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随着传统审美的回归,复古风、民族风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在服装、装饰装修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壮族刺绣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近年也备受人们追捧,因此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壮族刺绣,本文对其刺绣工艺和民俗文化传承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俗文化;壮族刺绣;工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034
前言
壮族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至今已经流传了1800多年,近年随着复古审美的兴盛,壮族刺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工艺和民俗文化传承进行分析,以此令壮族刺绣得以长久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壮族刺绣工艺
(一)特点
壮族刺绣一般都会使用很多图样,各种图样不仅色彩非常丰富,而且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蕴含着极其浓郁的民族文化。而且壮族刺绣有着明显的生活气息,刺绣图样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通常都展现了刺绣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色彩方面也完全由刺绣者掌控。另外由于是完全由手工刺绣,所以壮族刺绣产品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耐用性非常强。
(二)材料及手法
丝绸、锦缎、棉布等是壮族刺绣中常使用的材料,在刺绣手法上,主要有平针绣、布贴绣、剪纸绣、卷绣等,其中最常见的手法是剪纸平针绣。
(三)流程
壮族刺绣工艺的流程一般都有以下六步:第一,针对想要刺绣的内容先进行构思,刺绣内容大多来自自然和传统图腾,比如花、鸟、鱼、虫或者龙、凤等,通常都是将来自自然或者图腾中的事物还原到刺绣上,但有时也会用夸张手法改变外形。第二,用普通的纸先描绘刺绣图案。第三,将描绘好的图案剪出来。第四,将剪好的图案贴在刺绣布上。第五,开始刺绣。第六,检查并整理刺绣作品。
(四)艺术性
壮族刺绣是一种十分悠久的艺术形式,通过针线的巧妙穿插,可以在刺绣布上展现出人、动物、花卉、图腾等各种丰富的图案。我们可以刺绣过程看成画家的一次创作,是融入了刺绣者情感的“绘画作品”,而从艺术的角度对壮族刺绣进行解读,总体上可以分为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壮族刺绣的造型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实用性,通常传统壮族刺绣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比如会在衣物上刺出细腻、严谨、繁复的图案,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却特别清新秀雅,丝毫不会影响实际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技艺的创造性。第二是象征性,一般来讲象征指的都是一些事物的外形,其目的是对人们内心的未知领域用一种类推的手法进行阐述,可以说是外形和内心未知的结合产物。比如传统壮族女子会在肚兜上绣石榴花,象征着多子;在衣物上绣牡丹,象征着富贵。可以说象征在壮族刺绣中非常重要,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其次是色彩,壮族刺绣色彩最突出的一点是色彩观念和时代风尚十分鲜明,而且刺绣都是有刺绣者手工完成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刺绣者的审美。刺绣者会依据内容对色彩进行全面安排,各种色彩的应用都非常有规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艳丽浓郁,但又不会因为艳丽浓郁而引起人的反感,会让人感觉特别和谐、舒适。
二、壮族刺绣与民俗文化传承
壮族刺绣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传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通常来讲能够传承的事物都对人们精神发展以及对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并且在传承过程中通过和新知识、新元素的不断融合还可以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但壮族刺绣在传承过程中却因为以下几点而导致其传承受到了很大影响:首先,缺乏传承的自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在传统观念中,衡量壮族妇女是否富有智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创作高水平的刺绣作品,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传统观念已然被人抛弃。虽然当前很多壮族女性依然懂得刺绣手法,但大多只是从个人爱好的角度出发。同时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很多藏族刺绣作品大多以盈利为目的,对文化传承的体现越来越弱。其次,缺乏宣传力度。当前的壮族刺绣在手法、图案等方面和传统壮族刺绣差别并不是很大,这也导致了理论与当代社会脱节,且工艺水平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需求,另外和壮族刺绣有关的研究文献也非常少,以至于壮族刺绣一直呈现出极其缓慢的发展速度。虽然近年人们的审美逐渐偏向民族和复古,但是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壮族刺绣并没有得到特别好地发展。
对此,笔者觉得为了更好地保护装置刺绣,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壮族刺绣,应将壮族刺绣扩散开来,让人们更多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而不只是将其和利益划等号。其次,应在线上线下共同创立壮族刺绣博物馆,可以将壮族刺绣工艺、发展史等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网络,让更多人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了解,也可以在線下建立实体博物馆,让人们亲眼观察什么是壮族刺绣。最后,将壮族刺绣纳入教学与学术研究,可以在各阶段教学中添加和壮族刺绣有关的内容,同时鼓励学术界针对壮族刺绣开展研究,以此令壮族刺绣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刺绣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民俗文化,我们要重视它的传承,而不只是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它,这样才能令壮族刺绣得以持续发展,否则未来某一天可能会消失在人们眼前。
参考文献
[1]王立君.刺绣工艺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探究[J].赤子,2017:16-18.
关键词:民俗文化;壮族刺绣;工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034
前言
壮族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至今已经流传了1800多年,近年随着复古审美的兴盛,壮族刺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工艺和民俗文化传承进行分析,以此令壮族刺绣得以长久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壮族刺绣工艺
(一)特点
壮族刺绣一般都会使用很多图样,各种图样不仅色彩非常丰富,而且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蕴含着极其浓郁的民族文化。而且壮族刺绣有着明显的生活气息,刺绣图样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通常都展现了刺绣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色彩方面也完全由刺绣者掌控。另外由于是完全由手工刺绣,所以壮族刺绣产品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耐用性非常强。
(二)材料及手法
丝绸、锦缎、棉布等是壮族刺绣中常使用的材料,在刺绣手法上,主要有平针绣、布贴绣、剪纸绣、卷绣等,其中最常见的手法是剪纸平针绣。
(三)流程
壮族刺绣工艺的流程一般都有以下六步:第一,针对想要刺绣的内容先进行构思,刺绣内容大多来自自然和传统图腾,比如花、鸟、鱼、虫或者龙、凤等,通常都是将来自自然或者图腾中的事物还原到刺绣上,但有时也会用夸张手法改变外形。第二,用普通的纸先描绘刺绣图案。第三,将描绘好的图案剪出来。第四,将剪好的图案贴在刺绣布上。第五,开始刺绣。第六,检查并整理刺绣作品。
(四)艺术性
壮族刺绣是一种十分悠久的艺术形式,通过针线的巧妙穿插,可以在刺绣布上展现出人、动物、花卉、图腾等各种丰富的图案。我们可以刺绣过程看成画家的一次创作,是融入了刺绣者情感的“绘画作品”,而从艺术的角度对壮族刺绣进行解读,总体上可以分为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壮族刺绣的造型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实用性,通常传统壮族刺绣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比如会在衣物上刺出细腻、严谨、繁复的图案,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却特别清新秀雅,丝毫不会影响实际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技艺的创造性。第二是象征性,一般来讲象征指的都是一些事物的外形,其目的是对人们内心的未知领域用一种类推的手法进行阐述,可以说是外形和内心未知的结合产物。比如传统壮族女子会在肚兜上绣石榴花,象征着多子;在衣物上绣牡丹,象征着富贵。可以说象征在壮族刺绣中非常重要,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其次是色彩,壮族刺绣色彩最突出的一点是色彩观念和时代风尚十分鲜明,而且刺绣都是有刺绣者手工完成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刺绣者的审美。刺绣者会依据内容对色彩进行全面安排,各种色彩的应用都非常有规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艳丽浓郁,但又不会因为艳丽浓郁而引起人的反感,会让人感觉特别和谐、舒适。
二、壮族刺绣与民俗文化传承
壮族刺绣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传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通常来讲能够传承的事物都对人们精神发展以及对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并且在传承过程中通过和新知识、新元素的不断融合还可以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但壮族刺绣在传承过程中却因为以下几点而导致其传承受到了很大影响:首先,缺乏传承的自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在传统观念中,衡量壮族妇女是否富有智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创作高水平的刺绣作品,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传统观念已然被人抛弃。虽然当前很多壮族女性依然懂得刺绣手法,但大多只是从个人爱好的角度出发。同时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很多藏族刺绣作品大多以盈利为目的,对文化传承的体现越来越弱。其次,缺乏宣传力度。当前的壮族刺绣在手法、图案等方面和传统壮族刺绣差别并不是很大,这也导致了理论与当代社会脱节,且工艺水平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需求,另外和壮族刺绣有关的研究文献也非常少,以至于壮族刺绣一直呈现出极其缓慢的发展速度。虽然近年人们的审美逐渐偏向民族和复古,但是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壮族刺绣并没有得到特别好地发展。
对此,笔者觉得为了更好地保护装置刺绣,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壮族刺绣,应将壮族刺绣扩散开来,让人们更多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而不只是将其和利益划等号。其次,应在线上线下共同创立壮族刺绣博物馆,可以将壮族刺绣工艺、发展史等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网络,让更多人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了解,也可以在線下建立实体博物馆,让人们亲眼观察什么是壮族刺绣。最后,将壮族刺绣纳入教学与学术研究,可以在各阶段教学中添加和壮族刺绣有关的内容,同时鼓励学术界针对壮族刺绣开展研究,以此令壮族刺绣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刺绣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民俗文化,我们要重视它的传承,而不只是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它,这样才能令壮族刺绣得以持续发展,否则未来某一天可能会消失在人们眼前。
参考文献
[1]王立君.刺绣工艺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探究[J].赤子,201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