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先从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提出了音乐专业人才经验不足以及音乐教材内容还有待改进的问题;后拓展为从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提出了社会以及学校对于音乐课程方面的不重视;整体音乐教育发展不均衡,差异大;落后地区的音乐设施不完善;音乐人才缺失;音乐教学方法单一等五个问题,更为细致化和全面化地分析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弊端。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城市;全国
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就目前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弊端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来阐述,一是从较为完善的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环境中来发现问题,二是拓展到从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个大环境来考虑问题。
一、从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
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制度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较为迅速和全面的,基本已经达到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够学会使用一种乐器的技能水平(作者所知道的苏州一些小学音乐课上教的是竖笛,口琴,葫芦丝,排笛这类),而城市中由于经济条件好,人们对于闲暇生活的艺术追求也会趋多,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断增加,不仅要在学校学习德智体美劳,更要在课外学习英语、舞蹈、书法、象棋、乐器等,从各方面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体育、音乐、美术这类课在学校课程中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目前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强国,所以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发展。但是仅就苏州而言,目前招收的音乐老师大多还是本科刚毕业的师范类学生,他们没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与表演经验,所以在从教的路上非常迷茫,并且一直在摸索之中。可怕的是,有的学校会让音乐老师同时兼任语文老师,这也是学校领导对于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大概他们不知道仅仅儿童音乐启蒙就有一套繁杂的教学体系,音乐教育对于儿童启蒙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而据作者观察,苏州市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苏教版)也有一些问题。例如小学音乐课本上的音乐基础知识不够详细,一二年级上音乐课都是用教学教具,老师采用简单而传统的教唱模式,让低年级学生们用肢体感受音乐,而他们对音符时值几乎没有概念,三年级才教到反复记号、全音符这类知识。而到了四年级节奏一下子变复杂,歌曲多半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过度,由简单一下子进入到较为困难的部分,五年级课本上又出现了装饰音和下滑音,而事实是,教材上新内容太多,上课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巩固这些旧知识就要学习新知识了。苏教版教材上大多还是用简谱,学生对于五线谱的认知少之又少,学习西方民歌用的也还是中国简谱。在这版教材中,民歌部分江苏的民歌偏少,作者认为应该增加一些苏州民歌小调,便于他们对自己家乡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
由于全国应试教育,升学考试只看重语数外三门成绩的问题,音乐教育一直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打着全面发展、追求素质教育的旗号,实际上仍然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且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这就在无形中压制了音乐课程的发展,导致音乐课地位不断下降,学校认为音乐课不重要,所以逐渐学生也不再认可音乐课的重要性了。因为教育局并没有将音乐列为考试科目,所以学校常常忽略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发展,也会出现期末音乐课给语数外让步的现象,更使得音乐课的地位一落千丈。
全国各地发展不均衡,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差异大,这就导致了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学校、家长都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共同进步,而在一些落后贫瘠的地区,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不用说家长还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学校有音乐课的设置,家长也不可能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来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而在偏远贫困地区,学校还可能出现没有专业音乐老师的情况,有了音乐老师也会出现没有教学工具的情况,而教学设备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许多地区,因为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忽略了音乐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使许多学校连一件像样的乐器都没有,因而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
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音乐专业人才还是占少数比例,因为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都是从小开始的,因而非音乐专业老师是较难转化教授这门课的,这也意味着音乐人才供不应求。而这一现象在偏远地区更是如此,不仅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更是师资力量短缺。所以常常出现兼任多门课程的老师,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音乐课变得遥不可及,音乐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更具有无穷无尽的吸引力。而作者在实践中发现,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于流行歌曲更为了解,反而对于课本上的儿童歌曲知之甚少,也可能是因为缺乏音乐老师正式教课的缘故,学生会从广播、电视等其他途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所以学校更需要一名专业的音乐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的音乐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我唱你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音乐的要求,也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是影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集體授课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弹唱,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而如果没有乐器伴奏的话,老师也会走音,学生就学习不了正确的音准与发音,不能准确地学习音乐了。而在歌曲的选择上,作者倒是认为应该结合地方特色来学习乐器和歌曲,所以选择教材很重要,这也需要专业老师的专业判断。
音乐教育,本应是从基础知识入手,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于音乐的一些基本常识,然后带着这些基本常识再去鉴赏音乐。通过对音乐的鉴赏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达到审美能力不断升华的理想境界。然而许多老师通过口传身授,直接教唱让学生学会一首新歌,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他们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培养,省略了学生自学的过程,这样教出的学生只会空口唱歌却不识谱,不通晓一点韵律感觉,也不可算是学习过音乐了。
以上这些情况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善的,但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无论从专业程度,教学经验还是心理学习等方方面面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然后真正地教书育人,将手中的知识传达给学生,为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小俊.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由音乐心理学课引发的思索[J].中华少年.2016(25)
[2]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张英.浅谈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2)
[4]倪冰.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09(03)
[5]杜艳冰.论新课标下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09(23)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城市;全国
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就目前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弊端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来阐述,一是从较为完善的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环境中来发现问题,二是拓展到从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个大环境来考虑问题。
一、从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
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制度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较为迅速和全面的,基本已经达到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够学会使用一种乐器的技能水平(作者所知道的苏州一些小学音乐课上教的是竖笛,口琴,葫芦丝,排笛这类),而城市中由于经济条件好,人们对于闲暇生活的艺术追求也会趋多,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断增加,不仅要在学校学习德智体美劳,更要在课外学习英语、舞蹈、书法、象棋、乐器等,从各方面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体育、音乐、美术这类课在学校课程中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目前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强国,所以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发展。但是仅就苏州而言,目前招收的音乐老师大多还是本科刚毕业的师范类学生,他们没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与表演经验,所以在从教的路上非常迷茫,并且一直在摸索之中。可怕的是,有的学校会让音乐老师同时兼任语文老师,这也是学校领导对于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大概他们不知道仅仅儿童音乐启蒙就有一套繁杂的教学体系,音乐教育对于儿童启蒙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而据作者观察,苏州市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苏教版)也有一些问题。例如小学音乐课本上的音乐基础知识不够详细,一二年级上音乐课都是用教学教具,老师采用简单而传统的教唱模式,让低年级学生们用肢体感受音乐,而他们对音符时值几乎没有概念,三年级才教到反复记号、全音符这类知识。而到了四年级节奏一下子变复杂,歌曲多半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过度,由简单一下子进入到较为困难的部分,五年级课本上又出现了装饰音和下滑音,而事实是,教材上新内容太多,上课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巩固这些旧知识就要学习新知识了。苏教版教材上大多还是用简谱,学生对于五线谱的认知少之又少,学习西方民歌用的也还是中国简谱。在这版教材中,民歌部分江苏的民歌偏少,作者认为应该增加一些苏州民歌小调,便于他们对自己家乡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
由于全国应试教育,升学考试只看重语数外三门成绩的问题,音乐教育一直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打着全面发展、追求素质教育的旗号,实际上仍然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且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这就在无形中压制了音乐课程的发展,导致音乐课地位不断下降,学校认为音乐课不重要,所以逐渐学生也不再认可音乐课的重要性了。因为教育局并没有将音乐列为考试科目,所以学校常常忽略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发展,也会出现期末音乐课给语数外让步的现象,更使得音乐课的地位一落千丈。
全国各地发展不均衡,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差异大,这就导致了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学校、家长都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共同进步,而在一些落后贫瘠的地区,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不用说家长还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学校有音乐课的设置,家长也不可能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来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而在偏远贫困地区,学校还可能出现没有专业音乐老师的情况,有了音乐老师也会出现没有教学工具的情况,而教学设备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许多地区,因为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忽略了音乐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使许多学校连一件像样的乐器都没有,因而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
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音乐专业人才还是占少数比例,因为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都是从小开始的,因而非音乐专业老师是较难转化教授这门课的,这也意味着音乐人才供不应求。而这一现象在偏远地区更是如此,不仅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更是师资力量短缺。所以常常出现兼任多门课程的老师,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音乐课变得遥不可及,音乐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更具有无穷无尽的吸引力。而作者在实践中发现,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于流行歌曲更为了解,反而对于课本上的儿童歌曲知之甚少,也可能是因为缺乏音乐老师正式教课的缘故,学生会从广播、电视等其他途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所以学校更需要一名专业的音乐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的音乐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我唱你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音乐的要求,也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是影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集體授课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弹唱,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而如果没有乐器伴奏的话,老师也会走音,学生就学习不了正确的音准与发音,不能准确地学习音乐了。而在歌曲的选择上,作者倒是认为应该结合地方特色来学习乐器和歌曲,所以选择教材很重要,这也需要专业老师的专业判断。
音乐教育,本应是从基础知识入手,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于音乐的一些基本常识,然后带着这些基本常识再去鉴赏音乐。通过对音乐的鉴赏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达到审美能力不断升华的理想境界。然而许多老师通过口传身授,直接教唱让学生学会一首新歌,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他们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培养,省略了学生自学的过程,这样教出的学生只会空口唱歌却不识谱,不通晓一点韵律感觉,也不可算是学习过音乐了。
以上这些情况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善的,但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无论从专业程度,教学经验还是心理学习等方方面面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然后真正地教书育人,将手中的知识传达给学生,为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小俊.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由音乐心理学课引发的思索[J].中华少年.2016(25)
[2]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张英.浅谈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2)
[4]倪冰.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09(03)
[5]杜艳冰.论新课标下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