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灵活性、批判性、严谨性和广阔性是数学的基本思维品质,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品质;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善于观察,联想转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经,它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联想的基础. 联想是问题转化的桥梁,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怎样解题及解题的速度如何取决于能否由观察到的特征,灵活运用有关知识,作出相应的联想,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深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例1 已知m < 0,n > 0且m n < 0.试比较m,n,-m,-n,m - n,n - m的大小.
  分析 这是比较有理数大小的问题,直接比较抽象复杂. 因为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由此联想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数轴来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 根据已知条件m < 0,n > 0且m n < 0.得|m| > |n|, 把m,n,-m,-n,m - n,n - m这6个数转化在数轴上:
  这样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m - n < m < - n < n < - m < n - m ,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受思维定式或别人提示的影响,解题盲目附和,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只有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对题目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例2 一次考试出了25道题,答对一题给4分,不答或答错一题倒扣1分,如果一名学生得90分,他答对了多少道题?
  解 设他答错了x道题,根据题意,得25 × 4 - 5x = 90.解得x = 2,∴ 25 - x = 25 - 2 = 23.所以他答对了23道题.
  分析 传统的思维方法是:设他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25 - x)道题,根据题意,得4x - (25 - x) × 1 = 90,解得x = 23,他答对了23.道题. 上面这名学生的解法没有盲目附和,他考虑到试卷满分25 × 4 = 100分,错一道题实际要扣5分,那么错x道题实际要扣5x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5 × 4 - 5x = 90,先算出答错了2道题,在算出答对了23道题. 在这里学生能对题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助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三、准确把握概念和判断,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概念含糊不清是思维不严谨的体现,也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概念要始终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明白,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可以有意制造若干错误结论,让学生发现,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讲“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时,有意提出以下几个错误结论:(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3)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让学生辨析,使他们准确把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数量”而不是“图形”.
  数学上定理和公式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如果忽略了成立的条件,解题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公式和定理成立的条件. 思考问题不全面,以偏概全是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它是思维不严谨的突出表现. 要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必须经常指导学生全面审题,找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使他们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巩固所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题多解不但要注意每种解法的特点,而且要善于发现解题规律,从中找出最有意义的简捷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只有“从结论出发,紧扣题目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才是解题的万能钥匙,只有学会思考,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3 用分组分解法x2 xy ax - bx - by - ab分解因式(至少用3种方法).
  解法1 原式=(x2 xy ax) - (bx by ab) = x(x y a) - b(x y a) = (x - b)(x y a).
  解法2 原式= (x2 - bx) (xy - by) (ax - ab) = x(x - b) y(x - b) a(x - b) = (x - b)(x y a ).
  解法3 原式 = (x2 xy) - (bx by) (ax - ab) = x(x y) - b(x y) a(x - b) = (x y)(x - b) a(x - b) = (x - b)(x y a).
  解法4 原式 = (x2 ax) - (bx ab) (xy - by) = x(x a) - b(x a) y(x - b) = (x a)(x - b) y(x - b) = (x - b)(x y a).
  解法5 原式 = (xy ax) - (by ab) (x2 - bx) = x(y a) - b(y a) x(x - b) = (y a)(x - b) x(x - b) = (x - b)(x y a).
  分析 这是一道考察分组分解因式的习题,分组分解因式的关键是分组要合理,分组后分解因式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解法1、2较简单,分组后直接提公因式,解法3、4、5难度较大,它们都分成3组,但分组后3组之间没有公因式,而前两组之间有公因式,前两组之间提公因式后,才能与第三组之间产生公因式. 解法3、4、5的分解思路由解法1、2的分解结果(x - b)(x y a)挖掘出来较为简单,因为分解结果有因式(x y a),这一因式可变形为[(x y) a]、[(x a) y]、[(y a) x],由此推出解法3、4、5. 经过以上分组训练,可提高学生分组分解因式的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严谨性和广阔性这四种思维品质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只有全面发展这四种思维品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 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课堂;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
【摘要】 在我们教学中经常遇见函数不等式的构建,  以证明形式出现的构建题目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认真斟酌辨析,如果能发现其中技巧,相信同学定能体会里面的乐趣.
【摘要】主要研究超度量空间中的成对公共不动点理论,得到:在球面完备的超度量空间(X,d)中,如果映射F:X×X→X和g:X→X 满足d(F(x,y),F(u,v))
采用阳离子反浮选-磁选联合工艺,对弓长岭选矿厂磁选精矿进行提铁降硅的研究和试验.一年多的工业试验和运行结果看,工艺流程顺行,生产指标稳定,浮选铁精矿品位达到68.89%、Si
赤铁矿反浮选工艺在工业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目前所有的生产实践和研究工作当中,石英是赤铁矿矿石中主要的脉石矿物和浮选对象.本试验针对某含有13%方解石、10%石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性很强的知识,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不强,他们在探究这些知识时很难理解和掌握. 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他们的兴趣,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进行快乐的探究学习,实现创新教学下的高效数学教学.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兴趣
以爆破质量控制为目标,对齐大山铁矿的矿岩质量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确定了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对精确微差逐孔起爆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岩性质,确定了不同岩种的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不同电位和pH值条件下,Cu2+活化铁闪锌矿的电化学.结果表明:活化产物取决于电位,高电位下为CuS而低电位下为Cu2S,一般可表示为CunS(n=1~ 2);-78 mV左右是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监控的数字化生产调度监控系统由数据网络采集系统和上位机监测处理两部分组成.由于全过程采用计算机处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减少了人为误差.在
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表达数据的结构、规律,用来表示空间实体是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地矿工程的空间实体的三维表示则是公认的难题.针对矿山特性和应用,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