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才是智慧力量的源泉,也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基础,而爱更是后进生教育内化的“催化剂”。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指的是学习上与好学生存在差距的学生,但是,他们并非一无是处。有的学习成绩差,但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有的爱好体育;有的喜欢绘画;有的擅长唱歌……教师只有学会用细致的眼光去寻找,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积极创造条件,让后进生有充分显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其特长。在体会胜利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克服自身弱点,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一、爱是学生心灵成长自信的动力
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以前我们班有个孩子叫王猛,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也真正领教了他的作业,写字歪歪斜斜,错字连篇。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王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来。有一次王猛的作业完成得较好,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的,也是他最优秀的。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盖上了三颗鲜红的“星”。要知道,这个“优”对于王猛来说可是天大的大事。在发作业的时候,我带头为王猛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从此,他写作业更认真了。
教师有了爱心,做事、说话都会考虑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树立其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信任学生,学生就会力求不辜负这种信任,使自己有更好的行为,这样学生的坏习惯就会削弱,新的优良行为得到加强,便会树立自信,走向成功,使师爱的感化功能、示范功能、潜在的效应在学生身上得以释放。
二、爱是学生心灵成长 的“催化剂”
如果把学校比做一个化工厂,那么在这个化工厂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应是最主要的两种原材料。由这两种原材料发生反应生成学生的素质发展。但奇怪的是,这个反应常常进行得太慢,且在有的学生身上简直就是无法发生反应。这不禁引起了我苦苦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了新课程后突然醒悟,可能是这种反应中少了一种催化剂,而这种催化剂就是师爱。没有师爱的渗入,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举步维艰;而一旦注入师爱,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作为教师,应该用师爱做催化剂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在杨甜舒的作文本上我看到了一篇抄袭的文章。怎么办?我不能直接批评她,要保护她的自尊心,不致使她对习作丧失兴趣。我得换个角度处理这件事。课后,我找到了她,“我猜你抄这篇习作的原因是自己不知怎么写,而这篇习作写出了你想写的内容,对不对?” 她使劲儿地点点头。“你能不能用从这篇习作中学到的方法写写自己的妈妈?”这个内向的女孩又点点头,没向我保证什么。第二天,我一进教室,杨甜舒就把她写的作文交给了我。我由衷地笑了,“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越写越好的。”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抄袭过作文。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人。要用好师爱这种催化剂,使各种学生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都能使素质得以提高。
三、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调节剂”
众所周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我们班的徐静娴同学是一名漂亮的女孩,一、二年级都是中队长,四年级开学初,进行班干部改选,她落选了,当时就伤心地流下了泪水,从此以后成绩一落千丈。我发现她退步了,连忙找她谈话。我轻轻地对她说:“老师一直都知道你是最棒的中队长,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可是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也要给别人锻炼的机会呀,我们要学会谦让,学会大度……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现在的中队长,一起把班级的工作干好!”当时她就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从那以后她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懂得真爱是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身上真、善、美的东西,就进入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所以我们只有付出老师的爱,做孩子心灵的引路人,才能挖掘学生的心灵美。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指的是学习上与好学生存在差距的学生,但是,他们并非一无是处。有的学习成绩差,但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有的爱好体育;有的喜欢绘画;有的擅长唱歌……教师只有学会用细致的眼光去寻找,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积极创造条件,让后进生有充分显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其特长。在体会胜利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克服自身弱点,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一、爱是学生心灵成长自信的动力
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以前我们班有个孩子叫王猛,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也真正领教了他的作业,写字歪歪斜斜,错字连篇。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王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来。有一次王猛的作业完成得较好,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的,也是他最优秀的。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盖上了三颗鲜红的“星”。要知道,这个“优”对于王猛来说可是天大的大事。在发作业的时候,我带头为王猛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从此,他写作业更认真了。
教师有了爱心,做事、说话都会考虑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树立其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信任学生,学生就会力求不辜负这种信任,使自己有更好的行为,这样学生的坏习惯就会削弱,新的优良行为得到加强,便会树立自信,走向成功,使师爱的感化功能、示范功能、潜在的效应在学生身上得以释放。
二、爱是学生心灵成长 的“催化剂”
如果把学校比做一个化工厂,那么在这个化工厂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应是最主要的两种原材料。由这两种原材料发生反应生成学生的素质发展。但奇怪的是,这个反应常常进行得太慢,且在有的学生身上简直就是无法发生反应。这不禁引起了我苦苦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了新课程后突然醒悟,可能是这种反应中少了一种催化剂,而这种催化剂就是师爱。没有师爱的渗入,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举步维艰;而一旦注入师爱,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作为教师,应该用师爱做催化剂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在杨甜舒的作文本上我看到了一篇抄袭的文章。怎么办?我不能直接批评她,要保护她的自尊心,不致使她对习作丧失兴趣。我得换个角度处理这件事。课后,我找到了她,“我猜你抄这篇习作的原因是自己不知怎么写,而这篇习作写出了你想写的内容,对不对?” 她使劲儿地点点头。“你能不能用从这篇习作中学到的方法写写自己的妈妈?”这个内向的女孩又点点头,没向我保证什么。第二天,我一进教室,杨甜舒就把她写的作文交给了我。我由衷地笑了,“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越写越好的。”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抄袭过作文。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人。要用好师爱这种催化剂,使各种学生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都能使素质得以提高。
三、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调节剂”
众所周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我们班的徐静娴同学是一名漂亮的女孩,一、二年级都是中队长,四年级开学初,进行班干部改选,她落选了,当时就伤心地流下了泪水,从此以后成绩一落千丈。我发现她退步了,连忙找她谈话。我轻轻地对她说:“老师一直都知道你是最棒的中队长,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可是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也要给别人锻炼的机会呀,我们要学会谦让,学会大度……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现在的中队长,一起把班级的工作干好!”当时她就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从那以后她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懂得真爱是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身上真、善、美的东西,就进入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所以我们只有付出老师的爱,做孩子心灵的引路人,才能挖掘学生的心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