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插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24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插图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新课导入时的应用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开始第一句是最难的,好的开始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导入也是这样的。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是从直觉开始的,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构建起个人的知识体系。通过插图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伴性遗传”为例,笔者选择教科书中的插图“红绿色盲检查图”来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运用教科书插图“红绿色盲检查图”,引起学生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好奇,从患者数量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引入主题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红绿色盲方面的知识,选择此幅插图容易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应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内容最大的特点是生物知識的微观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资源,为学生认识、感受抽象的生物知识提供条件。
以高中生物必修二教科书第二章第一节为例,本节主要介绍的是配子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受精作用,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在遗传中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及伴性遗传。由于本节内容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高中生对这一节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插图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本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选用了 9 幅插图,分别从以果蝇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染色体交叉互换照片和示意图、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减数分裂图解,图片从染色体形态、大小,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数量变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能够从视觉程度上去感受、认识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如让学生去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教科书中插图,如“果蝇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染色体交叉互换照片和示意图”去理解同源染色体在外型特征上的相似性,且它们之间有一个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交叉互换的行为。
3应用插图巧设过渡
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否行云流水取决于教师对一节中的每一个小内容的衔接。教师在设计衔接部分时,要找到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它们联系起来。利用教课书插图,作为知识之间的衔接点,首先需要找到,上文与下午均与所选取的这一幅插图有联系,方可作为过渡设计中的插图。利用插图的直观性自然而然的将学带入下一个与插图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过渡下一知识的讲解。
“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重要内容,而要理解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的基础就是先要了解豌豆花的结构。此部分内容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推理的知识基础,只有在了解豌豆是传粉情况、人工杂交实验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情况下,才能更好的理解并发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子代出现的“变异”现象,从而更好的进行假设推理分析。
4应用插图进行复习
由双重编码理论可知,人脑有两套处理信息的系统,“图像系统”和“语言系统”,学习过程中同时利用两个系统对语言文字和插图进行了加工处理,两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增进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延长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时间,提高信息输出的能力。那么在利用教科书插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已学的知识内容,是有理论依据的。经过先前的学习,学习者已经建立的图像与文字信息的联系;在在复习时教师提供插图,让学生把插图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复述出来,有助于学生文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笔者认为,基于这种语言描述的复习方法,比较适用于一些表示过程的示意图插图;例如: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过程的示意图、配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教师还可以选用,表示生物局部结构、分子结构的模式图考察学生对相应结构与名称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名词。例如,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二节“DNA 的分子结构”的内容巩固复习,教师可以课后采用“DNA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完成对 DNA 结构的复习巩固。
除了本节内容,其他章节有关结构的名词的知识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例如:利用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辨析染色体单体、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利用概念图,对逻辑性强的内容进行姑息巩固;利用表格图对有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便于学生对比复习。例如,可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几种育种方式做一个表格,便于学生对比记忆。
结论
学生对插图没有观察插图的习惯,对插图的科学性几乎没有质疑过;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类型的插图帮助教学,让插图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遇见的对象,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利用插图,研究插图。
参考文献
[1]杨光军,李蓉.以导促学,活跃课堂——高中生物导入教学技巧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1):194.
[2]谢丽芬.高中生物的“说图”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97-99.
[3]岳良举.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插图的教学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4):59-60+70.
[4]孙晓东.论高中生物学科的导入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0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插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24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插图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新课导入时的应用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开始第一句是最难的,好的开始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导入也是这样的。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是从直觉开始的,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构建起个人的知识体系。通过插图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伴性遗传”为例,笔者选择教科书中的插图“红绿色盲检查图”来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运用教科书插图“红绿色盲检查图”,引起学生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好奇,从患者数量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引入主题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红绿色盲方面的知识,选择此幅插图容易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应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内容最大的特点是生物知識的微观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资源,为学生认识、感受抽象的生物知识提供条件。
以高中生物必修二教科书第二章第一节为例,本节主要介绍的是配子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受精作用,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在遗传中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及伴性遗传。由于本节内容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高中生对这一节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插图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本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选用了 9 幅插图,分别从以果蝇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染色体交叉互换照片和示意图、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减数分裂图解,图片从染色体形态、大小,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数量变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能够从视觉程度上去感受、认识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如让学生去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教科书中插图,如“果蝇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染色体交叉互换照片和示意图”去理解同源染色体在外型特征上的相似性,且它们之间有一个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交叉互换的行为。
3应用插图巧设过渡
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否行云流水取决于教师对一节中的每一个小内容的衔接。教师在设计衔接部分时,要找到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它们联系起来。利用教课书插图,作为知识之间的衔接点,首先需要找到,上文与下午均与所选取的这一幅插图有联系,方可作为过渡设计中的插图。利用插图的直观性自然而然的将学带入下一个与插图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过渡下一知识的讲解。
“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重要内容,而要理解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的基础就是先要了解豌豆花的结构。此部分内容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推理的知识基础,只有在了解豌豆是传粉情况、人工杂交实验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情况下,才能更好的理解并发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子代出现的“变异”现象,从而更好的进行假设推理分析。
4应用插图进行复习
由双重编码理论可知,人脑有两套处理信息的系统,“图像系统”和“语言系统”,学习过程中同时利用两个系统对语言文字和插图进行了加工处理,两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增进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延长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时间,提高信息输出的能力。那么在利用教科书插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已学的知识内容,是有理论依据的。经过先前的学习,学习者已经建立的图像与文字信息的联系;在在复习时教师提供插图,让学生把插图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复述出来,有助于学生文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笔者认为,基于这种语言描述的复习方法,比较适用于一些表示过程的示意图插图;例如: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过程的示意图、配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教师还可以选用,表示生物局部结构、分子结构的模式图考察学生对相应结构与名称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名词。例如,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二节“DNA 的分子结构”的内容巩固复习,教师可以课后采用“DNA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完成对 DNA 结构的复习巩固。
除了本节内容,其他章节有关结构的名词的知识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例如:利用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辨析染色体单体、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利用概念图,对逻辑性强的内容进行姑息巩固;利用表格图对有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便于学生对比复习。例如,可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几种育种方式做一个表格,便于学生对比记忆。
结论
学生对插图没有观察插图的习惯,对插图的科学性几乎没有质疑过;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类型的插图帮助教学,让插图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遇见的对象,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利用插图,研究插图。
参考文献
[1]杨光军,李蓉.以导促学,活跃课堂——高中生物导入教学技巧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1):194.
[2]谢丽芬.高中生物的“说图”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97-99.
[3]岳良举.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插图的教学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4):59-60+70.
[4]孙晓东.论高中生物学科的导入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