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的美术教学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格里特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马格里特艺术作品的绘画风格对人产生心理的冲击,改变人对世界的另一种观看角度,甚至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因此,将马格里特梦幻怪诞的艺术作品作为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对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性思维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以美术教学实践课例《梦幻怪诞的馬格里特作品》一课为例介绍其具体教学流程。
  【关键词】:视觉方式;逆向思维能力;美术教学
  一、内容分析
  马格里特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中强调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对于“真实”与“谬误”、“理性”与“疯狂”、“清醒”与“睡梦”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作品展现的多是些被现实生活的常理认定为荒谬的,运用了独特又类似“谜语”的方式,在观赏他的画时,我们能感受到某事物的存在,然而在你稍恍惚的情况下,它变成了不一样的事物,改变了我们“看”的视觉方式,给人荒诞幽默之感。因此在他的艺术作品的选择上,笔者将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艺术家的代表作及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选择依据,选择作品《委任状》、《男人之子》为主要讲解分析对象。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中学七年级学生的年龄(12岁到13岁)及认知特点,以“马格里特艺术作品”为主题展开教学。从中感受其作品的梦幻与怪诞的情趣,进而改变中学生“看”的视觉方式,理解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与艺术风格。
  二、教学目标
  1、运用遮挡和几何构成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2、认识和理解超现实主义,并学会运用。
  3、改变学生的视觉方式,具有发现性思维、逆向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超现实主义,改变看的方式和习惯
  难道:运用遮挡、几何构成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相关的资料、画家创做的作品、卡纸、照片。学生:课前收集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和相关资料及剪刀、小刀、各种粘贴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展示查找到的图片(过程说明:提前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2.师生共同探讨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特点与风格(过程说明:对学生提出“什么”系列铺垫性的问题,引发思考,改变中学生“看”的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1)在作品中,艺术家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现?
  (2)从《委任状》、《男人之子》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3)艺术家是怎样表现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又是什么?
  (4)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什么?
  3.教师示范,学生描述(过程说明:这是学生完成自己的经验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
  教师用剪贴等方法示范马格里特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4.欣赏其他画家运用马格里特的表现方法创作的其他作品(过程说明:再从另一角度欣赏运用遮挡等方法创作的作品。)
  经过分析发现格里特主要运用遮挡的表现方法,给人一种矛盾错位的感觉。现代艺术家将其遮挡的方法运用在其他古典艺术作品上,出现了一种与以往的绘画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改变了我们看的方式与习惯,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法。
  (1)欣赏艺艺术家表
  通过欣赏相关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感受“看”的新视觉方式,进而理解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的。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艺术家表现手法,抓住了他们创作上的特点。
  5.学生创作
  (1) 根据自己所认识的遮挡方法和表现内容的需要,创作一幅怪诞或梦幻的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可选择多种媒材结合应用进行创作。
  六、课后反思
  本案例是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的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节课,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其研究的目的。
  通过欣赏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感受怪诞或梦幻或矛盾的新视觉方式,改变了学生“看”的视觉方式,所以《梦幻怪诞的马格里特作品》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了解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认识其创作的表现手法,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在创作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表现内容的需要选择工具,采用多种材料的结合,如绘画和剪贴等,创作极具怪诞或夢幻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P].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罗国祥/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如何结合专业实践课程,抓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文针对钢琴、声乐、视唱、舞蹈、奥尔夫音乐等专业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对于提升学校专业人才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目前,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奋斗目标。也是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的内容。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技能
期刊
“面向新时代的音乐课,学生们到底需要些什么?”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出台,强调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学生的心理活动,结合教材,搭配设计出让学生能够发挥的环节,这个得花些精力。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又能将参与表现和教材讲授完美结合起来,这就是教学上的艺术了。  一、 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
期刊
【摘要】:英语听力课是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无疑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学习兴趣。针对一些硬件条件不足或缺乏语言环境的高职院校来说,在听力课堂上灵活的使用影视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效果良好又节省财力的方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锻炼其语言交际能力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本文围绕英语影视作品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同业同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不同的语言语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其语法理论,但是语言之间也有普遍性,在国际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跨语言语法隐喻已经客观存在,如何理解跨语言语法隐喻在不同语境之下表达同一命题的意义表达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体现出的具体语义中的转喻性,需要对此做深入浅出的分析。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构建了一个跨语言语法隐喻理论模型,分析了跨语言语法隐喻在词汇、语法和篇章中的表现,对中英文跨语言语法
期刊
【摘要】:语文教科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还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并将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深化对于教材教学价值取向和定位的把握,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本中的教学素材,也能够让教师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而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  一、蘇教版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在当今学生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处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商关系;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美术教
期刊
【摘要】:喜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对幼儿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和力,是孩子们满足自我情感,表达自由欣赏的特有方式。通过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能够让他们的真实情感得到表达,获得一种特有的情感愉悦,激发幼儿对幼儿音乐的演唱兴趣,形成一种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与演唱水平。  【關键词】: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策略;意义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感受与理解,这就是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品牌形象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形式,数字媒体的传播模式成为主流。本文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需跟进时代的趋势,进行了改革与创新:课程实践教学与产业实战对接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多层次教学模式,并针对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提出了强化网络品牌的形象设计的教学和注重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表达方式这两个方面的措施
期刊
【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音乐教育亟需钢琴演奏和教育方面的师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苏联教育专家的来华,为我国培养了很多当时急需的优秀的钢琴专业演奏人员和师资,为提高中国钢琴艺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国初期;俄罗斯钢琴家;钢琴教育;教学特色;影响  1949年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物质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结构的整合和重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分析理想教育的构成,调查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现状,探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点,以求在正确的理论目标引导下,形成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想教育,自古就成为教育学领域中最高层次的目标。无论是从格物、致知、诚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