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根源就在于接班人一代不如一代。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这一辉煌的众多企业家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如何实现两代人的平稳交接,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一道新难题。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着不少错误看法。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有近4000万家私营企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产值则仅占1/4到1/3。其中,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而国有企业在该领域总产值中仅占20%。
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随着工资迅速上涨,这种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私企主导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被迫转型时,传承危机就会爆发。并且,这些企业中仅有8%成功地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当然,无论哪个国家,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从来都是难题,只是在中国,这一问题尤为敏感罢了。
选择,是一个问题
回溯古老的中国,接班人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朝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史的核心问题就是接班。
从尧舜禅让到夏启世袭,中国的接班制度确立了一个基本规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王朝宗法制度的核心,是王位传承的金科玉律。嫡即正妻所生,嫡子中年纪最大者即为嫡长子,不论贤能与否,都拥有最优先的继承权;但如若没有嫡子,接班人的选择就完全凭借君主的个人意愿,在所生的儿子中凭喜好选择。中国这套接班人制度存在着天生的缺陷,因为“喜爱”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尤其无法让满朝文武或其他继承人心服口服,祸乱之根由此埋下。
中国讲究“传内不传外”,在国外也比较普遍。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例,在接班人问题上,福特家族的人选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如果无法从家族中选取接班人,才考虑从外部或职业经理人中选择。但为了保证家族的传承,即使选择了外部人士,在董事会的表决权上,福特公司依旧拥有高达49%的表决权,即股权的一种创新模式——金股。而这种权力传承,对于东方文化的企业而言,如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家族企业,则表现更甚。
“把班交给家族成员,我们的企业就会慢慢死掉;而如果我急急忙忙地交给职业经理人,我们企业就会
快快死掉。”或许正如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所言,“接班人”的选择或许是这些曾经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所面临的最难的问题。选对企业接班人是权力传承的关键之笔,在经过数十年的创业周期之后,这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集体性心病。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可乐也?如果碰到一个英明神武的接班人还好,守得住基业,还能更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如果不幸传到扶不起的“阿斗”手中,这数十年奋斗拼搏的心血岂不付之东流?或许,任何人都不应该以吃不到葡萄的局外人心态去揣摩局内人的心理,但有一些问题应该是被广泛思考的:如何交接班,是以“家族”为大,还是“企业”为大?是追求“基业长青”,还是“家业长青”?是进行“家族的传承”,还是“财富的接班”?是做“企业家族”,还是“家族企业”?是选择创业型接班人,还是选择协调型接班人?
如果厘清了这些问题,选择应该就不是一个问题。日本的家族企业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宽度要比中国的家族企业大得多,中国的家族企业在传承给自己的后代的时候,假设自己的儿子能力不够,会很难处理。而日本人对家的理解更加宽泛,比如说养子或者女婿,他们来了之后改成跟自己同一个姓,这样就可以把企业传给他们,像松下幸之助、铃木俊三、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他们就将企业传承给了自己的女婿,毕竟女婿是可以选择的。
培养,才是问题的关键
接班人以“嫡长子”为第一选择,带来的一个好处是,除非遇到内部动荡或外敌入侵,权力的交接往往能平顺地进行。所以,对接班人的培养就成了各朝各代关乎王朝兴衰的大计。周文王堪称明君典范,其贤明就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文王的母亲太任妊娠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因为在古人看来,“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只有“气禀贤妣之胎教”,才能培养出可堪大任的接班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宜早不宜迟。专家建议,企业最起码要在现任高层管理者计划退下前4年就开始着手实施高层接班人计划。通用电气的前CEO韦尔奇用了7年的时间斟酌挑选他的接班人。雀巢CEO包必达从上任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着手培养接班人。方太创始人茅理翔对于培养接班人有一个著名的“三三制”原则:“带三年”过程中,我将研发权交给儿子,他研制出第二代抽油烟机,1998年销量全国排名第三;然后在“看三年”过程中,我又把营销权交给他,他把公司原有体系改成股份制,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帮三年”阶段,我基本上看都不看,已经彻底放心了。
说来也有趣,看不起父辈的二代也不在少数,对有些人来说,父辈的基业是一件并不喜欢的礼物甚至负担。中国老一辈企业家几乎都是从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那时候物资匮乏。他们中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再教育,下乡忍饥挨饿,挺过艰难的岁月。而这些早期企业家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式教育,他们的成功全凭其十足的干劲儿、敏锐的洞察力及满腔的创业精神。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这些企业家的子女中,88%拥有大学学历,52%曾出国深造,包括在一些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及伦敦经济学院就读。不少出国深造过的年轻人,舍弃父辈开创的制造业,而更愿意在金融及其他“酷炫”的产业领域寻求机遇。据统计,父辈从事制造业的子女中有65%以上的人,都不愿意再继续从事这一产业。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取舍上的相悖,你愿意给,我不见得愿意拿。这时候,“家教”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经对人讲过:“刘畅接了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一年多以来,上上下下对她非常地认同,她可以跟我们的高层、中层、基层沟通,大家很尊重她、认同她,她的沟通能力是足够的,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热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公司、我们的产业,这可不是天生就有的。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着不少错误看法。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有近4000万家私营企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产值则仅占1/4到1/3。其中,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而国有企业在该领域总产值中仅占20%。
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随着工资迅速上涨,这种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私企主导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被迫转型时,传承危机就会爆发。并且,这些企业中仅有8%成功地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当然,无论哪个国家,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从来都是难题,只是在中国,这一问题尤为敏感罢了。
选择,是一个问题
回溯古老的中国,接班人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朝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史的核心问题就是接班。
从尧舜禅让到夏启世袭,中国的接班制度确立了一个基本规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王朝宗法制度的核心,是王位传承的金科玉律。嫡即正妻所生,嫡子中年纪最大者即为嫡长子,不论贤能与否,都拥有最优先的继承权;但如若没有嫡子,接班人的选择就完全凭借君主的个人意愿,在所生的儿子中凭喜好选择。中国这套接班人制度存在着天生的缺陷,因为“喜爱”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尤其无法让满朝文武或其他继承人心服口服,祸乱之根由此埋下。
中国讲究“传内不传外”,在国外也比较普遍。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例,在接班人问题上,福特家族的人选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如果无法从家族中选取接班人,才考虑从外部或职业经理人中选择。但为了保证家族的传承,即使选择了外部人士,在董事会的表决权上,福特公司依旧拥有高达49%的表决权,即股权的一种创新模式——金股。而这种权力传承,对于东方文化的企业而言,如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家族企业,则表现更甚。
“把班交给家族成员,我们的企业就会慢慢死掉;而如果我急急忙忙地交给职业经理人,我们企业就会
快快死掉。”或许正如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所言,“接班人”的选择或许是这些曾经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所面临的最难的问题。选对企业接班人是权力传承的关键之笔,在经过数十年的创业周期之后,这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集体性心病。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可乐也?如果碰到一个英明神武的接班人还好,守得住基业,还能更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如果不幸传到扶不起的“阿斗”手中,这数十年奋斗拼搏的心血岂不付之东流?或许,任何人都不应该以吃不到葡萄的局外人心态去揣摩局内人的心理,但有一些问题应该是被广泛思考的:如何交接班,是以“家族”为大,还是“企业”为大?是追求“基业长青”,还是“家业长青”?是进行“家族的传承”,还是“财富的接班”?是做“企业家族”,还是“家族企业”?是选择创业型接班人,还是选择协调型接班人?
如果厘清了这些问题,选择应该就不是一个问题。日本的家族企业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宽度要比中国的家族企业大得多,中国的家族企业在传承给自己的后代的时候,假设自己的儿子能力不够,会很难处理。而日本人对家的理解更加宽泛,比如说养子或者女婿,他们来了之后改成跟自己同一个姓,这样就可以把企业传给他们,像松下幸之助、铃木俊三、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他们就将企业传承给了自己的女婿,毕竟女婿是可以选择的。
培养,才是问题的关键
接班人以“嫡长子”为第一选择,带来的一个好处是,除非遇到内部动荡或外敌入侵,权力的交接往往能平顺地进行。所以,对接班人的培养就成了各朝各代关乎王朝兴衰的大计。周文王堪称明君典范,其贤明就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文王的母亲太任妊娠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因为在古人看来,“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只有“气禀贤妣之胎教”,才能培养出可堪大任的接班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宜早不宜迟。专家建议,企业最起码要在现任高层管理者计划退下前4年就开始着手实施高层接班人计划。通用电气的前CEO韦尔奇用了7年的时间斟酌挑选他的接班人。雀巢CEO包必达从上任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着手培养接班人。方太创始人茅理翔对于培养接班人有一个著名的“三三制”原则:“带三年”过程中,我将研发权交给儿子,他研制出第二代抽油烟机,1998年销量全国排名第三;然后在“看三年”过程中,我又把营销权交给他,他把公司原有体系改成股份制,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帮三年”阶段,我基本上看都不看,已经彻底放心了。
说来也有趣,看不起父辈的二代也不在少数,对有些人来说,父辈的基业是一件并不喜欢的礼物甚至负担。中国老一辈企业家几乎都是从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那时候物资匮乏。他们中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再教育,下乡忍饥挨饿,挺过艰难的岁月。而这些早期企业家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式教育,他们的成功全凭其十足的干劲儿、敏锐的洞察力及满腔的创业精神。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这些企业家的子女中,88%拥有大学学历,52%曾出国深造,包括在一些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及伦敦经济学院就读。不少出国深造过的年轻人,舍弃父辈开创的制造业,而更愿意在金融及其他“酷炫”的产业领域寻求机遇。据统计,父辈从事制造业的子女中有65%以上的人,都不愿意再继续从事这一产业。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取舍上的相悖,你愿意给,我不见得愿意拿。这时候,“家教”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经对人讲过:“刘畅接了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一年多以来,上上下下对她非常地认同,她可以跟我们的高层、中层、基层沟通,大家很尊重她、认同她,她的沟通能力是足够的,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热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公司、我们的产业,这可不是天生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