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创造性,应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标提问;注意过渡,化深为简提问;洞悉文本,在关键处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提问。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对提问的作用、范围、类型、方法及其内部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有益的探讨,这些研究指导了提问的实践,推动了提问设计的发展。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过多地提问,特别是新课标要求的“互动”教学,完全把整节课当成“师问生答”的“问答”课。“师问生答”的危害年深已久,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看出,注意阅读教学中提问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确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特别是一线耕耘的语文老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标提问
设计课题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抓重点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课文理解上扣住重点,教师加以引导点拨,效果事半功倍;抓难点提问,深入浅出,可以使学生克服课文理解中的拦路虎,更加深入体会文意。如《故乡》中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课文中的“路”,只是你们看到的这种地上的路吗?(不是,还隐含有人生的路)那“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路和希望都是人“走”出来、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人生的很多希望本来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方式,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又不会因为提问过于简单而使学生思维惰性滋生。只有这种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地提问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二、注意过渡,化深为简提问
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课堂提问难度过大,不仅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导致训练“卡壳”,而且挫伤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会严重丧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一些艰深问题做一些浅易的过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过渡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这个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
三、洞悉文本,在关键处提问
教师在设置提问前,必须下一番功夫,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就相关要素做一番精心的思考和整合,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整堂课的提问框架也就大致构成。确定课堂提问时,我们还得做一番审慎的思考,力争在关键处提问,以提高提问的质量,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比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针对“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诸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众多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个提问就比较关键,因为该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把握该篇文章的主旨。
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提问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课堂提问应坚持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难易的梯度,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又能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热情,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这些“提问”使得教学过程看似热闹,实则华而不实。
总之,教师的提问可以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 的现象,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娴熟自如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语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对提问的作用、范围、类型、方法及其内部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有益的探讨,这些研究指导了提问的实践,推动了提问设计的发展。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过多地提问,特别是新课标要求的“互动”教学,完全把整节课当成“师问生答”的“问答”课。“师问生答”的危害年深已久,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看出,注意阅读教学中提问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确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特别是一线耕耘的语文老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标提问
设计课题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抓重点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课文理解上扣住重点,教师加以引导点拨,效果事半功倍;抓难点提问,深入浅出,可以使学生克服课文理解中的拦路虎,更加深入体会文意。如《故乡》中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课文中的“路”,只是你们看到的这种地上的路吗?(不是,还隐含有人生的路)那“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路和希望都是人“走”出来、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人生的很多希望本来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方式,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又不会因为提问过于简单而使学生思维惰性滋生。只有这种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地提问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二、注意过渡,化深为简提问
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课堂提问难度过大,不仅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导致训练“卡壳”,而且挫伤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会严重丧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一些艰深问题做一些浅易的过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过渡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这个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
三、洞悉文本,在关键处提问
教师在设置提问前,必须下一番功夫,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就相关要素做一番精心的思考和整合,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整堂课的提问框架也就大致构成。确定课堂提问时,我们还得做一番审慎的思考,力争在关键处提问,以提高提问的质量,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比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针对“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诸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众多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个提问就比较关键,因为该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把握该篇文章的主旨。
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提问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课堂提问应坚持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难易的梯度,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又能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热情,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这些“提问”使得教学过程看似热闹,实则华而不实。
总之,教师的提问可以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 的现象,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娴熟自如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语文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