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并且“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参见百度百科《黑洞》)。一般说来,普通黑洞是由恒星塌缩形成的,可以称其为恒星黑洞,以下的讨论假设黑洞没有自旋。
一、史瓦西半径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
史瓦西半径的含义是:黑洞周围的光,到达这个距离,都会被吸入其中,其它物质更跑不出来,因此该半径以内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吸入黑洞,半径内部是看不见的,这也是黑洞的视界半径(参见百度百科《史瓦西半径》)。这样的说法忽略了“光子”同“达到光速的粒子”之间的区别。
观察史瓦西半径的推导,从势能mgh = 动能 mv?出发,h就是半径r,速度v就是光速C,加速度g = 万有引力F/质量m = (GMm/r?)/ m = GM/r?,代入之后,rGM/r?= C?/2,得到r=2GM/C?,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6.67*10-11,M是黑洞质量,C是光速。史瓦西推导的这个半径,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认同,科学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稱之为“史瓦西半径”。
整个公式都是牛顿经典力学,众所周知,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或大质量物体上是不成立的,黑洞周围应该使用相对论原理。而且势能、动能都是能量,能量是力在质量上做的功,能量=力*距离。从能量出发,推导出和质量有关的半径倒有可能,得出和曲率有关的半径可能性不大。光没有质量,不是和质量有关的半径。光在黑洞的引力场中是不受力的,走的是直线,只不过在黑洞引力场中,空间本身被弯曲了,直线也弯曲成了圆,这应该是个和曲率有关的几何问题,当然是“非欧几里得几何”,可能是罗巴切夫斯基的双曲几何或是黎曼的椭圆几何。
因此史瓦西半径是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在黑洞周围达到光速,能从黑洞中逃出来的最小逃逸半径,小于这一半径,物体即便达到了光速也逃不出来。当然,没有一种质量物体可以被加速到光速,达到光速时质量无穷大,用于加速的能量也要无穷大,物体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因此这个极限公式还要经过洛伦兹变换,这样才能真正地计算有质量物体接近光速时的逃逸半径。
假设不考虑质量物体接近光速时的洛伦兹变换,也不考虑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这样计算出来的史瓦西半径就是质量物体从黑洞中逃逸出来(或逃不出来)的极限半径。那么这个半径也只适用于有质量的物体或粒子,不适用于光子,因为光子是没有质量的,光子的直线运动在弯曲的时空中,被弯曲成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物质粒子在黑洞周围受到强大的引力作用,而没有质量的光子在黑洞周围不受力,不受力的光子,达到了较小的半径时,才会被弯曲成了一个圆,但受到引力作用的质量物体,在较大的半径上,受时空弯曲和引力的叠加作用,就已经跑不出黑洞的吸引了,因此两者的半径不会是一个值,“光子半径”同“达到光速的粒子半径”不是一回事,光子的视界半径肯定比黑洞中物质粒子逃逸半径小得多。
换一种说法:物质粒子在黑洞周围是受力的,光子不受力。假设粒子和光子都达到了光速,受力和不受力,被吸入黑洞的极限半径是不一样的。额外受力的粒子,极限半径更大,不受力的光子,极限半径更小。因此史瓦西半径(暂不讨论需要进行的洛伦兹变换)是物质粒子的逃逸半径,不是光子的视界半径。
二、计算黑洞密度,推导黑洞组成。
当物质落入到逃逸半径以内,即便运动速度达到光速也跑不出去。以地球为例,逃逸半径表示重力加速度g在什么半径上,会使达到光速的粒子都无法逃脱。因此地球要变成黑洞,就要把质量压缩,密度越压缩越大。地球的所有质量都要落在这个特定的半径内才能形成黑洞,表明(特定的质量)要形成黑洞会有个临界密度。
如何计算黑洞的密度?虽然逃逸半径不是黑洞半径,但使用这个半径至少可以求得黑洞密度的数量级,而且逃逸半径比视界半径大,求得的还是黑洞的最小可能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 M/V=M/(4/3πr3),把史瓦西半径r=2GM/C? 代入,得到密度ρ=(3c6/32πM2G3),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c是光速,M是质量。经过计算,如果地球成为黑洞,逃逸半径是0.009米,也就一颗圣女果的大小,此时密度ρ=2.05*1030kg/m3
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维持那么高的密度,密度压缩到那么大,需要来自于黑洞引力场的作用力,就是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中子)自身质量在天体表面受到的引力就要足够压碎自己,因此黑洞还要有个最小临界质量,否则压力不够,物质达不到临界密度。霍金发现的黑洞蒸发现象也表明了这点:黑洞会以辐射形式蒸发掉质量,当质量小到一定程度时,黑洞就会爆炸,其实质就是黑洞的引力场不足以维持那么高的密度,粒子发生了膨胀。黑洞的密度是很大的,从黑洞里舀出一小勺物质,离开了引力压缩,就会膨胀成一颗行星,地球就正好是这样的一小勺。
恒星黑洞的形成也表明了黑洞要有最小的临界质量,超过太阳质量一定比例的恒星死亡后才会形成黑洞,质量不够就会形成中子星,如果是质量更轻的恒星,死亡后则形成白矮星。(参见百度百科《引力坍缩》) ,可见质量决定着恒星死亡后的星体物质成分,一种物质成分又对应着一种密度。
同样的道理,中子星上的物质离开了中子星表面的引力压缩也会膨胀,2017年观测到的中子星合并,抛出那么多黄金和铂金就是这个原因:从中子星上撞击出来的物质,无法保持紧挨在一起的中子形态,膨胀形成黄金和铂金,当然还有质子数不同的其它许多元素。
分析了高密度到低密度的膨胀过程,再来看一下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压缩过程:气体受压密度增大,分子间隙缩小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压缩可以变成固体,此时就相当于岩石星。当然,许多气体还没有被压缩到液体或固体,分子就碎掉了。压碎分子,相当于白矮星。压碎原子,电子与质子中和,形成为了中子星。压碎中子,就是夸克星(还包括胶子,玻色子等中子组成物质),夸克星从来没有被目视发现过,显然这时的密度已经达到了形成黑洞的临界密度,星体演变成了再也看不见的黑洞,由此可见普通黑洞的物质组成分就是夸克。 三、为什么说用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计算出来的黑洞密度是不正确的?
假设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就是黑洞的实体半径,观察上述密度公式,其它项都是常量,黑洞的密度只与质量平方成反比,当质量趋于无穷大时, 密度就趋于0。目前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黑洞质量和半径的1次方成正比,而黑洞的体积和半径的3次方成正比,黑洞的质量变大时,体积变大得更快,因此黑洞越大密度就越小,黑洞越小密度就越大,超大黑洞密度比空气还轻。
如果计算出来的某个黑洞密度比地球上的氢气还轻,最轻的物质就是氢元素了,那表明这个黑洞里的氢气比地球上的还要稀薄。黑洞质量比地球大得多,在引力场的作用下,黑洞上氢气的平均密度怎么会比地球上的还轻呢?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大,连达到光速的粒子都逃不出去,氢元素又怎么可能不被吸引并聚合到一起呢?再有,根据恒星形成的原理,那么多质量的氢元素聚合在一起,早就被点燃成为了恒星。因此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不可能是黑洞的实体半径。
四、黑洞有三个半径,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视界半径、实体半径,数值逐一减小。
虽然不知道视界半径的计算公式,但视界半径同时空的弯曲程度,也就是引力场的强度有关,对地球来说就是同重力加速度g有关,这个半径显然与质量有着反相关性,即质量越大视界半径越小。而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则同质量的平方成反比,这两个半径都是随着质量的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但物质的密度不是连续的。当天体达到黑洞临界密度,然后又以此密度聚集到临界质量时,天体就会处于临界状态,黑洞质量少一分就会爆炸(膨胀)成中子星,中子星质量多一分,就会压缩变成黑洞。密度是跳变的,要么是夸克星,要么是中子星,不存在界于两者之间的稳定天体(转化过程对人类来讲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只是个中间过程)。如果是气体,密度稀薄些可以用真空去填充,但到了夸克层级,现有的物质结构都不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都相继被压碎,粒子之间早就紧挨在一起了。
不论是根据逃逸半径,还是根据视界半径,计算出来的都是理论密度,大部分值在宇宙中没有实际的天体去对应,因此都是不存在的,稳定的黑洞也不存在任意的连续密度。在黑洞的逃逸半径和视界半径之间没有黑洞实体存在,一旦粒子抵达逃逸半径,就会被黑洞进一步吸引,进入到视界半径。而进入了视界半径,又会很快落到黑洞实体的表面上。
这样就引出了黑洞的第三个半径——实体半径,这是由黑洞密度决定的,黑洞密度又是由黑洞物质成分决定的,这就是夸克的密度。显然实体半径比逃逸半径小,同时实体半径也比视界半径小,否则就可以在视界半经之外发现黑洞实体了。实体半径才是黑洞形成的球体的真正半径。
在此暂不讨论与本文无关的“邦迪半径”,它比史瓦西半径更大。
五、不同密度核心的黑洞。
黑洞是否只有一种密度呢?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也可以说是一种黑洞,或者讲是物质(能量)密度极大的点,对比这个奇点,目前恒星黑洞的密度要小得多,说明物质的密度还能继续提高,同时也表明夸克不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夸克还能被压碎。同中子星被压碎成夸克一样,夸克被压碎时密度会再次发生跳变,但质量增加得不多,逃逸半经和视界半径也几乎不变。因此,黑洞不只一种,应该有不同密度的内核,夸克黑洞不但有最小临界质量,也有最大临界质量。超过这个质量,夸克在黑洞引力作用下,会被进一步压碎,成为一种人类目前尚不知道的粒子,形成密度更高的黑洞。
在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中,大部分 粒子都透射而过,只有少部分轰击到原子核的 粒子,轨迹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明对 粒子来讲,原子结构当中大部分都是“空”的。同样的道理,中微子可 以轻易地穿透地球,地球物质的组成粒子,包括已知的夸克、电子等,对中微子来说也是“空”的,没有撞击到这些粒子的核心质量上。如果夸克是没有核心的,质量均匀分布于整个夸克内,这样都可以被中微子轻易穿透,夸克是“空”的,这个结论仍旧成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已知粒子的密度还是“太轻了”,物质结构还是太“空”了,还可以被进一步压缩。
顺便定性地推测一下中微子的特性:纯能量体是可以被吸收的,只有粒子才不能被吸收,才会穿透物质。从中微子轻易穿透地球来看,中微子不是纯能量体,它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实物粒子,必定具有质量,只是目前还测不出来。
应该不存所谓的微型黑洞,因为微型黑洞质量太小,引力不足以把中子压碎。微型黑洞在宇宙诞生之初,也许瞬间存在过,随着压力减小马上就膨胀掉了。
六、星系中央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的理论是这些巨型黑洞是由恒星黑洞吸积吞噬而成。同巨型黑洞相比,恒星黑洞是如此之小,理论上存在吞噬合并成巨型黑洞的可能,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太小。
首先看巨型黑洞的质量,在银河系里数千亿颗恒星围绕着中心的黑洞旋转,中心黑洞的质量至少和千亿颗恒星处于接近的数量级,否则没有那么大的引力,银河系里的恒星早就飞出去了。这样一颗恒星黑洞必须吞噬其它上千亿颗和自己质量相当的星体,吞噬的同时还要克服黑洞辐射消失掉的质量,这个恒星黑洞得扫过多大的区域体积?黑洞相對于星系的运行速度得多大,得扫过多少万年才能扫尽一片区域的星体?如果这种事情过去经常发生,现在必定还有上亿个黑洞相对于星系在做着高速运动,大面积地进行着吞噬活动,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被发现。平时我们观测到的吞噬,看上去很壮观,但即便吞噬掉一颗地球这样大的行星,增加的黑洞的量最多也只有一小勺,无法让其聚集成巨型黑洞。
其次,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以千亿计,每个星系中央都有一个巨型黑洞。形成一个巨型黑洞都要有很大的巧合,数千亿个星系里面,正好每一个星系都有一个由恒星合并成的巨型黑洞,概率几乎为零。
因此在这里做个大胆的假设,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不是由恒星塌缩并逐步吞噬形成的,这样的巨型黑洞应该是宇宙大爆炸没有炸开的物质。大爆炸如果充分炸开,应该是宇宙的“原始居民”——结构最简单的单个质子组成的氢元素,还有部分2个质子的氦,以及极少的3个质子的锂(大约是1000万个原子中有一个,参见《万物简史》第一章)。宇宙太大了,即使有巨型黑洞的存在,从大尺度上看,仍旧各向均匀。 宇宙中天体的形成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宇宙爆炸开来就像一锅均匀的氢(氦)原子汤,星星点点大体均匀地点缀着一些“芝麻”,这些“芝麻”就是没有炸开的物质,在其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吸引周围恒星群,自己则成了星系中央的黑洞。不是每个星系都碰巧形成了中央的巨型黑洞,而是每个巨型黑洞都吸引了一批恒星成为了星系。
中央巨型黑洞周围则充斥着氢和氦,氢原子在引力作用下向各自的中心互相聚集,由于氢的密度太小所占空间太大,大部分宇宙都被吸成了真空,聚集在一起的氢原子,势能变动能,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最终在高温高压下被压碎,几个氢原子聚合成更重的原子,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于是恒星被点燃。由于单颗恒星引力范围有限,这样的聚集必定每隔一段时空就要有一次,这同宇宙大部分是真空,点缀着星星点点恒星的现状完全吻合。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需要理由,星系的大小、中央黑洞的大小也都是随机的,在宇宙大范围内是均匀的。
夸克是“空心”的,随着质量的积累总会把夸克压碎,夸克压碎后的黑洞密度十分巨大,不能用正常的黑洞理论通过其视界半径来估算质量,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就是由比夸克更微小的粒子组成,拥有着惊人的密度和巨大的质量。
七、暗物质也许并不存在
回过头来看看暗物质,暗物质不是形成星系所必须的,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个星系,参见下文:《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不存在暗物质的星系,完全违背现有认知》,星系边缘的恒星移动缓慢,根据轨迹计算出来的质量就同它明面上表现出来的一样多,表明这就是一个由普通恒星组成的星系。根据上述星系成因的分析,有这样的星系存在就一点不奇怪了:大爆炸中没有被炸开的物质是随机分布的,在某个时空范围内,所有的物质都被炸开了,形成了氢(氦)元素的均匀分布,这也是件很正常的事,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因此暗物质不是构成宇宙星系所必须的,暗物质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也没有必须存在的理由。
中国科学家季向东教授在凉山州锦屏山2500米深处,领衔建立了世界领先的PandaX液氙暗物质探测器,液氙质量从最初的120公斤到500公斤,再到30吨(参见:暗物质探测1,暗物质探测2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人类在地底下建立的探测器,连那么小的中微子都收集到了,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暗物质粒子,难道暗物质粒子比中微子还要小许多数量级?更大的概率是,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暗物质。
暗物质又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宇宙天体的运行轨迹发生偏移,表明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个质量对其轨道产生引力;星系中恒星转动速度很快,同表面上看到的星系总质量不符,如果不存在占比很大的暗物质,这些恒星就会被甩出;发现星系中许多原先没有观察到的物质,拉住它们需要更大的质量核心;宇宙总质量必须比现在观察到的质量大得多,否则宇宙不会处于现在的这种膨胀状态;此外还包括引力透镜等。
总之整体宇宙当中以及许多星系当中都有质量缺失,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缺失的质量是以稀薄物质形态均匀分布的,还是以高密度形态散点式分布的呢?假设暗物质均匀地充斥于整个宇宙,就像过去的科学家提出的“以太”那样,不论地球静止在暗物质中,还是相对于暗物质运动,我们伸手一捞,就可以抓住大把的暗物质。如果是小范围内均匀,地球没有接触到暗物质区域,那么部分天体在暗物质内,部分天体在暗物质外,还有天体不断地穿梭于暗物质内和暗物质外,暗物质对天体又有着引力作用,天体受到暗物质的拖曳,应该能被观测到运行方式的明显不同。这两种状况都同事实不符合,表明缺失的质量只能以高密度形式零星分布于星系内。
按照常规的黑洞理论来计算,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是没有那么大质量的,因此科学家才提出了“暗物质”理论把缺失的质量补足。如果中央黑洞的比重比已知的恒星黑洞大得多,星系中“找不到”的质量已经被补足,暗物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实际上这些暗物质就“隐藏”在中央黑洞中,是中央黑洞被漏算掉的质量,单独的暗物质并不存在,这样一切疑问都能迎刃而解。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需要假设最少的解释,往往是最接近真相的解释,也许黑洞和我们的宇宙就是如此的简单。
作者简介:汪志民,大学本科,军学士学位,东航技术应用研發中心安全运行研究院。
一、史瓦西半径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
史瓦西半径的含义是:黑洞周围的光,到达这个距离,都会被吸入其中,其它物质更跑不出来,因此该半径以内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吸入黑洞,半径内部是看不见的,这也是黑洞的视界半径(参见百度百科《史瓦西半径》)。这样的说法忽略了“光子”同“达到光速的粒子”之间的区别。
观察史瓦西半径的推导,从势能mgh = 动能 mv?出发,h就是半径r,速度v就是光速C,加速度g = 万有引力F/质量m = (GMm/r?)/ m = GM/r?,代入之后,rGM/r?= C?/2,得到r=2GM/C?,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6.67*10-11,M是黑洞质量,C是光速。史瓦西推导的这个半径,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认同,科学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稱之为“史瓦西半径”。
整个公式都是牛顿经典力学,众所周知,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或大质量物体上是不成立的,黑洞周围应该使用相对论原理。而且势能、动能都是能量,能量是力在质量上做的功,能量=力*距离。从能量出发,推导出和质量有关的半径倒有可能,得出和曲率有关的半径可能性不大。光没有质量,不是和质量有关的半径。光在黑洞的引力场中是不受力的,走的是直线,只不过在黑洞引力场中,空间本身被弯曲了,直线也弯曲成了圆,这应该是个和曲率有关的几何问题,当然是“非欧几里得几何”,可能是罗巴切夫斯基的双曲几何或是黎曼的椭圆几何。
因此史瓦西半径是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在黑洞周围达到光速,能从黑洞中逃出来的最小逃逸半径,小于这一半径,物体即便达到了光速也逃不出来。当然,没有一种质量物体可以被加速到光速,达到光速时质量无穷大,用于加速的能量也要无穷大,物体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因此这个极限公式还要经过洛伦兹变换,这样才能真正地计算有质量物体接近光速时的逃逸半径。
假设不考虑质量物体接近光速时的洛伦兹变换,也不考虑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这样计算出来的史瓦西半径就是质量物体从黑洞中逃逸出来(或逃不出来)的极限半径。那么这个半径也只适用于有质量的物体或粒子,不适用于光子,因为光子是没有质量的,光子的直线运动在弯曲的时空中,被弯曲成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物质粒子在黑洞周围受到强大的引力作用,而没有质量的光子在黑洞周围不受力,不受力的光子,达到了较小的半径时,才会被弯曲成了一个圆,但受到引力作用的质量物体,在较大的半径上,受时空弯曲和引力的叠加作用,就已经跑不出黑洞的吸引了,因此两者的半径不会是一个值,“光子半径”同“达到光速的粒子半径”不是一回事,光子的视界半径肯定比黑洞中物质粒子逃逸半径小得多。
换一种说法:物质粒子在黑洞周围是受力的,光子不受力。假设粒子和光子都达到了光速,受力和不受力,被吸入黑洞的极限半径是不一样的。额外受力的粒子,极限半径更大,不受力的光子,极限半径更小。因此史瓦西半径(暂不讨论需要进行的洛伦兹变换)是物质粒子的逃逸半径,不是光子的视界半径。
二、计算黑洞密度,推导黑洞组成。
当物质落入到逃逸半径以内,即便运动速度达到光速也跑不出去。以地球为例,逃逸半径表示重力加速度g在什么半径上,会使达到光速的粒子都无法逃脱。因此地球要变成黑洞,就要把质量压缩,密度越压缩越大。地球的所有质量都要落在这个特定的半径内才能形成黑洞,表明(特定的质量)要形成黑洞会有个临界密度。
如何计算黑洞的密度?虽然逃逸半径不是黑洞半径,但使用这个半径至少可以求得黑洞密度的数量级,而且逃逸半径比视界半径大,求得的还是黑洞的最小可能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 M/V=M/(4/3πr3),把史瓦西半径r=2GM/C? 代入,得到密度ρ=(3c6/32πM2G3),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c是光速,M是质量。经过计算,如果地球成为黑洞,逃逸半径是0.009米,也就一颗圣女果的大小,此时密度ρ=2.05*1030kg/m3
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维持那么高的密度,密度压缩到那么大,需要来自于黑洞引力场的作用力,就是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中子)自身质量在天体表面受到的引力就要足够压碎自己,因此黑洞还要有个最小临界质量,否则压力不够,物质达不到临界密度。霍金发现的黑洞蒸发现象也表明了这点:黑洞会以辐射形式蒸发掉质量,当质量小到一定程度时,黑洞就会爆炸,其实质就是黑洞的引力场不足以维持那么高的密度,粒子发生了膨胀。黑洞的密度是很大的,从黑洞里舀出一小勺物质,离开了引力压缩,就会膨胀成一颗行星,地球就正好是这样的一小勺。
恒星黑洞的形成也表明了黑洞要有最小的临界质量,超过太阳质量一定比例的恒星死亡后才会形成黑洞,质量不够就会形成中子星,如果是质量更轻的恒星,死亡后则形成白矮星。(参见百度百科《引力坍缩》) ,可见质量决定着恒星死亡后的星体物质成分,一种物质成分又对应着一种密度。
同样的道理,中子星上的物质离开了中子星表面的引力压缩也会膨胀,2017年观测到的中子星合并,抛出那么多黄金和铂金就是这个原因:从中子星上撞击出来的物质,无法保持紧挨在一起的中子形态,膨胀形成黄金和铂金,当然还有质子数不同的其它许多元素。
分析了高密度到低密度的膨胀过程,再来看一下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压缩过程:气体受压密度增大,分子间隙缩小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压缩可以变成固体,此时就相当于岩石星。当然,许多气体还没有被压缩到液体或固体,分子就碎掉了。压碎分子,相当于白矮星。压碎原子,电子与质子中和,形成为了中子星。压碎中子,就是夸克星(还包括胶子,玻色子等中子组成物质),夸克星从来没有被目视发现过,显然这时的密度已经达到了形成黑洞的临界密度,星体演变成了再也看不见的黑洞,由此可见普通黑洞的物质组成分就是夸克。 三、为什么说用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计算出来的黑洞密度是不正确的?
假设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就是黑洞的实体半径,观察上述密度公式,其它项都是常量,黑洞的密度只与质量平方成反比,当质量趋于无穷大时, 密度就趋于0。目前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黑洞质量和半径的1次方成正比,而黑洞的体积和半径的3次方成正比,黑洞的质量变大时,体积变大得更快,因此黑洞越大密度就越小,黑洞越小密度就越大,超大黑洞密度比空气还轻。
如果计算出来的某个黑洞密度比地球上的氢气还轻,最轻的物质就是氢元素了,那表明这个黑洞里的氢气比地球上的还要稀薄。黑洞质量比地球大得多,在引力场的作用下,黑洞上氢气的平均密度怎么会比地球上的还轻呢?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大,连达到光速的粒子都逃不出去,氢元素又怎么可能不被吸引并聚合到一起呢?再有,根据恒星形成的原理,那么多质量的氢元素聚合在一起,早就被点燃成为了恒星。因此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不可能是黑洞的实体半径。
四、黑洞有三个半径,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视界半径、实体半径,数值逐一减小。
虽然不知道视界半径的计算公式,但视界半径同时空的弯曲程度,也就是引力场的强度有关,对地球来说就是同重力加速度g有关,这个半径显然与质量有着反相关性,即质量越大视界半径越小。而逃逸半径(史瓦西半径)则同质量的平方成反比,这两个半径都是随着质量的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但物质的密度不是连续的。当天体达到黑洞临界密度,然后又以此密度聚集到临界质量时,天体就会处于临界状态,黑洞质量少一分就会爆炸(膨胀)成中子星,中子星质量多一分,就会压缩变成黑洞。密度是跳变的,要么是夸克星,要么是中子星,不存在界于两者之间的稳定天体(转化过程对人类来讲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只是个中间过程)。如果是气体,密度稀薄些可以用真空去填充,但到了夸克层级,现有的物质结构都不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都相继被压碎,粒子之间早就紧挨在一起了。
不论是根据逃逸半径,还是根据视界半径,计算出来的都是理论密度,大部分值在宇宙中没有实际的天体去对应,因此都是不存在的,稳定的黑洞也不存在任意的连续密度。在黑洞的逃逸半径和视界半径之间没有黑洞实体存在,一旦粒子抵达逃逸半径,就会被黑洞进一步吸引,进入到视界半径。而进入了视界半径,又会很快落到黑洞实体的表面上。
这样就引出了黑洞的第三个半径——实体半径,这是由黑洞密度决定的,黑洞密度又是由黑洞物质成分决定的,这就是夸克的密度。显然实体半径比逃逸半径小,同时实体半径也比视界半径小,否则就可以在视界半经之外发现黑洞实体了。实体半径才是黑洞形成的球体的真正半径。
在此暂不讨论与本文无关的“邦迪半径”,它比史瓦西半径更大。
五、不同密度核心的黑洞。
黑洞是否只有一种密度呢?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也可以说是一种黑洞,或者讲是物质(能量)密度极大的点,对比这个奇点,目前恒星黑洞的密度要小得多,说明物质的密度还能继续提高,同时也表明夸克不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夸克还能被压碎。同中子星被压碎成夸克一样,夸克被压碎时密度会再次发生跳变,但质量增加得不多,逃逸半经和视界半径也几乎不变。因此,黑洞不只一种,应该有不同密度的内核,夸克黑洞不但有最小临界质量,也有最大临界质量。超过这个质量,夸克在黑洞引力作用下,会被进一步压碎,成为一种人类目前尚不知道的粒子,形成密度更高的黑洞。
在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中,大部分 粒子都透射而过,只有少部分轰击到原子核的 粒子,轨迹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明对 粒子来讲,原子结构当中大部分都是“空”的。同样的道理,中微子可 以轻易地穿透地球,地球物质的组成粒子,包括已知的夸克、电子等,对中微子来说也是“空”的,没有撞击到这些粒子的核心质量上。如果夸克是没有核心的,质量均匀分布于整个夸克内,这样都可以被中微子轻易穿透,夸克是“空”的,这个结论仍旧成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已知粒子的密度还是“太轻了”,物质结构还是太“空”了,还可以被进一步压缩。
顺便定性地推测一下中微子的特性:纯能量体是可以被吸收的,只有粒子才不能被吸收,才会穿透物质。从中微子轻易穿透地球来看,中微子不是纯能量体,它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实物粒子,必定具有质量,只是目前还测不出来。
应该不存所谓的微型黑洞,因为微型黑洞质量太小,引力不足以把中子压碎。微型黑洞在宇宙诞生之初,也许瞬间存在过,随着压力减小马上就膨胀掉了。
六、星系中央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的理论是这些巨型黑洞是由恒星黑洞吸积吞噬而成。同巨型黑洞相比,恒星黑洞是如此之小,理论上存在吞噬合并成巨型黑洞的可能,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太小。
首先看巨型黑洞的质量,在银河系里数千亿颗恒星围绕着中心的黑洞旋转,中心黑洞的质量至少和千亿颗恒星处于接近的数量级,否则没有那么大的引力,银河系里的恒星早就飞出去了。这样一颗恒星黑洞必须吞噬其它上千亿颗和自己质量相当的星体,吞噬的同时还要克服黑洞辐射消失掉的质量,这个恒星黑洞得扫过多大的区域体积?黑洞相對于星系的运行速度得多大,得扫过多少万年才能扫尽一片区域的星体?如果这种事情过去经常发生,现在必定还有上亿个黑洞相对于星系在做着高速运动,大面积地进行着吞噬活动,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被发现。平时我们观测到的吞噬,看上去很壮观,但即便吞噬掉一颗地球这样大的行星,增加的黑洞的量最多也只有一小勺,无法让其聚集成巨型黑洞。
其次,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以千亿计,每个星系中央都有一个巨型黑洞。形成一个巨型黑洞都要有很大的巧合,数千亿个星系里面,正好每一个星系都有一个由恒星合并成的巨型黑洞,概率几乎为零。
因此在这里做个大胆的假设,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不是由恒星塌缩并逐步吞噬形成的,这样的巨型黑洞应该是宇宙大爆炸没有炸开的物质。大爆炸如果充分炸开,应该是宇宙的“原始居民”——结构最简单的单个质子组成的氢元素,还有部分2个质子的氦,以及极少的3个质子的锂(大约是1000万个原子中有一个,参见《万物简史》第一章)。宇宙太大了,即使有巨型黑洞的存在,从大尺度上看,仍旧各向均匀。 宇宙中天体的形成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宇宙爆炸开来就像一锅均匀的氢(氦)原子汤,星星点点大体均匀地点缀着一些“芝麻”,这些“芝麻”就是没有炸开的物质,在其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吸引周围恒星群,自己则成了星系中央的黑洞。不是每个星系都碰巧形成了中央的巨型黑洞,而是每个巨型黑洞都吸引了一批恒星成为了星系。
中央巨型黑洞周围则充斥着氢和氦,氢原子在引力作用下向各自的中心互相聚集,由于氢的密度太小所占空间太大,大部分宇宙都被吸成了真空,聚集在一起的氢原子,势能变动能,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最终在高温高压下被压碎,几个氢原子聚合成更重的原子,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于是恒星被点燃。由于单颗恒星引力范围有限,这样的聚集必定每隔一段时空就要有一次,这同宇宙大部分是真空,点缀着星星点点恒星的现状完全吻合。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需要理由,星系的大小、中央黑洞的大小也都是随机的,在宇宙大范围内是均匀的。
夸克是“空心”的,随着质量的积累总会把夸克压碎,夸克压碎后的黑洞密度十分巨大,不能用正常的黑洞理论通过其视界半径来估算质量,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就是由比夸克更微小的粒子组成,拥有着惊人的密度和巨大的质量。
七、暗物质也许并不存在
回过头来看看暗物质,暗物质不是形成星系所必须的,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个星系,参见下文:《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不存在暗物质的星系,完全违背现有认知》,星系边缘的恒星移动缓慢,根据轨迹计算出来的质量就同它明面上表现出来的一样多,表明这就是一个由普通恒星组成的星系。根据上述星系成因的分析,有这样的星系存在就一点不奇怪了:大爆炸中没有被炸开的物质是随机分布的,在某个时空范围内,所有的物质都被炸开了,形成了氢(氦)元素的均匀分布,这也是件很正常的事,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因此暗物质不是构成宇宙星系所必须的,暗物质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也没有必须存在的理由。
中国科学家季向东教授在凉山州锦屏山2500米深处,领衔建立了世界领先的PandaX液氙暗物质探测器,液氙质量从最初的120公斤到500公斤,再到30吨(参见:暗物质探测1,暗物质探测2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人类在地底下建立的探测器,连那么小的中微子都收集到了,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暗物质粒子,难道暗物质粒子比中微子还要小许多数量级?更大的概率是,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暗物质。
暗物质又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宇宙天体的运行轨迹发生偏移,表明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个质量对其轨道产生引力;星系中恒星转动速度很快,同表面上看到的星系总质量不符,如果不存在占比很大的暗物质,这些恒星就会被甩出;发现星系中许多原先没有观察到的物质,拉住它们需要更大的质量核心;宇宙总质量必须比现在观察到的质量大得多,否则宇宙不会处于现在的这种膨胀状态;此外还包括引力透镜等。
总之整体宇宙当中以及许多星系当中都有质量缺失,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缺失的质量是以稀薄物质形态均匀分布的,还是以高密度形态散点式分布的呢?假设暗物质均匀地充斥于整个宇宙,就像过去的科学家提出的“以太”那样,不论地球静止在暗物质中,还是相对于暗物质运动,我们伸手一捞,就可以抓住大把的暗物质。如果是小范围内均匀,地球没有接触到暗物质区域,那么部分天体在暗物质内,部分天体在暗物质外,还有天体不断地穿梭于暗物质内和暗物质外,暗物质对天体又有着引力作用,天体受到暗物质的拖曳,应该能被观测到运行方式的明显不同。这两种状况都同事实不符合,表明缺失的质量只能以高密度形式零星分布于星系内。
按照常规的黑洞理论来计算,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是没有那么大质量的,因此科学家才提出了“暗物质”理论把缺失的质量补足。如果中央黑洞的比重比已知的恒星黑洞大得多,星系中“找不到”的质量已经被补足,暗物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实际上这些暗物质就“隐藏”在中央黑洞中,是中央黑洞被漏算掉的质量,单独的暗物质并不存在,这样一切疑问都能迎刃而解。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需要假设最少的解释,往往是最接近真相的解释,也许黑洞和我们的宇宙就是如此的简单。
作者简介:汪志民,大学本科,军学士学位,东航技术应用研發中心安全运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