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写作的“笨”办法就是长期积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但写作也有一些“窍门”。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而不是依靠坐等就能唾手可得的。本文就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相关作文写作技巧进行简单分析。其实,这些思路和方法都是各位教师运用过的,本人只不过是再次梳理,希望大家斧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教学实践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且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写作具有抵触心理,到了初中阶段,也很难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初中语文教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如: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巧借生活题材、仿写、日记训练、增加阅读量等等。
一、写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
为了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向学生传递海量的信息,包括:图片、文档、视频等多种形式。选取的素材得当,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很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景、事物,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海底沉寂多年的沉船,周身被各种水草包围,缝隙中不时有色彩斑斓的鱼儿游来游去。这种场景,无论如何描述,都与亲眼所见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单一的信息传递,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其实,借用多媒体播放若干张图片,一个短视频,都可以当做写作素材。这种“即兴创作”远比命题作文更有趣儿,这种训练更贴近与中考作文题目,相当于提前“练兵”。实践证明,这种有益的尝试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便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自己观察、思考、写作的“新模式”。
二、积累广泛的素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话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恰如其分。积累写作素材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无论是泛读还是精读,学生遇到好的词、句、段,都可以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汇总、“发酵”,形成自己特有的“数据库”。对于初中生而言,仍然稚气未脱,对于华丽语言的驾驭仍存在“短板”。但是借鉴大量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大家学会如何仿写。这种仿写不同于抄袭,而是对语言的二次加工,亦或理解文章架构,为自己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此外,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也是积累素材的良机。在家中,通过做家务活时,剥洋葱能让自己“泪流满面”,扫地拖地能让自己汗流浃背,洗衣做饭能让自己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旅游中,能在大漠夕阳中感叹大地的苍凉;在草原上看到一片片白云般的羊群“飘来飘去”。这些耳濡目染,亲身经历的人物、景色,会让自己终生难忘。遇到恰当的写作主题时,这些素材就会以文字形式不自觉地汩汩而出。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
不得不说,写作对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散文题材、议论文题材、说明文题材的文章。突出表现在,缺乏具体的思路和想法,无法合理使用写作技巧,无法对写作内容进行细化,无法对作文精雕细琢。由此造成写作效果欠佳,写作无任何亮点可言。因此,语文教师应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第一,针对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可以从基础性文章开始,以记叙文为主,并将写作字数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第二,针对写作方向有難点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如:描写人物或景色可以用由远及近的方法描述,“青山如黛,远处的山有些模糊,隐约间有一些层次感。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我们的车慢慢接近这些大山。山上的巨石、村落、大树、村民慢慢清晰起来。”这样的描写仿佛镜头慢慢推进,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
这里要说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让他们喜欢上写作,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点滴。记得作家余华说过,他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是因为他当时是一名牙医,而且他并非是学医出身。为了摆脱这种自己不喜欢的窘境,他尝试着用写作敲开另一扇大门。莫言呢?据说,是为了自己能穿上一双锃亮的皮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笔杆子写字换钱。
所以说,写作要有动机,要有欲望。很多学生会有这种幻想,梦想自己一夜间就具备超凡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写作能力。但这只是幻想,脱离点滴间的积累,这一切都是空想。教师要灌输这种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日常练笔写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全局和基本要素,在细节方面,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避免用单一的语言让读者倍感乏味。在写议论文时,用词要言简意赅,少用或不用华丽的辞藻,通过简单的语言陈述或反驳某一观点。可以说,培养写作态度相当于为学生掌好舵,通过学生努力“撑槁”,写作的“小船”就能乘风破浪。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齐心协力,夯实基础。长期不懈的努力,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要熟练使用写作技巧,这样的习作才能丰富、翔实、言之有物。“师生同心,其利断金”,让我们与学生携手并肩,让写作成为一项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教学实践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且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写作具有抵触心理,到了初中阶段,也很难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初中语文教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如: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巧借生活题材、仿写、日记训练、增加阅读量等等。
一、写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
为了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向学生传递海量的信息,包括:图片、文档、视频等多种形式。选取的素材得当,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很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景、事物,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海底沉寂多年的沉船,周身被各种水草包围,缝隙中不时有色彩斑斓的鱼儿游来游去。这种场景,无论如何描述,都与亲眼所见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单一的信息传递,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其实,借用多媒体播放若干张图片,一个短视频,都可以当做写作素材。这种“即兴创作”远比命题作文更有趣儿,这种训练更贴近与中考作文题目,相当于提前“练兵”。实践证明,这种有益的尝试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便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自己观察、思考、写作的“新模式”。
二、积累广泛的素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话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恰如其分。积累写作素材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无论是泛读还是精读,学生遇到好的词、句、段,都可以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汇总、“发酵”,形成自己特有的“数据库”。对于初中生而言,仍然稚气未脱,对于华丽语言的驾驭仍存在“短板”。但是借鉴大量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大家学会如何仿写。这种仿写不同于抄袭,而是对语言的二次加工,亦或理解文章架构,为自己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此外,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也是积累素材的良机。在家中,通过做家务活时,剥洋葱能让自己“泪流满面”,扫地拖地能让自己汗流浃背,洗衣做饭能让自己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旅游中,能在大漠夕阳中感叹大地的苍凉;在草原上看到一片片白云般的羊群“飘来飘去”。这些耳濡目染,亲身经历的人物、景色,会让自己终生难忘。遇到恰当的写作主题时,这些素材就会以文字形式不自觉地汩汩而出。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
不得不说,写作对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散文题材、议论文题材、说明文题材的文章。突出表现在,缺乏具体的思路和想法,无法合理使用写作技巧,无法对写作内容进行细化,无法对作文精雕细琢。由此造成写作效果欠佳,写作无任何亮点可言。因此,语文教师应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第一,针对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可以从基础性文章开始,以记叙文为主,并将写作字数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第二,针对写作方向有難点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如:描写人物或景色可以用由远及近的方法描述,“青山如黛,远处的山有些模糊,隐约间有一些层次感。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我们的车慢慢接近这些大山。山上的巨石、村落、大树、村民慢慢清晰起来。”这样的描写仿佛镜头慢慢推进,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
这里要说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让他们喜欢上写作,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点滴。记得作家余华说过,他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是因为他当时是一名牙医,而且他并非是学医出身。为了摆脱这种自己不喜欢的窘境,他尝试着用写作敲开另一扇大门。莫言呢?据说,是为了自己能穿上一双锃亮的皮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笔杆子写字换钱。
所以说,写作要有动机,要有欲望。很多学生会有这种幻想,梦想自己一夜间就具备超凡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写作能力。但这只是幻想,脱离点滴间的积累,这一切都是空想。教师要灌输这种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日常练笔写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全局和基本要素,在细节方面,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避免用单一的语言让读者倍感乏味。在写议论文时,用词要言简意赅,少用或不用华丽的辞藻,通过简单的语言陈述或反驳某一观点。可以说,培养写作态度相当于为学生掌好舵,通过学生努力“撑槁”,写作的“小船”就能乘风破浪。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齐心协力,夯实基础。长期不懈的努力,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要熟练使用写作技巧,这样的习作才能丰富、翔实、言之有物。“师生同心,其利断金”,让我们与学生携手并肩,让写作成为一项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