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活力、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许多语文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这要求我们既要从宏观的层面正确认识阅读教学,又要从微观的层面准确操作阅读教学,这样,我们才会慢慢走向活力、高效的阅读教学。下面我将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关键词:阅读教学 调动情感
一、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起点一定要契合孩子的起点
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由此看来,阅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阅读教学,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起点总是在执教者的思维世界和想象世界中。
2、教师的提问要善于唤起学生的疑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循着学生的疑问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想象体验,逐个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怎么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四种情况:一是学生的问题十分简单,一点就通。像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当场解决。二是学生的问题即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重点。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直奔教学主题。三是学生的疑问是教学的次生问题,只要将重点弄明白,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搁置。四是学生的提问与本节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关系,教师可以事后单独和学生探讨。
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要能够分清主次,采取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来解决问题,以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二、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第二、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
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总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的中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阅读教学 调动情感
一、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起点一定要契合孩子的起点
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由此看来,阅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阅读教学,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起点总是在执教者的思维世界和想象世界中。
2、教师的提问要善于唤起学生的疑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循着学生的疑问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想象体验,逐个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怎么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四种情况:一是学生的问题十分简单,一点就通。像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当场解决。二是学生的问题即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重点。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直奔教学主题。三是学生的疑问是教学的次生问题,只要将重点弄明白,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搁置。四是学生的提问与本节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关系,教师可以事后单独和学生探讨。
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要能够分清主次,采取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来解决问题,以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二、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第二、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
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总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的中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