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育中,针对课本习题教学,应该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特别是用构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中,更是要紧跟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构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具备自主解决课本习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字】:数学教学、数列通项、构造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1、设置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首先应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数列通项的求法,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渗透归纳、化归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意识。并且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将非等差、非等比数列化归成等差及等比数列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方法
2.1教学优势
在数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构造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低难度的数列知识讲解,逐渐深入数列解读方法,使学生对不完全归纳法没有认识,不容易提升学生对推导数列通项的严谨性。在高中数学的数列求通项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不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通项习题,针对这样的题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常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归纳、猜想,之后在借助有效的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这样的数列通项解题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避免对此类数列求解中应用数学归纳法,可以采取全新的解题方法,也就是通过构造法求数列通项。
2.2构造法
在数学教学中,就是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采取构造法通过对问题的条件与结论进行充分的剖析,有时就会使人能够联想出适当的辅助模型,并以此方法可以有效促成学生对命题的转换,从而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中具有“构造”.的特点,运用于数列通项求解中,就是根据已知条件给的数列递推公式,使用构造法,转化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求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教学实例介绍
高考题的特征“源于课本,而不同于课本”,学生在解课本习题中,当遇到陌生问题时,一定不要慌张,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通过构造法,深化扩散思维,就会认识到可能这道题会与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种解法有联系。并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也一定要多动脑子,可以把教师讲解的属性知识理解透彻,这样才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并且还应该勤总结,将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
3.1实例一
在利用构造法求解数列通项中,针对与形式数列,也具有一定的解题优化能力,通过构造法实现解题目的。
例:已知 ,且 (p、q是常数)的形式的数列,均可用构造等比数列法即 ,数列 为等比数列,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例:若数列 满足 ,求 。
解析1:令 ,则
该式与已知式 对比,可求得x的值
即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对于这种形式的数列,还有另外一种构造法, , 是等比数列,因此,对于上面的例子,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对既非等差也非等比数列通项求解中,应用化归思想,可以通过构造将其转化成等差或等比数列之后,再对于应用各自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
解析2
两式相减得
令(n=1,2,3,……)
则
所以,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即
, , ,当n>1时,
这n-1个式子相加得
于是 (n≥2)
也满足上式,
因此,
这两种方法相比,后一种方法比较麻烦,但这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相邻三项之间也可构造出等比数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相互交流,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如何将其构造成等差以及等比数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对学生的疑问给出引导,如果学生还找不到方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参照例一的方法,对课本习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3.2实例二
针对于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的第69页的第6题,其题目是这样的:已知数列 中, (n≥3) 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试想1:对于像前面例子那样的递推公式,可以用构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对形如已知 和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的递推公式,是否也能类似地构造数列呢?
试想2:本题是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类似方法2来操作。
解析:令 (s,t是常数)(1)
则
该式与已知式 对比,可得
解之得 或
可以将(1)式变为以及的形式,则会有: 之后,可以令 (n≥2),(n≥2)
则 是以7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2)
是以-13为首项,以-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2)
则 即(2)
即 (3)
(2)×3+(3)得
所以可以得出
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本题也将迎刃而解。
3.3实例三
在构造法求数列中,还有构造商式与积式,也就是根据构造数列的相邻两项商式,然后连乘求数列通项公式;针对构造对数式或倒数式方法,就是针对有些数列若通过取对数,然后取倒数代数变形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问题,使数列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习题:数列 中,若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首先,就是可以告诉学生该方法计算中属于不完全归纳法范畴,由于其缺乏严谨性,故此这样的算法当前教材中已经没有了,但是针对这样的数列通项求解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构造法,降低解题难度,先求解 、 、 、 的值,然后再求通项 ,可以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中, 针对于通项公式的求法,可以将数列 进行适当变形,使其可以变成大家熟悉的等差与等比形式,
如根据 :1, , , , ……;: 1, ,, , ……得出 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在计算中,可以根据前5项估计出的 成等差,证明出 是否是等差数列。那么实际在解题中也可以应用化归思想,对数列求解;如怎样才可以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一 =常数
解:即
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结论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数列计算,可以采取构造法依据数列通项公式,将数列进行转化,不仅可以简化解题难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字】:数学教学、数列通项、构造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1、设置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首先应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数列通项的求法,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渗透归纳、化归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意识。并且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将非等差、非等比数列化归成等差及等比数列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方法
2.1教学优势
在数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构造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低难度的数列知识讲解,逐渐深入数列解读方法,使学生对不完全归纳法没有认识,不容易提升学生对推导数列通项的严谨性。在高中数学的数列求通项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不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通项习题,针对这样的题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常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归纳、猜想,之后在借助有效的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这样的数列通项解题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避免对此类数列求解中应用数学归纳法,可以采取全新的解题方法,也就是通过构造法求数列通项。
2.2构造法
在数学教学中,就是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采取构造法通过对问题的条件与结论进行充分的剖析,有时就会使人能够联想出适当的辅助模型,并以此方法可以有效促成学生对命题的转换,从而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中具有“构造”.的特点,运用于数列通项求解中,就是根据已知条件给的数列递推公式,使用构造法,转化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求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教学实例介绍
高考题的特征“源于课本,而不同于课本”,学生在解课本习题中,当遇到陌生问题时,一定不要慌张,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通过构造法,深化扩散思维,就会认识到可能这道题会与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种解法有联系。并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也一定要多动脑子,可以把教师讲解的属性知识理解透彻,这样才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并且还应该勤总结,将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
3.1实例一
在利用构造法求解数列通项中,针对与形式数列,也具有一定的解题优化能力,通过构造法实现解题目的。
例:已知 ,且 (p、q是常数)的形式的数列,均可用构造等比数列法即 ,数列 为等比数列,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例:若数列 满足 ,求 。
解析1:令 ,则
该式与已知式 对比,可求得x的值
即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对于这种形式的数列,还有另外一种构造法, , 是等比数列,因此,对于上面的例子,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对既非等差也非等比数列通项求解中,应用化归思想,可以通过构造将其转化成等差或等比数列之后,再对于应用各自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
解析2
两式相减得
令(n=1,2,3,……)
则
所以,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即
, , ,当n>1时,
这n-1个式子相加得
于是 (n≥2)
也满足上式,
因此,
这两种方法相比,后一种方法比较麻烦,但这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相邻三项之间也可构造出等比数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相互交流,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如何将其构造成等差以及等比数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对学生的疑问给出引导,如果学生还找不到方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参照例一的方法,对课本习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3.2实例二
针对于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的第69页的第6题,其题目是这样的:已知数列 中, (n≥3) 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试想1:对于像前面例子那样的递推公式,可以用构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对形如已知 和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的递推公式,是否也能类似地构造数列呢?
试想2:本题是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类似方法2来操作。
解析:令 (s,t是常数)(1)
则
该式与已知式 对比,可得
解之得 或
可以将(1)式变为以及的形式,则会有: 之后,可以令 (n≥2),(n≥2)
则 是以7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2)
是以-13为首项,以-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2)
则 即(2)
即 (3)
(2)×3+(3)得
所以可以得出
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本题也将迎刃而解。
3.3实例三
在构造法求数列中,还有构造商式与积式,也就是根据构造数列的相邻两项商式,然后连乘求数列通项公式;针对构造对数式或倒数式方法,就是针对有些数列若通过取对数,然后取倒数代数变形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问题,使数列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习题:数列 中,若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首先,就是可以告诉学生该方法计算中属于不完全归纳法范畴,由于其缺乏严谨性,故此这样的算法当前教材中已经没有了,但是针对这样的数列通项求解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构造法,降低解题难度,先求解 、 、 、 的值,然后再求通项 ,可以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中, 针对于通项公式的求法,可以将数列 进行适当变形,使其可以变成大家熟悉的等差与等比形式,
如根据 :1, , , , ……;: 1, ,, , ……得出 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在计算中,可以根据前5项估计出的 成等差,证明出 是否是等差数列。那么实际在解题中也可以应用化归思想,对数列求解;如怎样才可以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一 =常数
解:即
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结论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数列计算,可以采取构造法依据数列通项公式,将数列进行转化,不仅可以简化解题难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