立、经验主义的相互矛盾表达出了单一画面难以表达的意蕴,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成为令人费解之谜。马格利特运用辩证论的方法使其绘画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的隔膜,从而表现出一种荒谬怪诞并充满神秘气息的诗意与哲学意蕴。在看似顽童的把戏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寓意。
《形象的背叛》是马格利特对形象表达与语言表达、事实与幻想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的探索。作品中画了一个烟斗,并在画中写了“这不是一个烟斗”的字样。《形象背叛》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了光鲜的表象和存在诱惑人的表象,他极力运用逻辑思维来揭示语言和思想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潜在矛盾,将观者从审美的虚构中拉了出来,让观者意识到所看到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对实物烟斗的一种模仿,因对象的不在场而借助符号使之在场。在审美感知伴随的否认体验里,我们使用了真正烟斗不在场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对于审美的否认,在引起短暂的震惊之后,感知的可靠的框架很快就恢复过来。《形象的背叛》呈现了語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的相互排斥相互补充,作品中的意象和标题之间的否定性关联让观赏者震惊的同时,一下子领悟到了烟斗的“纯粹在场的经验性根据”的神秘,马格利特认为神秘不是现实诸多可能性之一,没有神秘就可能没有世界或没有思想,而这种神秘真是构成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
作为一个冷静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他的艺术具有一种哲思审美的高级解悟与造诣。不同于其他超现实主义者,马格利特的艺术并不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发行为,相反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他通过不可思议的并置效果和以某种反逻辑思维构建出一个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这种梦幻般神秘世界的特点又往往通过各种不协调的事物的排列加以显现,使得事物本身看起来有点陌生又有点神秘,同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表明了思想的不可预测性。
参考文献:
[1] 刘云卿.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赵智霞(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