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更精彩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文白对译应有三个阶段:一是把我们的文言课文翻译为白话文,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二是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三是课外拓展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先用白話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
  【关键词】文白对译;文言创作;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之所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与教学方式僵化、课堂沉闷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尝试采用“文白对译教学法”来激活课堂,改善教学效果。“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
  一、运用“文白对译教学法”应有的三个阶段
  (一)初级阶段:课内对译
  把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再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这个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落实课内重要文言知识,并能帮助学生背诵、默写。
  (二)中级阶段:课内外知识迁移
  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教师自编的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例如:笔者在教《智子疑邻》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出示要求使用的课内文言字词及句式,并讲解文言文翻译时应遵循的“信、达、雅”的原则;然后出示教师自己编写的课外测试文段:“齐国有个穷人,下雨天回家,偶然捡一颗珠宝,他想,丢珠宝的人一定会回来的。到了傍晚,丢钱的人果然来了,夸捡珠宝的人善良,很聪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将此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并且出示评价标准:考查投影中显示的10个课内文言字词及句式,每个10分。接下来,师生交 流——口头翻译抢答和评价,教师出示参考译文:“齐有穷人,雨归,偶拾珠宝。思之亡宝必返。暮而果至,以为善,甚智其人。” 最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三)高级阶段:文言创作
  要求学生先用白话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例如笔者曾在《陈太丘与友期》一课的拓展环节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在生活中同学们遇到过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当时是怎样处理的?现在反思一下,怎样处理会更好一些呢?要求学生先用现代文写出答案,再试着翻译为文言文。有同学写道:“我用拍一位朋友肩膀的方式和他打招呼,他误以为我打他,因此,他打了我一拳,我也不服气,又打了他一拳,结果,我俩都受伤了。我们太傻了。”学生将这段话译为“吾拍一友臂而招之,其谬以为吾殴之,是故,其以拳击我,愤也,与之扑斗,遂俱伤。汝等愚之甚”。另一位同学写道:“我和朋友意见不统一时,我们会固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伤了感情。我们应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生将这段话译为“吾与友意不合,余固之,力辩之,面为之赤,情为之伤。吾当虚己以受人”。对于刚刚尝试文言写作的中学生来说,完成这个练习确实有难度,最后得出的译文还有不完善之处。但是,为了实现对译,学生和老师一起查阅资料,寻找最合适的字词,不断探讨、修改,每个同学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写的语句用文言文该如何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受益匪浅。
  二、实施“文白对译教学法”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一)循序渐进
  三个阶段的难度逐步增加,我们不用急于求成,随着学生的文言知识的日渐丰富,“文白对译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哪怕学生每次只写对几个词,日积月累下来,也会受益良多。
  (二)有效指导
  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对文言文是惧怕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译时,要做好前期的指导工作,讲解难点,在充分掌握课内文言知识的前提下,再向课外延伸。对译时,学生互助与教师指导都是必要的。
  (三)充分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学生的互助和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采用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文白对译教学法” 实现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教师上课对着教参讲一讲,学生记一记、背一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真正学会使用这些文言词汇和句式来写作,需要利用“文白对译教学法”来透彻地掌握文言字词句的用法。写文言文时,同一个意思,学生会用不同的词或句式来表达,时常带来惊喜。
  (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这种“在合作中学习,在评价中提升”的课堂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核心价值要求,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三)促进了师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在文白对译中,教师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及网络,生生、师生、师师互相学习,甚至要请教专家。通过学写文言文,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练、简洁。
  (四)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
  陈永正先生在《学习和创作文言文的现实意义》一文中提到“文言,一种高华典雅的语言形式,是传承高贵的纽带,它本身蕴含着贵族文化礼仪的余韵流风,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人们浸毓日久,气质变化,仪表举止自能温、良、恭、俭、让。”利用“文白对译教学法”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言世界,传承古代文明,促进社会进步。
  告别沉闷、无趣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吧,请试一试“反弹琵琶 ”,让学生进行文白对译,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永正.学习和创作文言文的现实意义[J].岭南文史,2014(3).
  作者简介:孙月,女,1984年生,湖北省当阳市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研究由来已久,如何让阅读更高效,不仅是家长担心的,也是教师努力实践的。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走入迷途:阅读不够自主、书目种类单一、量多而效率低。在“互联网 ”时代,笔者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发实践探索“悦读课程”,坚持“趣”字当头,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丰富趣化课外阅读材料,完善阅读的有效方式,优化教师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现状;策略;悦读课
【摘要】初中文言文的考试中考题型由课内转向课外,在面临着新中考的这种格局下,我们尝试探索一种适应中考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教学原则;讲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7-0104-02  【本文著录格式】陈红冰.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新中考背景下课堂教
【摘要】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有效资源,而课本插图即是其中一种。实际上,课本插图中蕴含着许多隐性知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发挥想象力,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提高其对课文的阅读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开发课本插图资源。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运用插图资源,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果。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灵活运用与思维能力的直观体现,是衡量初中生语文层次水平和學科综合素养的重要依据,是语文学科中极其重要的板块。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把语文分为零散的几个大内容进行课堂的教学,忽略语文学科知识脉络相互联系的客观实际,让语文学科的知识板块有着清晰明显的边界,这容易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够让语文知识互相渗透,不利于学生有序的语言逻辑思维的锻炼,从而不能在写作中形
【摘要】小学生初写作文,一是因为胆怯、害怕写不好作文;二是无法下笔,挖空心思也挤不出东西来。原因之一是没有达到厚积的阅读基础,其次是没有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要达到其目的,我想从六个方面着手:温故知新,搭建容易起步的平台;学好例文,用范文引路;厚积阅读知识,抓住源头实践,提升写作兴趣;严格文法要求,夯实写作基础;多修改、反复改,在作文讲评中汲取教训;狠抓作文的讲评,是作文良性发展的契机。  【关键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務”,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摘要】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指导写作时,教师会向学生强调选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可最后,材料老套就成了学生作文的一大问题。学生不知该如何选材,他们认为熟悉的材料当然不是新颖的。教师应让学生树立熟悉与新颖并不矛盾的意识,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动用五官去发现素材、分解熟悉去得到新颖因素、用心思考去挖掘新素材。学生学以致用,选材老套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选材;熟悉;新颖;五官;分
【摘要】亲情作文是学生最想写又最不愿意写的文章。最想写是因为来源于生活,从最初接触的“雨天送伞”,到“生病了妈妈彻夜不眠的守护”等选材,已成为了我们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素材。学生在日常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偏向亲情,实际上,与其说学生想写这类文章,不如理解成是学生自己在我们所框定的环境里所养成的习惯。由于习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熟悉,有素材可用,写起来比较顺手,所以,考生在遇到作文题目后,脑海
【摘要】阅读是语文之重要环节,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加工、归纳、运用之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仅要用好教材文本,还应进行适当的阅读拓展,以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内容,形成更加开阔的视野,能够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能为学生的后续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小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是当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转变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视角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就常常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班级设立标兵,要求全班同学向这样的同学学习,因为这样的孩子是“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