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高校保卫队伍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专业型队伍,灵活用人制度,建设适应新形式的保卫队伍是高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 保卫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40-01
一、高校保卫队伍建设的意义
高校安全事件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外部环境存在敌对势力渗透加剧、校园治安环境日益复杂、校园消防及交通状况矛盾凸显、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网络成为犯罪载体、突发事件频发等诸多新的情况与问题,[1]这些情况与问题归根结底需要有一支过硬的专门力量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处理和解决。
(一)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一方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中,人防无疑是第一因素,调动保卫队伍的积极性,发挥保卫队伍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创建平安校园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的需要
没有高校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高校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面对开放、竞争的复杂国际环境,坚守高校这块青年思想阵地显得尤为重要。维稳工作形势复杂严峻,政治要求高,政策性强,没有专门的队伍难以胜任。
(三)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创新高校保卫工作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高校保卫工作不同于一般单位的仅限于巡逻、站岗、防火、防盗,而是以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支专业型的高素质队伍,是创新高校保卫工作的关键。
二、目前高校保卫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2]
一是学历结构有待优化,高等学校是高学历人才的集中地,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高校保卫队伍中鲜有高学历人员;二是专业结构有待优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复杂的安全稳定形势、技防设施的不断更新使高校保卫队伍中需要计算机科学、法学、刑侦学、安全教育学以及设备维护等不同专业的人才发挥作用;三是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平均年龄过大是高校保卫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成长空间有限
大多数高校不存在保卫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也无法把保卫人员放到其他学科参加职称评聘,保卫队伍的上升只能走行政职务的道路。有限的干部职数不可能满足需求,而干部的任职条件基本是全校一盘棋考量,学历层级低、没有专业特长、综合素质不高的保卫人员几乎没有竞争优势。成长空间不大,导致保卫队伍的经济待遇几乎是全校最低水平,这与他们从事的平时加班加点、特殊时期取消休假、经常与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危险系数大的日常工作形成强烈发差,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影响。
(三)高校特色不够明显
高校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但大部分高校的保卫干部队伍还未达到汇集高素质安全专家的水平,普通安保队员也并没有因为在高校工作而提高档次。保卫队伍被边缘化的问题也时有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把不能胜任其他工作的人调入保卫队伍;二是从事保卫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转入其他部门的可能;三是从事基层保卫工作的人员少有晋升空间。
三、建设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保卫队伍对策
(一)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建设小机关大基层的队伍结构,即严格控制机关保卫人员编制,根据实际合理选聘基层保卫人员;二是优化学历结构,为高学历人员进入保卫队伍搭建平台;三是优化专业结构,机关保卫人员和设备维护等重要岗位原则上任用专业人员。
(二)打造专业型队伍
打造专业型队伍是保卫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政保、消防、治安等方面的专家,要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和开展保卫学理论研究培养教师型和研究型保卫干部。高校应该鼓励保卫干部进行理论探索,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
(三)灵活用人制度
一是高校基层保卫人员的社会化,基层保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待遇低、上升空间小,体制内人员很难长期保持积极性,社会化可以保证用人灵活,在使用中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并相比外界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以更好地满足高校师生对安全工作的较高要求;二是灵活保卫干部选聘,高校在干部提拔条件上看重学历,一盘棋操作容易造成保卫队伍中有合适人选但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人员不报名或无法胜任特殊工作的尴尬局面;三是灵活保卫干部的交流,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是保卫队伍被其他部门边缘化的根源,加强干部流动可以有效避免保卫队伍被边缘化并不断为保卫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贺兵,杨蓉.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边缘化对策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51.
[2]袁斌,叶勇,夏曦.新时期加强高校保卫工作的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24(1):85.
[关键词]高校 保卫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40-01
一、高校保卫队伍建设的意义
高校安全事件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外部环境存在敌对势力渗透加剧、校园治安环境日益复杂、校园消防及交通状况矛盾凸显、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网络成为犯罪载体、突发事件频发等诸多新的情况与问题,[1]这些情况与问题归根结底需要有一支过硬的专门力量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处理和解决。
(一)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一方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中,人防无疑是第一因素,调动保卫队伍的积极性,发挥保卫队伍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创建平安校园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的需要
没有高校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高校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面对开放、竞争的复杂国际环境,坚守高校这块青年思想阵地显得尤为重要。维稳工作形势复杂严峻,政治要求高,政策性强,没有专门的队伍难以胜任。
(三)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创新高校保卫工作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高校保卫工作不同于一般单位的仅限于巡逻、站岗、防火、防盗,而是以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支专业型的高素质队伍,是创新高校保卫工作的关键。
二、目前高校保卫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2]
一是学历结构有待优化,高等学校是高学历人才的集中地,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高校保卫队伍中鲜有高学历人员;二是专业结构有待优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复杂的安全稳定形势、技防设施的不断更新使高校保卫队伍中需要计算机科学、法学、刑侦学、安全教育学以及设备维护等不同专业的人才发挥作用;三是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平均年龄过大是高校保卫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成长空间有限
大多数高校不存在保卫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也无法把保卫人员放到其他学科参加职称评聘,保卫队伍的上升只能走行政职务的道路。有限的干部职数不可能满足需求,而干部的任职条件基本是全校一盘棋考量,学历层级低、没有专业特长、综合素质不高的保卫人员几乎没有竞争优势。成长空间不大,导致保卫队伍的经济待遇几乎是全校最低水平,这与他们从事的平时加班加点、特殊时期取消休假、经常与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危险系数大的日常工作形成强烈发差,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影响。
(三)高校特色不够明显
高校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但大部分高校的保卫干部队伍还未达到汇集高素质安全专家的水平,普通安保队员也并没有因为在高校工作而提高档次。保卫队伍被边缘化的问题也时有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把不能胜任其他工作的人调入保卫队伍;二是从事保卫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转入其他部门的可能;三是从事基层保卫工作的人员少有晋升空间。
三、建设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保卫队伍对策
(一)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建设小机关大基层的队伍结构,即严格控制机关保卫人员编制,根据实际合理选聘基层保卫人员;二是优化学历结构,为高学历人员进入保卫队伍搭建平台;三是优化专业结构,机关保卫人员和设备维护等重要岗位原则上任用专业人员。
(二)打造专业型队伍
打造专业型队伍是保卫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政保、消防、治安等方面的专家,要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和开展保卫学理论研究培养教师型和研究型保卫干部。高校应该鼓励保卫干部进行理论探索,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
(三)灵活用人制度
一是高校基层保卫人员的社会化,基层保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待遇低、上升空间小,体制内人员很难长期保持积极性,社会化可以保证用人灵活,在使用中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并相比外界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以更好地满足高校师生对安全工作的较高要求;二是灵活保卫干部选聘,高校在干部提拔条件上看重学历,一盘棋操作容易造成保卫队伍中有合适人选但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人员不报名或无法胜任特殊工作的尴尬局面;三是灵活保卫干部的交流,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是保卫队伍被其他部门边缘化的根源,加强干部流动可以有效避免保卫队伍被边缘化并不断为保卫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贺兵,杨蓉.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边缘化对策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51.
[2]袁斌,叶勇,夏曦.新时期加强高校保卫工作的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2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