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先从生态和低碳经济的概念入手,对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引入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综述。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有机结合,综合了两种城市类型的结构和功能。指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提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低碳生态城市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 低碳城市 二氧化碳排放量 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在经历了三百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成为决策者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综述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概念模式基础上,分析适应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和模式。
一.文献综述
周亚林(1995)运用区划理论论述生态经济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布局设想,提出实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武寅(2009)指出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世界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中国城市需要积极实践、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杨富强(2009)笼统的讲生态城市,没有一个应对目前最严重挑战的主纲,如果人类没有了生存的余地,生态城市也毫无存在的意义。而低碳生态型城市是一个主纲,关键是"低碳"。而低碳不能包括所有东西,所以就有辅助低碳生态型城市。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整合
1.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经济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推广低碳理念,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由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为全球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的城市发展活动。
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低碳城市的本质,在努力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满足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2)城市发展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3)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是城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技术基础。
2.生态文明城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路径分析
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
如上所述的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统一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人居优美、环境健康和交通畅达的标准。用函数概念模型表示如下:EC=F[S,I,R,T,E,t]
其中,EC:生态文明城市;S: 城市社会生态化;I :城市产业生态化;R:城市人居生态化;T:城市交通生态化;E:城市环境生态化;t: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都会不断变化,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也会随之变化。
3.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牌坊了相同比例的废气和废物,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事实提醒我们。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必须转变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最近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上,17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宣言,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至少减少50%。在我国,近几年低碳生态成已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天津、株洲、合肥、保定、日照的城市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的目标,其中有的城市已经启动生态城的规划建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号召能像低碳生态城市那样在全国各地得到如此积极的响应,也没有一项活动能如此广泛、深刻地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对传统事物的认知。这意味着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都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和类型
1.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型的架构对于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具有关键作用:分析城市碳排放的几大组成部分;城市交通、建筑、生产及生活等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论证不同能源使用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CO2=KE
E为不同类型的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煤,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碳排放系数。中国能源供应结构不合理及能源利用率低,燃烧一吨标准煤排放的CO2为2.45吨。研究中, K值为恒量。低碳生态问题的研究就转化为对能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城市能源主要包括建筑使用中家庭生活所消耗的电能、天然气、热力(E1)、公共建筑能耗(E2)、外出交通能耗(E3)、及生产性能耗(E4)的总计。城市CO2排放量采用总体计算方法,利用人均GDP指标、单位GDP产出的能耗量及CO2与能源的换算比(K)来获得,公式表述为: CO2排放量=P€譍DP/P€譋/GDP€證O2/E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如何评价城市发展是否低碳,必须制定简便可行的评价体系,根据近几年能源效率增长状况,采用年人均GDP增长率的能耗及CO2排放增长率比例系数,即弹性系数来评价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效果:弹性系数= CO2排放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
1.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和选取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城市低碳生态程度,即表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结构和功能和谐的程度。
准则层:反映设置评价指标的依据和要求,主要包括公平的社会低碳生态、高效的经济低碳生态、和谐的人居低碳生态、健康的环境低碳生态和畅达的交通低碳生态五个层面。指标层: 低碳生态城市包括社会低碳生态、经济低碳生态、人居低碳生态、环境低碳生态、交通低碳生态。社会低碳生态包括城市化水平、环保教育普及率、社会政治状况;经济低碳生态包括第三产业比例、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能源供应水平;人居低碳生态包括城市功能布局、城市风貌景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居基础设施配置;环境低碳生态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CO2排放强度、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交通低碳生态包括尾气污染状况、道路绿化率、交通环境达标率三个方面。
2.低碳生态的评价
確定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采用模型评价模式,给各因子权重赋值后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等级和评价单元的等级是在单因子分级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指标体系可知,城市低碳生态程度最终是19个子指标的函数,将每个子指标分为四级:重建,提升,达标,优良。各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由于因子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并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确定权重和各个评价等级的具体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透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1~7
[2]彭珂珊.对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2):20~25
[3]陈池波.论生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1):97~ 103
[4]冯尚友.生态经济生产力及其协调发展途径[J].水利电力科技,2003,20(3):18~ 25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 低碳城市 二氧化碳排放量 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在经历了三百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成为决策者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综述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概念模式基础上,分析适应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和模式。
一.文献综述
周亚林(1995)运用区划理论论述生态经济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布局设想,提出实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武寅(2009)指出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世界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中国城市需要积极实践、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杨富强(2009)笼统的讲生态城市,没有一个应对目前最严重挑战的主纲,如果人类没有了生存的余地,生态城市也毫无存在的意义。而低碳生态型城市是一个主纲,关键是"低碳"。而低碳不能包括所有东西,所以就有辅助低碳生态型城市。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整合
1.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经济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推广低碳理念,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由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为全球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的城市发展活动。
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低碳城市的本质,在努力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满足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2)城市发展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3)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是城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技术基础。
2.生态文明城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路径分析
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
如上所述的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统一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人居优美、环境健康和交通畅达的标准。用函数概念模型表示如下:EC=F[S,I,R,T,E,t]
其中,EC:生态文明城市;S: 城市社会生态化;I :城市产业生态化;R:城市人居生态化;T:城市交通生态化;E:城市环境生态化;t: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都会不断变化,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也会随之变化。
3.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牌坊了相同比例的废气和废物,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事实提醒我们。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必须转变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最近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上,17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宣言,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至少减少50%。在我国,近几年低碳生态成已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天津、株洲、合肥、保定、日照的城市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的目标,其中有的城市已经启动生态城的规划建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号召能像低碳生态城市那样在全国各地得到如此积极的响应,也没有一项活动能如此广泛、深刻地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对传统事物的认知。这意味着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都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和类型
1.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型的架构对于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具有关键作用:分析城市碳排放的几大组成部分;城市交通、建筑、生产及生活等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论证不同能源使用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CO2=KE
E为不同类型的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煤,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碳排放系数。中国能源供应结构不合理及能源利用率低,燃烧一吨标准煤排放的CO2为2.45吨。研究中, K值为恒量。低碳生态问题的研究就转化为对能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城市能源主要包括建筑使用中家庭生活所消耗的电能、天然气、热力(E1)、公共建筑能耗(E2)、外出交通能耗(E3)、及生产性能耗(E4)的总计。城市CO2排放量采用总体计算方法,利用人均GDP指标、单位GDP产出的能耗量及CO2与能源的换算比(K)来获得,公式表述为: CO2排放量=P€譍DP/P€譋/GDP€證O2/E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如何评价城市发展是否低碳,必须制定简便可行的评价体系,根据近几年能源效率增长状况,采用年人均GDP增长率的能耗及CO2排放增长率比例系数,即弹性系数来评价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效果:弹性系数= CO2排放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
1.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和选取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城市低碳生态程度,即表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结构和功能和谐的程度。
准则层:反映设置评价指标的依据和要求,主要包括公平的社会低碳生态、高效的经济低碳生态、和谐的人居低碳生态、健康的环境低碳生态和畅达的交通低碳生态五个层面。指标层: 低碳生态城市包括社会低碳生态、经济低碳生态、人居低碳生态、环境低碳生态、交通低碳生态。社会低碳生态包括城市化水平、环保教育普及率、社会政治状况;经济低碳生态包括第三产业比例、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能源供应水平;人居低碳生态包括城市功能布局、城市风貌景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居基础设施配置;环境低碳生态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CO2排放强度、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交通低碳生态包括尾气污染状况、道路绿化率、交通环境达标率三个方面。
2.低碳生态的评价
確定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采用模型评价模式,给各因子权重赋值后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等级和评价单元的等级是在单因子分级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指标体系可知,城市低碳生态程度最终是19个子指标的函数,将每个子指标分为四级:重建,提升,达标,优良。各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由于因子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并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确定权重和各个评价等级的具体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透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1~7
[2]彭珂珊.对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2):20~25
[3]陈池波.论生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1):97~ 103
[4]冯尚友.生态经济生产力及其协调发展途径[J].水利电力科技,2003,20(3):1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