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或教师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本来高涨的热情,遇到困难就减退了;输了游戏,满脸挂着大写的“不高兴”;不擅长的事情,做到一半就想放弃,即便擅长,拿不到第一也意兴阑珊,背上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
有一句话叫“小时候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赢不了”。那么,“输不起”就是未来堪忧的前奏吗?怎样界定“输不起”的行为呢?怕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选出一个家长经历的、颇具代表性的突发事件,希望通过学者的专业分析,提出可供参考的解读与解法。
桃子今年4岁半了,很喜欢尝试新事物。上个周末,我带她路过一家陶艺馆,桃子兴奋地想要体验,负责老师告诉我,3岁以上就能玩,我便让她参与了。老师教过基本技巧后,桃子便正式“操练”起来。我本来想着桃子没玩过,可能不会太顺利,没想到她做得有模有样,几分钟就做出一只碗的造型。我盘算着可以换个造型试试,就按自己的想法改了改,“桃子,我们做个杯子吧。”没改还好,一改却出了问题。
“不!我就要碗。”桃子坚持“做一只碗”的念头,小手却不像之前那么灵巧了,陶土怎么也回不到原来的形状了。
“我不会做!”桃子生气地往后退。我见状赶忙安抚:“桃子,你第一次做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不用非要追求完美呀!”“不要做了!我不想在这玩了。”我又赶忙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想激励她继续尝试:“你看看周围的哥哥姐姐,大家都没做好呢,但是都在努力做呀。你再试试好不好?”
“不好!我就是不会!”桃子的眼圈开始红了。看到她这副样子,想着平时里她就有些“输不起”,一旦没得到第一名就非常失落,我有些着急了。我提出回家,她却提出要玩其他游戏。“不行,不能你想不玩就不玩,想去哪就去哪!”情绪激动的我开始声音“高八度”。
结果,桃子开始坐地大哭,在場多少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了我们,让我尴尬至极。我安抚了她两次,但是并没起到作用,气得我抱起她赶快离开,边走边彻底爆发:“以后不敢再带你来玩了!”
◎如何看待案例中孩子怕输和家长印象里孩子“输不起”的表现?
张玲玲:如上两种行为都体现了孩子对结果追求完美。完美往往来自外界评价,即孩子希望自己的行为结果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这种现象与当前核心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孩子是家庭关注的核心,一颦一笑都会得到成人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也会得到许多赞赏,其中存在成人夸大的肯定,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认识,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能并且都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当他们参与同伴互动时,如果自己做得不如同伴好,就会产生挫败感。如果不能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孩子则会出现所谓的“怕输”的情况。此外,孩子长期与成人相处,缺少与同伴相处的机会,也会让孩子有这种表现。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垂直关系,具有互补性,即孩子寻求帮助,成人提供帮助。因此在与成人相处过程中,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接受帮助的地位,长期如此,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很多方面是做不好的,对于成人过多干预自己的事情会反感。例如案例中的桃子正在专注做碗,并享受自己的“小成就”时,被母亲打断建议做其他的事情,桃子是很反感的,认为自己又没有做好,或者认为自己做得没有母亲做得好。
韩映虹:虽然这位家长的策略有一定失当之处,但需要肯定的是,这位家长是一位有责任、有理性、时刻关注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好家长。尤其是家长既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又毫不犹豫地花钱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这是值得肯定的。小桃子又是聪明可爱,喜欢尝试学习新事物且好胜心强。但本来周末开开心心的亲子活动为什么结果不尽如人意呢?开始环节非常顺利,因为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期待,只是让孩子体验,随便玩玩,而结果却超出家长的想象,孩子居然做出碗的造型!这时,家长开始有期待了,按照自己的想法换造型做杯子。孩子主动的体验、游戏变成被动完成家长提出的任务。如果孩子配合家长做杯子就会冒着极有可能失败的风险,所以,孩子选择了放弃与逃避来自我保护,无论家长怎么软硬兼施就是不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
如果我是那位家长,当孩子开始做出碗的时候,我会十分惊讶地说:哇!小桃子好厉害,这么快就能做出个小碗!这是你做出的第一只小碗,你愿意装饰一下,给它起个名字,再把你的名字刻上去吗?我们把它烧出来带回家吧!如果孩子也很兴奋,我会进一步征求她的意见,你还愿意再玩一玩吗?看看还能做出什么东西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能先去做,然后,看它像什么。还不会按照设定的样式去塑型)。假如在第二个环节,当孩子说“不要做,我不想在这玩了”,那么我可能会说这个太好玩儿了,我也想做个和你一样的碗,然后去做并且故意做不出来,问孩子,这个太难了,你能帮帮我吗?有的时候,家长示弱反而会激发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
陈雅川:受外在评价标准的影响,孩子的“输不起”,更多源于家长自身太在意输赢。学龄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开端于2-3岁,4岁迅速发展,直到5岁左右才有可能逐步客观。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并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性。所以,儿童不仅可以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直接模仿学习行为方式,也同样可以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间接体验各类情绪情感。比如宝宝摔倒了,积极乐观的父母会保持关注,同时淡定微笑地张开怀抱鼓励孩子,意思是:“没关系,宝宝自己可以爬起来的!”这个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力就是勇气和自信;而消极负面的父母可能第一时间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大声追问:“怎么样,有没有摔疼哪里?吓死妈妈了!”这种情况下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恐惧与脆弱。又如案例中的母亲,如果更多关注孩子玩耍过程本身,就不会在意孩子是否会捏出碗或其他东西。父母越在意结果,紧张和焦虑就越会传导给孩子,孩子内化这种情绪,自然表现出“怕输”。其实,并不是孩子“怕输”,而是父母自己“输不起”。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准确的自我意识,提高抗挫能力?
张玲玲:第一,要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成人有时候以“我是为你好”为借口,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打断孩子,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看似善意的行为却在无意中伤害孩子。我曾经在地铁中观察到一对年轻父母与孩子互动的画面。孩子2岁左右,坐在婴儿车中品尝着棒棒糖,爸爸看到品尝美味的孩子也很开心,便开始以逗孩子为乐,不断从孩子手中抢来棒棒糖,当孩子努力抢回棒棒糖或者想哭时,年轻的爸爸再开心地把棒棒糖还给孩子。如此往来五六个回合之后,爸爸再抢棒棒糖时,孩子已经不再努力去抢回了,而是烦躁地哭闹起来。如果长此以往,在消极情绪中,孩子很难专注做事情,也不容易将事情做好,从而产生更大的挫败感。 第二,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孩子自主探索。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试错中,认识和发展自己能力的。作为父母和教师,需要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即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孩子在设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探索。
第三,多提供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往的机会。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水平关系,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孩子的心理是放松的,因为他不需要迎合成人的期许,因此不会过多关注行为的结果,而是投入行为过程之中,感受探索过程的快乐。同时,孩子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
第四,从个体心理发展阶段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发展主动性、避免内疚感的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由于能力所限,自然会遇到挫折。这时候成人需要更多的耐心观察,适时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心理的支持。
陈雅川:总体而言,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须对儿童做出适当评价,对儿童行为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具体说来:第一,帮助孩子维持适当的自尊水平,帮其定制适宜的、通过努力可达成的目标;第二,获得成功时,以过程导向的表扬代替结果导向的表揚,避免孩子对“寻求认可”上瘾;第三,若失败,引导孩子归因于自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客观分析外部条件,忌粗暴评价其能力不足,如“很笨”“不听话”等。
然而,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的生活态度。教养不仅仅是一些理论、技巧,还可以是一种期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我们总是高估管教的手段,却低估了爱的力量。只有父母达观地面对人生,才有可能引导孩子乐观地迎接成长。修正自己的心,活在当下,一颗从容笃定的心,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孩子抵御挫折最坚实的护甲。
高抗挫力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人的任何感受本质上都是真实的,且应当被自己和他人所正视。故而儿童抗挫力的培养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指向:一方面鼓励孩子,面对挑战和未知,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另一方面在背后给予孩子强有力支撑,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教师都会和他在一起,永远支持他。前者助力儿童不断获得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效能感。后者则强化着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联结,确信“我有”“我值得”,巩固生命之初从父母无条件的爱中所获得的安全感、归属感。健康的抗挫力应是一种“前有出路,后有靠山,可进可退,永有可期”的状态。
◎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产生的情绪不同,如上述案例中的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做?
韩映虹:其实现实生活中与上述案例类似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孩子对弹钢琴很感兴趣,弹起来也不错,可当家长给他花重金买来钢琴请来老师教他弹,没几天他就不干了,又对画画感兴趣了。作为家长,当孩子面临困难与挫折时,该如何面对?
首先,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能急躁,分析孩子卡在哪里,如果目标任务是孩子无法实现的,就要降低要求或将其分解成几个呈梯度的小目标,使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最好和孩子商量达成一致,孩子认可后必须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其次,绝不能用攀比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如“你是最棒的”“恭喜你得第一”等。而是通过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功作为激励,或即使没有成功但孩子已经坚持很长时间了,也要给予鼓励。最后,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做事有始有终,身教胜于言教。
张玲玲:挫折往往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反应。有的孩子会通过外显的行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摔东西、打人、大哭等;也有的孩子是通过内在反应来表现,例如焦虑、抑郁、内疚、羞怯等。成人需要共情孩子的感受,并用话语或者肢体动作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例如“刚才没有做好有些伤心”“这个泥陶做起来有些困难,你刚才很尽力了”,或者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孩子,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待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养育孩子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没有一套如魔法般的教养公式能确保孩子的良好发展。当独一无二的父母遇上独一无二的孩子时,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适应,尤其是父母。当孩子“固执己见”,甚至任性、叛逆时,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耐心,进而使孩子形成对父母和家庭的安全感,长大后才会较少出现难以管教的行为。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赵伯月
有一句话叫“小时候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赢不了”。那么,“输不起”就是未来堪忧的前奏吗?怎样界定“输不起”的行为呢?怕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选出一个家长经历的、颇具代表性的突发事件,希望通过学者的专业分析,提出可供参考的解读与解法。
桃子今年4岁半了,很喜欢尝试新事物。上个周末,我带她路过一家陶艺馆,桃子兴奋地想要体验,负责老师告诉我,3岁以上就能玩,我便让她参与了。老师教过基本技巧后,桃子便正式“操练”起来。我本来想着桃子没玩过,可能不会太顺利,没想到她做得有模有样,几分钟就做出一只碗的造型。我盘算着可以换个造型试试,就按自己的想法改了改,“桃子,我们做个杯子吧。”没改还好,一改却出了问题。
“不!我就要碗。”桃子坚持“做一只碗”的念头,小手却不像之前那么灵巧了,陶土怎么也回不到原来的形状了。
“我不会做!”桃子生气地往后退。我见状赶忙安抚:“桃子,你第一次做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不用非要追求完美呀!”“不要做了!我不想在这玩了。”我又赶忙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想激励她继续尝试:“你看看周围的哥哥姐姐,大家都没做好呢,但是都在努力做呀。你再试试好不好?”
“不好!我就是不会!”桃子的眼圈开始红了。看到她这副样子,想着平时里她就有些“输不起”,一旦没得到第一名就非常失落,我有些着急了。我提出回家,她却提出要玩其他游戏。“不行,不能你想不玩就不玩,想去哪就去哪!”情绪激动的我开始声音“高八度”。
结果,桃子开始坐地大哭,在場多少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了我们,让我尴尬至极。我安抚了她两次,但是并没起到作用,气得我抱起她赶快离开,边走边彻底爆发:“以后不敢再带你来玩了!”
◎如何看待案例中孩子怕输和家长印象里孩子“输不起”的表现?
张玲玲:如上两种行为都体现了孩子对结果追求完美。完美往往来自外界评价,即孩子希望自己的行为结果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这种现象与当前核心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孩子是家庭关注的核心,一颦一笑都会得到成人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也会得到许多赞赏,其中存在成人夸大的肯定,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认识,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能并且都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当他们参与同伴互动时,如果自己做得不如同伴好,就会产生挫败感。如果不能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孩子则会出现所谓的“怕输”的情况。此外,孩子长期与成人相处,缺少与同伴相处的机会,也会让孩子有这种表现。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垂直关系,具有互补性,即孩子寻求帮助,成人提供帮助。因此在与成人相处过程中,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接受帮助的地位,长期如此,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很多方面是做不好的,对于成人过多干预自己的事情会反感。例如案例中的桃子正在专注做碗,并享受自己的“小成就”时,被母亲打断建议做其他的事情,桃子是很反感的,认为自己又没有做好,或者认为自己做得没有母亲做得好。
韩映虹:虽然这位家长的策略有一定失当之处,但需要肯定的是,这位家长是一位有责任、有理性、时刻关注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好家长。尤其是家长既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又毫不犹豫地花钱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这是值得肯定的。小桃子又是聪明可爱,喜欢尝试学习新事物且好胜心强。但本来周末开开心心的亲子活动为什么结果不尽如人意呢?开始环节非常顺利,因为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期待,只是让孩子体验,随便玩玩,而结果却超出家长的想象,孩子居然做出碗的造型!这时,家长开始有期待了,按照自己的想法换造型做杯子。孩子主动的体验、游戏变成被动完成家长提出的任务。如果孩子配合家长做杯子就会冒着极有可能失败的风险,所以,孩子选择了放弃与逃避来自我保护,无论家长怎么软硬兼施就是不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
如果我是那位家长,当孩子开始做出碗的时候,我会十分惊讶地说:哇!小桃子好厉害,这么快就能做出个小碗!这是你做出的第一只小碗,你愿意装饰一下,给它起个名字,再把你的名字刻上去吗?我们把它烧出来带回家吧!如果孩子也很兴奋,我会进一步征求她的意见,你还愿意再玩一玩吗?看看还能做出什么东西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能先去做,然后,看它像什么。还不会按照设定的样式去塑型)。假如在第二个环节,当孩子说“不要做,我不想在这玩了”,那么我可能会说这个太好玩儿了,我也想做个和你一样的碗,然后去做并且故意做不出来,问孩子,这个太难了,你能帮帮我吗?有的时候,家长示弱反而会激发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
陈雅川:受外在评价标准的影响,孩子的“输不起”,更多源于家长自身太在意输赢。学龄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开端于2-3岁,4岁迅速发展,直到5岁左右才有可能逐步客观。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并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性。所以,儿童不仅可以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直接模仿学习行为方式,也同样可以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间接体验各类情绪情感。比如宝宝摔倒了,积极乐观的父母会保持关注,同时淡定微笑地张开怀抱鼓励孩子,意思是:“没关系,宝宝自己可以爬起来的!”这个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力就是勇气和自信;而消极负面的父母可能第一时间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大声追问:“怎么样,有没有摔疼哪里?吓死妈妈了!”这种情况下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恐惧与脆弱。又如案例中的母亲,如果更多关注孩子玩耍过程本身,就不会在意孩子是否会捏出碗或其他东西。父母越在意结果,紧张和焦虑就越会传导给孩子,孩子内化这种情绪,自然表现出“怕输”。其实,并不是孩子“怕输”,而是父母自己“输不起”。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准确的自我意识,提高抗挫能力?
张玲玲:第一,要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成人有时候以“我是为你好”为借口,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打断孩子,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看似善意的行为却在无意中伤害孩子。我曾经在地铁中观察到一对年轻父母与孩子互动的画面。孩子2岁左右,坐在婴儿车中品尝着棒棒糖,爸爸看到品尝美味的孩子也很开心,便开始以逗孩子为乐,不断从孩子手中抢来棒棒糖,当孩子努力抢回棒棒糖或者想哭时,年轻的爸爸再开心地把棒棒糖还给孩子。如此往来五六个回合之后,爸爸再抢棒棒糖时,孩子已经不再努力去抢回了,而是烦躁地哭闹起来。如果长此以往,在消极情绪中,孩子很难专注做事情,也不容易将事情做好,从而产生更大的挫败感。 第二,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孩子自主探索。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试错中,认识和发展自己能力的。作为父母和教师,需要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即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孩子在设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探索。
第三,多提供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往的机会。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水平关系,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孩子的心理是放松的,因为他不需要迎合成人的期许,因此不会过多关注行为的结果,而是投入行为过程之中,感受探索过程的快乐。同时,孩子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
第四,从个体心理发展阶段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发展主动性、避免内疚感的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由于能力所限,自然会遇到挫折。这时候成人需要更多的耐心观察,适时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心理的支持。
陈雅川:总体而言,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须对儿童做出适当评价,对儿童行为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具体说来:第一,帮助孩子维持适当的自尊水平,帮其定制适宜的、通过努力可达成的目标;第二,获得成功时,以过程导向的表扬代替结果导向的表揚,避免孩子对“寻求认可”上瘾;第三,若失败,引导孩子归因于自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客观分析外部条件,忌粗暴评价其能力不足,如“很笨”“不听话”等。
然而,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的生活态度。教养不仅仅是一些理论、技巧,还可以是一种期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我们总是高估管教的手段,却低估了爱的力量。只有父母达观地面对人生,才有可能引导孩子乐观地迎接成长。修正自己的心,活在当下,一颗从容笃定的心,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孩子抵御挫折最坚实的护甲。
高抗挫力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人的任何感受本质上都是真实的,且应当被自己和他人所正视。故而儿童抗挫力的培养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指向:一方面鼓励孩子,面对挑战和未知,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另一方面在背后给予孩子强有力支撑,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教师都会和他在一起,永远支持他。前者助力儿童不断获得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效能感。后者则强化着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联结,确信“我有”“我值得”,巩固生命之初从父母无条件的爱中所获得的安全感、归属感。健康的抗挫力应是一种“前有出路,后有靠山,可进可退,永有可期”的状态。
◎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产生的情绪不同,如上述案例中的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做?
韩映虹:其实现实生活中与上述案例类似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孩子对弹钢琴很感兴趣,弹起来也不错,可当家长给他花重金买来钢琴请来老师教他弹,没几天他就不干了,又对画画感兴趣了。作为家长,当孩子面临困难与挫折时,该如何面对?
首先,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能急躁,分析孩子卡在哪里,如果目标任务是孩子无法实现的,就要降低要求或将其分解成几个呈梯度的小目标,使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最好和孩子商量达成一致,孩子认可后必须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其次,绝不能用攀比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如“你是最棒的”“恭喜你得第一”等。而是通过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功作为激励,或即使没有成功但孩子已经坚持很长时间了,也要给予鼓励。最后,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做事有始有终,身教胜于言教。
张玲玲:挫折往往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反应。有的孩子会通过外显的行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摔东西、打人、大哭等;也有的孩子是通过内在反应来表现,例如焦虑、抑郁、内疚、羞怯等。成人需要共情孩子的感受,并用话语或者肢体动作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例如“刚才没有做好有些伤心”“这个泥陶做起来有些困难,你刚才很尽力了”,或者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孩子,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待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养育孩子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没有一套如魔法般的教养公式能确保孩子的良好发展。当独一无二的父母遇上独一无二的孩子时,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适应,尤其是父母。当孩子“固执己见”,甚至任性、叛逆时,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耐心,进而使孩子形成对父母和家庭的安全感,长大后才会较少出现难以管教的行为。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赵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