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筒一画总关情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海林(1845-1894年),江苏省江都人,扬州派画家,最近几年,其纸绢作品屡屡上拍。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此人于光绪早期在江西波阳云林阁创作的一批瓷绘作品受到浅绛彩瓷收藏界一批发烧友的狂热追捧,而对其身份的考证,则牵动了笔者三年的神经。在考证的过程中,有资料贫乏的困惑,也有发现线索的愉悦,更有得到结果的欣喜。其甘、其苦,在短短的几年间使一个浅绛彩瓷爱好者刻骨铭心。
  初识顾海林的作品,是在2006年的12月份。我清楚地记得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晨四点开始逛衡水古玩城周六的早市,这也是我那两年最惬意的事情。七点左右背着在地摊上拣到的几件零星小件浅绛彩瓷去和衡水的网友古玩小霸王会合,然后一起去衡水古玩城南门喝粥。冬日的阳光从硕大的玻璃窗中射进来,刚出锅的米粥冒着腾腾的热气,一边喝一边谈逛摊的发现和雅昌民国版的趣闻,一夜的疲劳和所有的烦恼都随着乳白的热气和朗朗的笑声消散了。
  喝完粥后,照例去古玩小霸王家看浅绛彩瓷。在路上,小霸王说:“陈哥,我知道你的审美要求,这几件你肯定满意。”果不其然,在欣赏完江栖梧的五老图帽筒和徐照一对山水帽筒后,小霸王又拿出一对署名“海林弟珊”的帽筒,我的目光立即被拉直了,萧疏的寒林,飘逸的老者,烂漫的小童,这不正是倪云林所倡导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吗?在那一刻,“海林弟珊”便和那红衣小童一起永远定格在脑海之中了。
  那两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浅绛百家》的编辑工作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而关于“海林弟珊”的困惑则在我心中形成了一道挥之不去的影子。当时常州的收藏家袁建明可能已见过那块后来声名鹊起的鸳鸯荷叶圆板,从珊字印章上判断其名珊,故称之为“海林顾珊”。因我一直未见过这块板子,对这个称呼也是将信将疑。
  2006年的除夕,外边鞭炮齐鸣,烟花绚烂。蚌埠的好友抱柯兄发来短信,说发现了疑似海林的作品,绘画风格和海林基本相同,创作地点也是“云林阁”,但署名云生张肇源。在举国的欢笑声中,我们在讨论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海林到底是姓张还是姓顾也成了一个疑问。
  2007年初,宁波大藏家也就是《浅绛百家》的另一个作者胡越竣终于拿到了海林的鸳鸯荷叶板,“江都顾海林”的落款赫然在目,拭去了我心头关于海林姓氏的疑云,也解决了海林的籍贯问题。2007年6月,去一收藏书画的朋友处,见一《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辞典补遗》,一时兴起,查阅顾姓画家,在目录中见顾宝珊之名,翻到注释处,大喜过望,辞典里白纸黑字如下:“顾宝珊,字海林,江都人,寓居于扬州,清末画家。工山水,花卉、果品、鸟兽。其泼墨蟠桃流传甚广,松鼠尤精妙。于大桥居所筑‘春江草堂’,作《春江草堂图》,名人为之跋者数十人之多。”进而查顾宝珊,得知顾乃清末扬州画家,江都大桥镇人。近年屡有作品上拍。曾有作品署“咏白四兄大人雅正,海林弟顾宝珊。”钤印:宝珊私印。在他的家乡大桥镇,声名远播,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之列。这样,海林的扬州画派画家的身份得以确认。
  但关于海林的考证并没有完全结束。从海林作品看,大多落“云林阁”,云林阁又在哪里?和云生张肇源是什么关系?作品风格为何如出一辙?不久,江西波阳的一位藏友又告知了有关张肇源的资料。原来张肇源是光绪至民国年间的画家,曾在波阳开办云林画室,烧造瓷器,并有《张肇源画集》存世。又查阅部分资料,得知江西波阳(鄱阳)北临芝山,古时有“芝阳”之称。因此海林作品上的“芝城云林阁”地点可以确定为江西波阳。据此推断,“云林阁”即张肇源的“云林画室”,而张肇源的作品上也署“云林阁制”也是一个明证。至此,海林的浅绛彩瓷创作地点得以确定。也许,当年的海林或迫于生计,或和其他画家一样遍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而云游到波阳,但不论是何原因,海林以画家身份在波阳“云林阁”客串的极具文人气的浅绛彩瓷作品,都在浅绛彩瓷创作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2008年的春节,为进一步考证海林的有关情况,我致电顾氏后人顾仁老先生,但老先生当时在深圳,他的家人把我的电话转告了老先生。顾老先生回家后专门撰文,介绍了海林的情况。该文说海林在家庭堂兄弟13人中排第六位,故而笔友在书画作品中均称他为“六兄大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享年50岁,是晚清时代的人。至此,海林的生卒也得以确认。
  对一个瓷画家身份的考证,历经三年,其间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令我欣慰的是,如今,面世的海林作品大多来到了河北。其中海林的两张纸绢画和一对琮式瓶被盐山的藏家马景政先生收入囊中,荷叶鸳鸯大圆板和“荷香淡荡晚来风”的笔筒也成为盐山另一位实力派藏家张彦庆新居中骄人的点缀,“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大笔海在不经意中摆上了滦南王会永先生的博古架。而我则独守着这对海林的帽筒,不离不弃,犹如湖北吕晓先生笔下的“瓷夫人”,伴我度过美好的每一天。(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去年年底在国内完成采风创作后,于今年1月7日至1月28日首赴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等丝路沿线国家采风创作。  首次国外采风创作受到我国驻外使领馆负责人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孙振勇在接见仪式上表示,今年是中土建交40周年,也是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这么重要的年份和历史时刻,“彩绘丝路”采风团首站来到这里,
期刊
初见喜元先生所作之黄宾虹老先生肖像画作,即感清雅。画面构图沉稳大气,人物造型朴实严谨,以形带神,注重将情感运于笔墨之间,却绝不以笔墨伤害画面造型。用色可谓沉而不暗,黑白相间的布鞋,深浅错落的灰袍,饱满红润的面颊,一个真实、丰满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用色上“沉稳”的分寸感和“劲健”的力度感,却又没有燥、躁之气。画作在深浅交织、光影错落的表达中,漾出些许雅致的格调。  细品之下,方见余味,画中黄老
期刊
吴之的“黑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文学艺术界来说确是一场空前浩劫,因为任何作品都可以“批判”为“大毒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呀!我曾在一篇短篇小说的开头写了句:“太阳火猛,晒得路畔的小草都搭拉着脑袋。”即在广播中招来一顿狂批:“矛头直指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把他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毛泽东提出发展文艺的方针是:“百花齐放,
期刊
“下一件拍品,王叔晖的《西厢记》,1957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底价500元!”拍卖师话音刚落,竞拍者纷纷举牌,“1000元”“2000元”“2400元”……“3000元成交!”这是几年前发生在某次全国性连环画拍卖会的情形。除了《西厢记》,王叔晖创作的其他连环画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赵梦桃》等,均深受连环画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无论是拍卖还是交易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宜兴紫砂业掀起了制壶与陶刻的高潮。一些陶刻的名家高手们在紫砂茗壶上或书法或绘画,书画高雅刀法遒劲,山水人物法度严谨,茗壶名刻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特的民国紫砂艺术,增强了紫砂茗壶的艺术魅力,深得民国上层人士的青睐。“壶随字贵,字依壶传”,故当时名家刻陶的工价要比制作茗壶的壶坯价格高。  民国壶陶刻的落款一般要受到陶商与店号的制约。壶上署款以陶刻艺人的名号与店号为主,有
期刊
蕴玉斋记  南方有斋,名曰蕴玉。斋在大岭之南,粤地之东。  蕴者,天地之所以化生万物滋育百灵者也;玉者石之极也。玉讲缘也,因缘和合而璀璨于世。知名者有和氏连城之璧、贾氏通灵之宝也。西游记明载:女娲氏炼石以补天。事成遗有璧,迸而为猴,后为大圣齐天直犯天颜。今花果山水帘洞内有大圣庙在焉。  斋主炼石黄君,余总角之交也。乃翁在潮之阳,承榕城陈文希、范昌干衣钵,而称桑梓画学名师。喜师牛善画牛,得墨牛直值水
期刊
皋庑吴氏自清康熙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世代先贤与收藏都曾有深厚机缘。而我爷爷(吴湖帆先生)所经历的这段传奇人生,更使他成为皋庑吴氏历代先贤之中与书画收藏机缘最为深厚的一人。在最近几十年中,国内有关他在收藏与创作方面较为宏观的介绍已由戴小京、郑重、顾海音、佘彦焱、江宏、张春记等学者陆续发表。爷爷的日记以及部分重要书画收藏记,也由上海图书馆著名学者梁颖先生整理完成。在海外方面,当年曾与爷爷共同研究中国
期刊
在今年“3·15”晚会上鉴定黑幕被曝光后,鉴定便成了一个臭遍大街的热门话题,各媒体纷纷跟踪报道(见本期藏界视点),很多人谈“鉴”色变,无所适从,这不能不说是收藏界的悲哀和耻辱!  本来,古今中外,从来就不乏文物造假者,因而就有鉴别真假的行当存在,鉴定与造假常年斗法,假东西自然会被发现,会被抑制,如今连鉴别真假的机构也在造假,抓贼的人也跟着偷东西,那让人们怎么办呢?是不是太可怕了?世上还有可以相信的
期刊
清代白玉雕,凡涉玉者皆知,不仅质地精优,而且雕琢精美绝伦,浮雕、圆雕、镂雕、巧雕、立体雕……精彩纷呈。造型、题材广泛而丰富,空前辉煌。其存世的各种玉雕佳作,多如繁星,圆雕人物作品乃其中一种,精思巧作,器形丰富。玉料的使用和雕刻工艺上互相交融,放出耀眼的光彩。下面掇取几件清代圆雕人物精品,供同仁欣赏品评。  白玉童子竹马坠(图1) 和田白玉,白润纯正,底带沁色。圆雕童子骑上竹马,回首凝视,头上三绺发
期刊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今天,历史的脚步已经跨越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前,伴随着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迈进的强劲步伐,一种画面色彩鲜艳、题材贴近现实、风格洋味十足的瓷器品种——时装人物瓷器应运而生。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瓷画品种,从出现、兴盛,到衰落、消失,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沧桑百年,至今天存世的时装人物精品瓷器,市面上已难得一见,画面精美的残器也已成为许多收藏者追逐的目标,时装人物瓷画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