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生动的,也是具有个性的。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思维积累等,在教学“千克和克”时依托学生的生活感知,基于学生的实践感悟,加速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稳健发展。
[关键词]千克与克;学习积累;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68-02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学课程的性质的宏观界定。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科学施教,灵活引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的有效建构,优化学生思维的训练,从而帮助他们积淀未来生活、学习的底蕴,让数学教学充满灵性,充盈着人性的光辉?在此,以“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也有知识、技能等不同层面的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是最基本的课程理念。
首先,引发学生的回忆。上课伊始,利用课件播放“小明的生活趣事”:一个清新的早晨,小明起床了,他拿起20千克的牙刷,挤出1千克的牙膏使劲地刷着牙;然后,端起150克的牛奶,剥开60千克的鸡蛋,高高兴兴地吃起了早饭;最后,拎起3克重的书包愉快地上学去了……“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你感觉不太对劲?”课件中的场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借鉴,也引发学生联想到对应的生活情景,为后续的深度解读提供了基本的学习储备。
其次,激发学生的经验。课件呈现的是真实的场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学生会对其中的“千克”和“克”产生共鸣,会积极联想、积极思考,更能从同伴的思考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记忆的深处寻觅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加深对千克和克的印象,为后续的甄别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知储备。
再次,点燃经验的火花。在千克的认识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千克的适用范围,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学习。“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你遇到过有关千克的使用情景吗?”……一系列的问题能唤醒学生相应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明晰千克的使用范围,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悟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领悟知识,等等理念,已深深地根植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因此,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学会动脑、学会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知识的真谛,形成可靠的认知结构。
首先,粗浅感知实践,增强表象积累。“儿童的智慧来之于指尖。”这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操作,摈弃“伪实践”。教学伊始,可设置“掂一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书包、数学书、文具盒等物品拎一拎、掂一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轻、重”两种基本感知;再度利用课前准备的已有标注的实物(2千克包装的大米、1千克包装的红枣、薯条、小米锅巴等物品),让学生掂一掂、拎一拎后说说自己的感触,再读一读包装上的标注,通过翔实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丰富认知。
其次,精准活动感悟,促进表象建构。简单的拎、掂等活动,是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但这些知识经验的形成缺乏应有的数学化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谋划、精准引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最真切的感知。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精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知识的架构,从而积累厚实的表象感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千克标识的秤来称量书包、大米、砖块等较重的物体,让学生在具体的认读中认识到千克存在的必要性,并联系对应的物体,形成科学的认知。
再次,组织活动反馈,拓展认知的面。学习交流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丰富感知、拓展知识面的途径。通过不同学生的介绍,学生会逐步建立千克的使用范围的表象,并在不同的应用中掌握“称一般物品有多重时常用千克作单位”,使千克的表象跃然纸上,形成可靠的记忆,并烙下深深的印迹。同时,组织猜想、验证等有序的学习活动,“几本数学书才是1千克?”“找找身边大约是2千克的物品”等,通过真实称量、比较、寻找等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多元化,在丰富学习感知的同时,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盈、有趣。
“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治德修身的千古名言,也是学生学习的制胜法宝之一。学会反思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质态,知道学习中的困惑,明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和活动经验,从而丰富学习感悟,提升数学学习实效,保障知识的不断深化,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内化。
首先,巧用教材习题,把握准编排意图,实现学习升华。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自练、互评、自悟,让他们在运用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在交流中学会评价,学会反思。如在对教材29页的第一题的学习反思活动中,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在同伴互助中进一步明确千克的使用情景,有助于学生认识“净含量”,从而为后续学习“克的认识”提供扎实的储备,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臻完美。
其次,巧用教材的知识学习,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习感知。教材安排了三组“你知道吗?”,对此可设置自学、互助学习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知晓常见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秤,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小学生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将克的认识有机地融合在真实的生活之中,还有利于学生知晓均衡膳食的价值,培养学生不挑食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千克和克以及与斤、两”的联系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把生活与数学学习科学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用知识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再次,引领学习反思,促进千克和克的科学建构。如,对大白菜重2(克),1只苹果重120(千克)等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辩论,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使用范围。当学生说出:“大白菜是什么?是不是家中买来的那种细细的白白的小青菜?”教师也许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也不具备思维含量,可能会一带而过,但这就是一个教学契机。数学为学生未来奠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都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接受和消化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
总之,数学教学不只是知识教学,还应着力于学生的素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必要的学习活动丰富感知,扩充表象,丰厚积累。同时,利用一切思辨机会,训练学生思维,为学生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责编 童 夏)
[关键词]千克与克;学习积累;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68-02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学课程的性质的宏观界定。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科学施教,灵活引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的有效建构,优化学生思维的训练,从而帮助他们积淀未来生活、学习的底蕴,让数学教学充满灵性,充盈着人性的光辉?在此,以“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依托生活感知,加速认知
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也有知识、技能等不同层面的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是最基本的课程理念。
首先,引发学生的回忆。上课伊始,利用课件播放“小明的生活趣事”:一个清新的早晨,小明起床了,他拿起20千克的牙刷,挤出1千克的牙膏使劲地刷着牙;然后,端起150克的牛奶,剥开60千克的鸡蛋,高高兴兴地吃起了早饭;最后,拎起3克重的书包愉快地上学去了……“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你感觉不太对劲?”课件中的场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借鉴,也引发学生联想到对应的生活情景,为后续的深度解读提供了基本的学习储备。
其次,激发学生的经验。课件呈现的是真实的场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学生会对其中的“千克”和“克”产生共鸣,会积极联想、积极思考,更能从同伴的思考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记忆的深处寻觅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加深对千克和克的印象,为后续的甄别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知储备。
再次,点燃经验的火花。在千克的认识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千克的适用范围,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学习。“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你遇到过有关千克的使用情景吗?”……一系列的问题能唤醒学生相应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明晰千克的使用范围,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基于實践感悟,促进认知领悟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悟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领悟知识,等等理念,已深深地根植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因此,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学会动脑、学会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知识的真谛,形成可靠的认知结构。
首先,粗浅感知实践,增强表象积累。“儿童的智慧来之于指尖。”这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操作,摈弃“伪实践”。教学伊始,可设置“掂一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书包、数学书、文具盒等物品拎一拎、掂一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轻、重”两种基本感知;再度利用课前准备的已有标注的实物(2千克包装的大米、1千克包装的红枣、薯条、小米锅巴等物品),让学生掂一掂、拎一拎后说说自己的感触,再读一读包装上的标注,通过翔实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丰富认知。
其次,精准活动感悟,促进表象建构。简单的拎、掂等活动,是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但这些知识经验的形成缺乏应有的数学化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谋划、精准引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最真切的感知。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精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知识的架构,从而积累厚实的表象感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千克标识的秤来称量书包、大米、砖块等较重的物体,让学生在具体的认读中认识到千克存在的必要性,并联系对应的物体,形成科学的认知。
再次,组织活动反馈,拓展认知的面。学习交流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丰富感知、拓展知识面的途径。通过不同学生的介绍,学生会逐步建立千克的使用范围的表象,并在不同的应用中掌握“称一般物品有多重时常用千克作单位”,使千克的表象跃然纸上,形成可靠的记忆,并烙下深深的印迹。同时,组织猜想、验证等有序的学习活动,“几本数学书才是1千克?”“找找身边大约是2千克的物品”等,通过真实称量、比较、寻找等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多元化,在丰富学习感知的同时,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盈、有趣。
三、擅长学习反思,保障认知内化
“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治德修身的千古名言,也是学生学习的制胜法宝之一。学会反思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质态,知道学习中的困惑,明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和活动经验,从而丰富学习感悟,提升数学学习实效,保障知识的不断深化,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内化。
首先,巧用教材习题,把握准编排意图,实现学习升华。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自练、互评、自悟,让他们在运用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在交流中学会评价,学会反思。如在对教材29页的第一题的学习反思活动中,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在同伴互助中进一步明确千克的使用情景,有助于学生认识“净含量”,从而为后续学习“克的认识”提供扎实的储备,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臻完美。
其次,巧用教材的知识学习,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习感知。教材安排了三组“你知道吗?”,对此可设置自学、互助学习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知晓常见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秤,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小学生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将克的认识有机地融合在真实的生活之中,还有利于学生知晓均衡膳食的价值,培养学生不挑食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千克和克以及与斤、两”的联系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把生活与数学学习科学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用知识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再次,引领学习反思,促进千克和克的科学建构。如,对大白菜重2(克),1只苹果重120(千克)等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辩论,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使用范围。当学生说出:“大白菜是什么?是不是家中买来的那种细细的白白的小青菜?”教师也许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也不具备思维含量,可能会一带而过,但这就是一个教学契机。数学为学生未来奠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都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接受和消化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
总之,数学教学不只是知识教学,还应着力于学生的素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必要的学习活动丰富感知,扩充表象,丰厚积累。同时,利用一切思辨机会,训练学生思维,为学生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