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会拼才会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设计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拼搏情绪。而竞赛游戏中的具体策略是顺应学生“先赢后输”的逻辑思路总结的。通过对比拍球比赛和田忌赛马,引导学生专注于分析如何“整体赢”,将本节课所使用的关键策略定义为“扬长避短”。而有序思考则仅作为从属于策略和形成策略意识的次要目标。使学生充分运用策略,促进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根本目标。创新的变式游戏“抽牌比大小”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策略运用;变式练习;策略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中的第三道例题。我们研究了21篇以“田忌赛马”(含主副标题)为课题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又基于校内3组同课异构研讨和15次试教研究,整理了新的思路,并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思考、总结。下面就设计思路展开论述。
  一、先爱拼,后会拼
  爱拼,是指学生有拼搏的情绪。我们设计教学首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拼搏动机?承载学生拼搏动机的无疑是竞赛游戏,但是游戏的内容和方式需要深思熟虑。
  “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虽然耐人寻味,但其与现代生活相对脱节。为激发学生的拼搏情绪,我们曾以扑克牌游戏“比大小”作为导入,使师生之间进行竞赛。老师手持一副整体较小的黑牌,让学生用整体较大的红牌与老师对阵。规则为“红牌先出,谁大谁赢,三局两胜”。这个设计推动了课堂气氛,同学们都希望上来挑战老师,但操作中却容易出现“学生质疑游戏规则”的弊端,具体表现在:1.学生要求与老师换牌;2.学生要求老师先出。根据试教中13次游戏的数据,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概率为30.77%。虽然我们能用“回避”的策略继续进行教学设计,但是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后面的教学设计或将受到严重影响,使学生偏离学习目标。
  经过探索,我们弃用“扑克牌”,选择练习二十中的习题3引入——在班级中进行了两次为集体争取荣誉的“拍球比赛”。为赋予学生参与感、任务感,我们还将题目中的比赛主体换成执教班集体。这个设计使学生集体变成了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裁判而非与学生竞争的对立方。如果说扑克牌游戏煽动了学生的“个人情绪”,那拍球比赛就是唤醒了“集体情感”。
  在应对“敌军一”时,学生发现我方实力稍强,我方只要从强到弱与对方一一对应竞赛,就能轻松获胜。淘汰“敌军一”后,我们进入了与“敌军二”的夺冠赛。如果还使用上一次“一一对应”的策略学生将不能获胜了,因为“敌军二”整体实力比我们稍强。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有着激昂斗志的学生集体不认输,不服输,找到了多种调整对阵顺序而制胜的办法并用连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策略,获得了成功体验。
  二、学会拼,才会赢
  会拼,除了指学生生成拼搏策略,也指学生掌握其中的获胜原理。田忌赛马千年来使人津津乐道,“先输后赢”的方法和戏剧效果是故事流传的主要动力。但是在学生的实际的操作中,“先输后赢”的现象并不常见。我们推测,在学生的逻辑思维中“输”策略的发生是“赢”之后的。学生在其中应该形成的是怎么样的具体策略?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形成策略意识?
  1.先赢后输,决定具体策略
  为了明确学生的思路,我们统计了36次连线操作。其中88.89% 的操作均“先连赢局”,据此我们判断学生思考的逻辑顺序为“先赢后输”,即只要赢够了,剩下的局面就敢随便输。回看田忌赛马,“敢输”看似是田忌获胜的重要铺垫,用自己的弱马消耗了齐王的强马,大快人心,其实不然——“敢输”是以全盘考虑的“获胜”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获胜的思考作为前提,先输也许就只是愚勇了。
  在徐铭侃老师的試教中,他曾将具体策略总结为“以弱耗强,变弱为强”,最后定教时改为“扬长避短”策略,其主要原因也是为了顺应学生“先赢”的逻辑思维,以学定教。
  2.操作探索,肯定有序思考
  为使学生肯定田忌使用的“下上中”是唯一制胜齐王的策略,并且是全盘考虑后的必然结果,我们进行了小组操作活动——找出所有的出马顺序,并判断相应的赛果。但这个操作环节,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在设计初期,我们准备了12块45cm×60cm的磁性小白板,搭配若干组磁性学具“上”“中”“下”,由小组成员自由粘贴组合,整理出各种不同的出马顺序。给定的操作时间结束后,执教老师选择一组尚未整理出6种出马顺序的小组上前展示,并使其一边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一边整理疏漏,以完成操作任务。操作环节接近尾声,老师邀请一个有序整理并整理得较快的小组分享“他们做得又快又好”的心得。最后,我们总结出有序思考、整理的价值在于“不重复、不遗漏”。
  这个操作环节备受听课评课老师肯定,但其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我们开始思考,使学生体验有序的意义是不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个浩浩荡荡的操作有没有着力过重之嫌?回想竞赛本身,孙膑不一定是罗列了所有出马顺序,才选择了“下上中”这种策略的。学生进行“拍球比赛”的思路更是如此,拍球比赛的对阵顺序有120种,学生无法在脑海中枚举。思考教学目标,策略的优化不以有序思考为必然前提,策略意识的形成更与有序思考无必然联系。
  故我们决定将操作环节简化,改为“学生汇报,老师操作”。学生不再进行磁性白板操作,也不需到黑板前补充整理。操作环节简化成纸笔操作,同桌合作完成书本106页的出马顺序列表。老师听取全班意见,整理磁性教具。整理完毕后,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肯定我们已经整理了所有出马顺序”,由此引出有序整理并肯定有序的价值。
  3.对比分析,形成策略意识
  获得具体的制胜策略不是本设计的根本目标,我们更希望学生能总结出其中的获胜原理,形成策略意识。为此,我们将“拍球比赛”和“田忌赛马”两者的获胜策略作对比,分析其获胜的共同点。
  为了顺应“先赢后输”的思路,我们把讨论关注的重点落在“你是怎么想到赢的?”设置了类似“上等马为什么要拿来赢中等马,赢下等马不行吗”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强弱关系与比较对象有关,改变比较对象就改变了强弱关系,再通过合理的安排,弱也能胜强”。虽然设计中没有直接提出“为什么要先输掉下等马”,但最后也肯定了输的价值——消耗对手实力。   三、要会赢,也敢输
  会赢,是指学生在竞赛中运用所学策略获胜;敢输,指的是要有如田忌(孙膑)般不畏一时得失,积极筹备取胜的大智;也有在生活中坦然面对失败的大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基于“做一做”设计了三个变式练习。“做一做”中的3对3扑克牌比大小是田忌赛马的迁移应用,我们称之为赛马1.0。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迁移都能顺利发生、进行,这也更肯定了学生有变式训练的需要。下面依次介绍三种变式。
  赛马2.0——善于学习的红牌一方知道了我们的诀窍,也模仿我们黑方调整出牌顺序。这次他不是先出“上等马”9了,他也先出“下等马”5,再出“上等马”9和“中等马”7。谁能代替黑方出战取胜?
  赛马3.0——红方思前想后,决定升级比赛,双方各出5张牌。而且红方增加的是一位超级强手K,还有一张6。黑方增加的是10和A。你还能帮助黑方获胜吗?赛马3.0除了是“做一做”的变式,也是下一个变式练习的有效铺垫。其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双方牌的数量增加到了5张,与赛马4.0的游戏对阵容量一致,避免了变式之间的“断崖式”变化;介绍了类似K、A这样的字母扑克牌所代表的点数,扫清下一变式练习的非知识性障碍。
  赛马4.0“抽牌比大小”由徐铭侃老师原创设计,游戏材料是红心、黑桃A-K磁性教具各一副。游戏规则:1.学生从黑、红两副牌中各抽取5张牌,从大到小列阵;2.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判断获胜方,思考如何使用所学策略帮助落败方“反败为胜”。其“随机性”的设计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竞赛,它既是练习,也是游戏;既是策略运用的载体,是情感价值观升华的契机。
  在实验中,我们将比赛的结果分为三类:1.一方实力稍强,一一对应时可自然获胜。而另一方要通过运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才能使自己获胜;2.一方实力稍强,自然获胜。但另一方不可通过运用所学策略获胜;3.双方平局。出现第2、3类情况,便是我们升华情感的契机。对于每种结果,我们都设计了相应的情感引导。在执教中,出现反败为胜时,老师肯定学生的所学所得,表明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出现平局时,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还需继续锻炼争取早日比对方强大”;当学生经过努力探索,仍然不能争取平局或者反败为胜时,老师更要充分肯定学生运用策略努力探索的价值,“虽然我们没有争取平局或获胜,但我们改善了输的局面,比刚才一一对应时有一点进步。我们没有赢对手,但是我们赢了自己。”由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持续探索,能坦然面对失败,能欣赏自己。
  本课的设计灵感,始于一首老歌《爱拼才会赢》。爱拼,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但是仅仅爱拼而不讲谋略取得的胜利,不足以为人称道;唯会拼,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来改善自身在博弈中的处境,才是值得被肯定的。知识的应用带动能力的提升,思想的领悟促进情感的渗透,助力学生的素质进入了新的境界。
  參考文献:
  [1]朱美君.在整合中玩转数学 在思考中发展智慧——以“数学广角——田忌赛马”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23):37.
  [2]方增慎.拓展“田忌赛马”故事,感悟对策论思想[J].小学教学参考,2018(20):27-28.
  [3]宋飘篷.博弈论及其应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16.
  [4]曹培英.“数学广角”教学的系列研究(五)[J].小学数学教育,2017(19):3-6.
  [5]汤郑静.数学材料的整合与统筹——以“田忌赛马”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7(17):33.
  [6]徐鸿.抓特点 变顺序 重联想——《田忌赛马》教学谈[J].江西教育,2017(12):53.
其他文献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  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河流向凹,洋流向凸  在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
【摘要】时下,学校特色建设是破局发展的重器。本着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原则,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凝练文化精神,打造学校发展特色,逐步形成微笑教育、五德文化、“4S”课堂文化等特色,推动了学校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培德教养;特色发展  一、构建“培德教养”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简约而深刻地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党
【摘要】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学校德育教育又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三观”的必要前提。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作为每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直接教育者,更是肩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此外,“爱满天下”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在教育中融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初中;爱满天下;德育  “爱满天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练习课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
摘 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育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培育学生情感的方法是在情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文学感悟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在开放的空间中释放学生的情感。当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学生的情感必将结出累累硕果,语文课也必将成为学生神往的殿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育情感;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语文教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农村小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恪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师生关系;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
【摘要】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诱导”教育原则的人。《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只有在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某一个知识或者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教师才能去启发他、开导他,使其幡然醒悟。如今高中化学教师为达到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标准,逐渐开始重视启发式教学,采用置疑、举例、比喻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启发式教
【摘要】数学学习需要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数学课堂充满生长气息,它也是儿童数学学习展开、推进、提升的过程。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谈一谈如何在数学本质的高位去设计教学,同时将整合教学作为一种立足学生實际的新基点,探索一条构建生态课堂的新路径。  【关键词】数学本质;整合;生态课堂  张奠宙教授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化为教育形态,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散发着数学的巨大魅力,教
《利用课堂教学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是笔者参与的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7年省级课题。目前已经处于研究结题阶段,本文主要是阐述笔者近两年来利用课堂教学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做法和体会。笔者在面对所教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特别弱,数学“学困生”近八成而数学“学优生”又几乎没有的学生现状,经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了在课堂中精准帮扶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利用“精准扶困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好文章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肚子里没“料”——平时积累不够,没素材,肚子空空如也。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从抓积累这源头活水开始,指导学生扩大生活、阅读、小练笔积累,解决“没啥写”“不会写”的问题,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猛虎,不再闻“文”色变,而是“下笔如有神”。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质量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