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教育部2009年五号文件指出了教学新方向,绝对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教师或学生的成绩,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在第一课堂上体现出师生之间信任,互动学习的过程,达到共同进步效果,更要在第二课堂呈现出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快乐活动的过程。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有信心尤为重要,因为帮扶一个学困生进步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
【关键词】信任;关爱;能力;信心
教育部2009年五号文件指出了教学新方向,绝对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教师或学生的成绩,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在第一课堂上体现出师生之间信任,互动学习的过程,达到共同进步效果,更要在第二课堂呈现出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快乐活动的过程。相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初中数学知识要学得轻松快乐,是一件困难的大事情,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习要有信心,尤为重要,因为帮扶一个学困生进步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过程的作法和体会。
一、信任是师生交流、学生学习有信心的第一把金钥匙
学困生的类型有几类:厌学型,骄傲自满型,偏科思想严重型等等。教师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的特征,用信任的目光看待,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回想这几年的教学过程,学习之所以有一定成绩,师生之间信任最為重要。数学科的学习,对后进生来讲是枯燥无味的,他们往往表现出无信心,无毅力,无兴趣去继续学习。我跟踪过这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的信念不足,用慌恐、顾忌的心态去学习,担心教师会藐视他们不及格的分数。当个别老师找他们谈话时,他们目光犹豫,不相信老师的话是真的。经过堂上对他们有意的提问基础知识,扶一扶他们轻松跳过,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堂上,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支持他们的活动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去,打消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关爱学生,是让学生兴趣学习的第二把金钥匙
女学生黎XX在初一阶段,特别讨厌学习数学,原因是小学基础薄弱,父母经常责怪,从来没有鼓励的语言。我通过多次主动个别与她交流,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让她跳过知识小坎,体会成功的喜悦;允许他们在解题、回答问题上的出错,表扬他们有勇气,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引导他们对知识的领会,理解好重要知识内容,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困生的帮扶是持续性的,耐心必不可少,关爱尤其重要,不单在学习上指明方法、学法,还要通过日常与学生交流,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他们会从内心表露出喜悦,上课会更投入,因为他们明白老师是在真正帮扶他们度过一个个难关。
三、恰当阶段性评价显示的相关能力,是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第三把金钥匙
教师不能只看着分数,单一评价学生,而是从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科任老师一样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自然有兴趣地去学习关爱他老师的科目。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比如:学生周XX体育特长好,运动会上常拿奖,我作为科任不经意拍一拍他的肩膀,微笑表扬他获得的荣誉,他很高兴,数学课上他自信多了,认真学习的程度加大了;学生黎XX同学平时有骄傲的态度,上课专心一会就放松了,经历一次阶段性的考试,成绩跌落后,学习数学出现情绪化,我及时找他谈心,先肯定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上一阶段成绩保持良好,思维较灵活,可惜……”我有意把语气停顿下来,对他投去信任的目光,他犹豫了一会,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并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回答,恰当引导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发现他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表扬,拉他一把重新走上“光明大道”。对于这样的学困生,只有教师引导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相通了,自然地他们就会敬重教师,学习数学才会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同时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重要,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我常常在黑板的右下角列一个小表格如:
把上课的大小问题分阶段的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过好基础知识关,简易问题让后进生回答,争取正确答案,能加上1-2分的德育积分,中档题型让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去解决。这样调动了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习气氛较浓厚,既获得了数学知识,又获得了加分,何乐而不为?
辅导一个学困生的进步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并且要多付出精力与汗水,因为他们的心灵比较脆弱,有时经不住打击,面对困难,不能从容面对,要正确认识学困生的学习是持久性的,反复性的。多鼓励,多关心,小步子走,才能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以上的几个方法在我的教学过程得到证实,信任、关爱学生和恰当阶段性评价显示的相关能力对于引导学困生在学习中寻找学习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信任;关爱;能力;信心
教育部2009年五号文件指出了教学新方向,绝对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教师或学生的成绩,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在第一课堂上体现出师生之间信任,互动学习的过程,达到共同进步效果,更要在第二课堂呈现出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快乐活动的过程。相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初中数学知识要学得轻松快乐,是一件困难的大事情,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习要有信心,尤为重要,因为帮扶一个学困生进步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过程的作法和体会。
一、信任是师生交流、学生学习有信心的第一把金钥匙
学困生的类型有几类:厌学型,骄傲自满型,偏科思想严重型等等。教师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的特征,用信任的目光看待,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回想这几年的教学过程,学习之所以有一定成绩,师生之间信任最為重要。数学科的学习,对后进生来讲是枯燥无味的,他们往往表现出无信心,无毅力,无兴趣去继续学习。我跟踪过这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的信念不足,用慌恐、顾忌的心态去学习,担心教师会藐视他们不及格的分数。当个别老师找他们谈话时,他们目光犹豫,不相信老师的话是真的。经过堂上对他们有意的提问基础知识,扶一扶他们轻松跳过,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堂上,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支持他们的活动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去,打消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关爱学生,是让学生兴趣学习的第二把金钥匙
女学生黎XX在初一阶段,特别讨厌学习数学,原因是小学基础薄弱,父母经常责怪,从来没有鼓励的语言。我通过多次主动个别与她交流,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让她跳过知识小坎,体会成功的喜悦;允许他们在解题、回答问题上的出错,表扬他们有勇气,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引导他们对知识的领会,理解好重要知识内容,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困生的帮扶是持续性的,耐心必不可少,关爱尤其重要,不单在学习上指明方法、学法,还要通过日常与学生交流,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他们会从内心表露出喜悦,上课会更投入,因为他们明白老师是在真正帮扶他们度过一个个难关。
三、恰当阶段性评价显示的相关能力,是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第三把金钥匙
教师不能只看着分数,单一评价学生,而是从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科任老师一样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自然有兴趣地去学习关爱他老师的科目。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比如:学生周XX体育特长好,运动会上常拿奖,我作为科任不经意拍一拍他的肩膀,微笑表扬他获得的荣誉,他很高兴,数学课上他自信多了,认真学习的程度加大了;学生黎XX同学平时有骄傲的态度,上课专心一会就放松了,经历一次阶段性的考试,成绩跌落后,学习数学出现情绪化,我及时找他谈心,先肯定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上一阶段成绩保持良好,思维较灵活,可惜……”我有意把语气停顿下来,对他投去信任的目光,他犹豫了一会,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并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回答,恰当引导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发现他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表扬,拉他一把重新走上“光明大道”。对于这样的学困生,只有教师引导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相通了,自然地他们就会敬重教师,学习数学才会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同时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重要,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我常常在黑板的右下角列一个小表格如:
把上课的大小问题分阶段的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过好基础知识关,简易问题让后进生回答,争取正确答案,能加上1-2分的德育积分,中档题型让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去解决。这样调动了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习气氛较浓厚,既获得了数学知识,又获得了加分,何乐而不为?
辅导一个学困生的进步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并且要多付出精力与汗水,因为他们的心灵比较脆弱,有时经不住打击,面对困难,不能从容面对,要正确认识学困生的学习是持久性的,反复性的。多鼓励,多关心,小步子走,才能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以上的几个方法在我的教学过程得到证实,信任、关爱学生和恰当阶段性评价显示的相关能力对于引导学困生在学习中寻找学习信心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