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语言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利用艺术语言,形象地描述事物,其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景象具体而生动。通过文学作品,尤其是故事、儿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有效的。语言教学形象思维想象力培养语言教学存在两种思维,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它的实质是表象的再造过程,包括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的。幼儿语言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利用艺术语言,形象地描述事物,其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景象具体而生动。通过文学作品,尤其是故事、儿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有效的。传统语言教学误区是:认为只有在创编过程才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其实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应该是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之中。一、在感知活动中丰富表象,启发幼儿联想和想象语言教学首先要用直观形象材料充实幼儿的感知,丰富幼儿头脑中表象的积累,提供再造想象的基础,表象积累越丰富,就越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我们注重幼儿用多种感官去参与感知,不断丰富、充实头脑中的表象,激发幼儿展开联想和想象。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想象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形象、情境或气氛,引发幼儿联想、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在语言教学中,根据幼儿的思维特征,教师最善于采用情境教学,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结合教材所描写的典型环境,教师通过用投影、录音、教具等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引发幼儿展开想象。如教《朵朵葵花向阳开》一课时,儿歌中描写了一朵朵美丽、迎着朝阳盛开的葵花。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片色彩鲜艳、形态优美、姿态各异的葵花园,在轻缓流畅、节奏优美的音乐声中,伴随着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在这种视觉、听觉的刺激下,头脑中展开种种联想、想象,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快乐而陶醉。自然而然,幼儿很快理解了儿歌中所表达“开心乐观、积极向上”的意境。同时,在情境创设中,不仅要强调忠于现实的一面,还要培养幼儿敢于想象、敢于幻想的一面,要给孩子留下想象的天地,让他们在这可贵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自由翱翔。如教儿歌《大海》第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饶有兴趣地问幼儿:“谁见过大海?大海是什么样的?”幼儿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在海边的所见所闻。教师话锋一转:“那么,你们知道海底是什么样儿吗?”幼儿木然了,教师神秘地说:“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坐潜水艇到海底去旅游吧!”孩子们个个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这时,录音机里播放出《种海莱》悠扬的乐曲,教师慢慢地推出水族箱,边用优美的声音、动听的语言描绘出那美丽、奇特的海底世界,教室里顿时安静极了,孩子们都沉醉在这特定的环境中。接着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假如你变成一条鱼会做什么?鱼儿会怎么开联欢会?假如森林里的小动物在海底生活会是什么样?他们会游泳吗?一分钟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幼儿纷纷把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告诉大家,有的说:“海底像一座皇宫,张灯结彩,他们拿着彩球、绸带,头戴皇冠,又唱歌来又跳舞,一片欢乐的景象。”有的说:“小鲤鱼在给小熊化妆,他们手拉手,快乐地跳圆舞曲。”幼儿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营造、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气氛,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衬托点缀,而是整个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经过精心创设,自始自终融于教学过程之中的,它使幼儿身临其境,产生联想、想象、从而发展形象思维。2.直接观察,丰富表象,启发联想作家孙犁说:“观察时,还要联想。”所以指导幼儿观察时,要注意启发他们在仔细观察的同时,展开合理的联想,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地把思维扩展开来,从而得到丰富的感受。例如散文《在森林里》,启发幼儿由眼前观察到的事物引起幼儿对往日观察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憧憬。观察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散文内容,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森林里有什么动植物?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想到了什么?好像告诉我们什么?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打比方、拟人、拟物的描写:把树上的鸟儿想象成教我们放声歌唱;把高高的大山比拟成在困难面前不能轻易低头;把静静流淌的小溪比作成要有一颗温柔和善良的心……3.观看图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在语言教学中,教师经常边讲课边出示图画,让幼儿通过观看画面来充实头脑中存有的模糊不清的表象材料,使之更加清晰、具体、准确,同时伴随教师具有启发性和关键性的提问,让幼儿展开联想。如儿歌《秋天的丛林》,幼儿对秋天并不陌生,但对秋天的丛林,特别是对丛林的概念就不那么熟悉了。于是我们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首先结合教师生动的语言启示,逐步播放课件图片,展现在幼儿面前的丛林是有大有小、有近有远、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参差不齐;其次观看图片《夏天的丛林》《秋天的丛林》,在色彩上让幼儿进行感知、对比,进一步感受秋天丛林的意境美,引发幼儿展开联想。二、在理解感受中展开想象,让幼儿插上形象思维的翅膀充分的感知,为幼儿发展形象思维准备了条件。语言教学中,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和有感情的朗诵、幼儿表演以及绘画等方法,唤起、激活幼儿头脑中存有的表象和产生新的表象,按照教材内容的描写,对表象不断地进行加工,產生种种联想和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形象、画面,在幼儿头脑中渐渐地清晰,具体鲜明起来,使幼儿有亲临其境之感,这就是幼儿再造想象,领会内容的过程。1.富有感情的朗读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作品中的某一情境作具体描摹,以及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孩子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不仅是词,而且仿佛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画面,跟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共同呼吸,受到感染,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境界。而幼儿在充分体验的同时,再造想象也得了训练和加强。如教故事《人鲨大战》,文字朴实浅显,有利于幼儿在朗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受到勇敢、英雄品德的熏陶。为了让幼儿深入领会三位英雄勇战大白鲨的意义,教师作了充满激情的配乐范读:“莱斯顿教授打开了防鲨笼的应急出口活门,冲了出来,被直窜过来的白鲨鱼拦腰咬住了;昆特申拿起鱼叉,狠狠地刺入大白鲨的脊背,疼得大白鲨匆匆潜入水中;布劳迪拉起了电缆线,大白鲨听到‘叭叭’的响声,冲了过来,用锋利的牙齿咬住了电缆,破裂的电缆发出电火光,大白鲨被高压电击毙了。”通过教师的引读,孩子们脑海里出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仿佛看到了倒下去的三位英雄,于是他们满怀激情地朗读故事:时而激情洋溢,时而悲痛伤心,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2.形象的模仿表演表演课本剧、模仿游戏是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幼儿期更多的是模仿性表演——是幼儿根据故事中语言文字描述的人物、场景、事件在幼儿头脑中展开丰富联想、想象,形成再造想象,运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甚至眼神表现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并将自己融入在角色中,创造性地表现故事内容和情感的过程。如故事《小猫学本领》,在第四课时,师生共同制作道具开展表演游戏:两位幼儿带着自制的头饰分别扮演小黄猫和小花猫,老师扮演猫妈妈。猫妈妈问:“孩子们,你们想学什么本领?”小花猫说:“我想学爬树和跳高。”小黄猫也抢着说:“我要学抓老鼠”。猫妈妈听了两只小猫的回答非常高兴,带领它们一起学本领——小黄猫东瞧瞧、西看看,一点也不用心,什么本领都没学会;小花猫跟着妈妈认真学本领,不仅学会了爬树和跳高,还学会了抓老鼠。最后,猫妈妈告诉小黄猫:“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样样本领都会。”这样,通过把幼儿引入故事情境角色表演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故事的主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3.听、想、画的结合这是幼儿对已有表象的再现过程,是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或某一情节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转化为具体的场景、人物形象,再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再造想象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幼儿的思维活动水平。当然,这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技能。如《狐假虎威》这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角色形象鲜明、情节夸张有趣,幼儿不仅爱听,而且都能做出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走在森林里的动作。第三课时,幼儿再次表演讲故事后,教师播放《动物狂想曲》,启发幼儿思考、想象:故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狐狸?应该如何表现?这里的老虎和以往的老虎有何区别?老虎是怎样上当受骗的……教师通过把形象与语言结合起来,调动幼儿头脑中已有的典型材料,让幼儿学会在头脑中整理、组合形象。整个绘画活动虽没有教师的示范,但在幼儿作品中都能体现老虎上当受骗的场面:画面上狐狸机智勇敢、得意神气、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老虎左闻闻、右看看、半信半疑地紧跟在狐狸后面。只是每一幅画面表现的动作特征、场景各不相同,从中反映出幼儿的观察、想象、形象组合及表达能力日益提高。三、在巩固练习中放飞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有了知识、经验的积累,通过新旧知识的链接,形成一定的技能。但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师应提供机会、适当分配幼儿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不断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补充情节由于作者构思,剪裁及行文的需要,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往往有所省略,作者留下这些“空白”,就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在语言教材中许多故事的结尾已尽而意无穷,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延伸情节,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改变、补充,提供创造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如故事《聪明的兔子》,讲到狮子和大象想占用兔子住的地方,教师突然停止,启发幼儿思考、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开始幼儿会按以往所听故事的经验,讲成狮子把兔子吃掉了。教师随即提出许多假设:要是大象也把兔子吃了呢?狮子会怎么做?要是狮子和大象互不相让,兔子会怎么做?启发幼儿放开思路,积极思考,扩张、延伸情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编的故事情节离奇有趣:大象突然变得很强大,打败狮子后,吃掉兔子,占用了兔子的房子;兔子很聪明,故意说大象是森林中的百兽之王,狮子一气之下把大象吃了,接着又指着大海中狮子的倒影说,水中的怪物才是百兽之王,一怒之下狮子猛扑向大海,活活被淹死,兔子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家园。在此,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2.看图联想幼儿语言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幼儿观察、想象,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小鸡过河》一课中有三幅小插图。教学中,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小鸡过河”这一线索,引导幼儿通过想象,把缺少的情节画下来,再编故事。教师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认真观察小鸡所处的环境如何?观察并想象两只小鸡的表现怎样(神态、动作)?想象两只小鸡是怎样过河的?然后让幼儿边看图边思考,把缺少的情节画出来,最后在小组同伴中互相讲述。幼儿的兴致很高,都争着讲,充分展示幼儿的想象画生动形象,创编的故事富有童趣和想象,这无疑是对幼儿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四、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语言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能有效地改变教学面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通过听想画的结合训练,近几年,幼儿先后在“全国星星河杯”“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全国幼儿时代小艺术家大赛”“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获奖率高达92%,得到社会、家长的高度赞誉。其次,根据追踪调查,我园绝大部分幼儿进入小学后,得到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普遍认为,我园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好奇心,爱探索,喜欢刨根问底;活泼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成绩突出,发展全面。这充分说明我园的教学实验是成功的。参考文献:
[1]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和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温寒江.学习与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和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温寒江.学习与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