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观察罗库溴铵对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6至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喉罩全麻患者8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体质指数(BMI)<30 kg/m2。随机分为2组(n=40):罗库溴铵组(R组)和无肌松对照组(C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R组予罗库溴铵,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随后以压力控制模式[气道压力15 cmH2O(1 cmH2O=0.098 kPa)]行面罩通气,同时超声实时观察患者胃窦部进气情况。记录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大小和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大小、胃窦有无进气、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
结果与面罩通气前相比,R组和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579.5±167.3)、(508.1±112.2)mm2,高于通气前的(479.4±110.2)、(451.2±103.4)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8、4.302,均P<0.001);根据胃内有无进气将2组患者进一步分为R+、R–、C+、C– 4个亚组,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647.7±150.6)、(546.2±121.1)mm2,高于通气前的(501.2±113.6)、(422.6±101.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5、8.719,均P<0.001),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496.0±150.9)、(489.8±105.1)mm2,相比通气前的(452.9±102.8)、(465.0±103.3)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3、1.663,均P>0.05);R+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46.6±87.2)mm2,大于R–组的(43.1±102.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8, P<0.001),C+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23.6±51.1)mm2,大于C–组的(24.8±77.4)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 P<0.001);R+组和C+组相比,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3,P>0.05)。R组、C组胃内进气概率分别为55%(22/18)和32.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实际测得气道峰压均与设定值相符。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罗库溴铵可能促进全麻患者15 cmH2O压力下行面罩通气所致的胃内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