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郭明义精神的当代性追问与建构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郭明义精神与当代价值理念能否契合的问题,是电影《郭明义》需要直面的问题。电影中安排了几处设问,并一一给予了解答。电影没有将郭明义精神做口号化处理,也因此避免了失去人性层面的真实,成功诠释了这种人性光辉在一个普世价值解体的时代里的可贵,张扬了另一种家庭和亲情伦理,处理了社会/群体本位与个人快乐原则的悖论并消解了二者间的鸿沟。
  [关键词] 《郭明义》 郭明义精神 当代价值理念 群体本位 个体本位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2.016
  观电影《郭明义》,印象最深的是郭明义被提问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两个是他为了给白血病患儿寻找骨髓配型而去呼求电视台台长,那个台长向他提出的:知道别人怎么看你吗?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还有两个是他送女儿上大学的路上,女儿问他的:你怎么总是能发现比我们更困难的人?你快乐吗?这些问题直接指向郭明义精神信仰的核心,这些问题都是从当代性价值理念的视角出发,来追问郭明义精神理念之合理性基础的。其中台长作为一个脑满肠肥的功利主义者,是从当代性价值中世俗化的一面来刁难郭明义的,他认为郭明义精神在当下的世俗社会里缺乏生存基础;女儿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是从当代人文精神的立场来询问她的父亲的,她询问的实质是郭明义精神与新时代的价值理念有无契合。郭明义能否成功回答这些问题,关涉着郭明义精神能否在当代价值体系中建构起来。值得欣喜的是,郭明义回答了,与其说是用语言,不如说是用行动、用事实。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知道别人怎么看你吗?这个问题实质是在问,在一个终极价值、普世信仰被消解,人被普遍世俗化、平庸化,乃至奉行功利主义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时代里,郭明义代表的那种理想主义信念能有多大的影响力?会不会仅仅沦为一种宣传,一个空洞的口号?这种窘境不是不可能存在,但也不能不克服。
  影片一开始,就叙述了郭明义父亲的去世:这个老劳模临终前最美好的回忆就是接受周总理接见的情景,他嘱咐郭明义,鞍钢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这句话最集中地代表了上个世纪“红色时代”的话语方式。这是一种将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神圣化的话语模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宏大叙事性,郭明义精神与它既一脉相承又不尽相同。他剥离了父辈“红色话语”意识形态训导的形式,影片中他除了受到台长尖锐挖苦时说“我敢说你已经二十年没看过党章了”之外,再没有滥用过这种形式,他也没有自居于道德的至高点上来教育人。他的伟大与其说是来自外部的规训,不如说是发自深心,他诉诸的也是人性固有的真与善的一面,以真诚行动的感化来促使其升华。面对外商的高薪诱惑,他的拒绝没有什么“大义凛然”,他只是表现出了对鞍钢父亲式的依恋,并且很委婉地托辞说单位要安排他当干部,以至连外商也很赞许地,说郭是他见过的“最轴(固执倔犟)的中国人”。为了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少女,他以父女俩在困苦中相濡以沫的深情来感动听众,成功组织了他的爱心团体。妻女满怀期待地以他的加班、捐款、献血等来计算“分房积分”,他却已经决定了把房子让给更困难的同事,他没有像他们摆任何高尚的道理,而是亲自把老房子布置一新、为女儿打造了小隔间,以此来弥补她们未得到新房的遗憾,得到了她们的理解。甚至连卖陷饼的老妇也受到了感动,将他长期买馅饼的钱全部还给了他,让他去资助患绝症的孩子。这些事实有力地回击了电台台长的功利主义,肯定了郭明义所说的会有人理解他、支持他的信念,也确证了只要能相信和唤起人性,在当代价值体系的框架内去建构一种超越世俗功利主义的、纯粹的高尚的无私的理想信念是行得通的。
  同样,郭明义也以此回应了台长的第二个问题: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的确,在当下语境中,是否尽到了对亲人的责任确实是衡量一个人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一个人要大公无私地生活,对家人利益的考虑也确实是最大的障碍之一。但是,其所谓“对得起家人”、尽对家人的责任的定义,却是依据功利原则、利益原则的,它侧重于家人物质利益的满足或世俗荣誉地位的获得。郭明义自豪地说“我的家人很满足”,展示的则是另一种亲情伦理:他给予家人的是他真心的爱,他也同时让家人懂得了乃至学会了那种大爱。他是很善于体贴家人的。他会以极富创意的新装修来“说服”妻女把房子让给困难的同事;他会在除夕夜把送给妻子的戒指包在饺子里,以这种别致的方式把仅值二十八元的礼物变得郑重而珍贵;他会在女儿高考成功后打趣地归功于他把电视机捐了出去,让女儿在笑中领悟助人与自助的微妙关系……这又怎能不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再来看女儿的第一个问题:你怎么总是能发现比我们更困难的人?这表面上不成其为问题:世界之大,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怎能不存在?其实却是指向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思维定势。这个定势便是人的目光总是被自我、被家庭、被自己所处的小团体所拘囿,很难超越出去,以更广博的大爱去关注其他人,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们的痛苦。于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心态变得淡漠、平庸而狭窄,人们甚至很难想象一下去打破自利原则在社会个体之间设置的藩篱了。当然,很多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们被这种社会思维定势所遮蔽而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的问题和自己所在团体、阶层的状况上,他们心中的大爱有待于被唤醒。郭明义是这样回答女儿的:只要心里有,就能看见。郭明义的目光是开阔的,他会去关注去体会所有人的难处,就像关注、体会自己的难处一样,他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老精神做了当代的发挥。影片中郭明义为救两个孩子而奔走的过程是从他父亲去世开始的,他在医院刚刚送走父亲,便看到身患绝症的少女在呕吐,看到患者父亲绝望的表情。此刻,他最理解看着亲人走向死亡时的无奈和痛苦。于是他立刻从一己的悲痛中超越出来,尽全力去帮助不幸的父女、祖孙,把亲情升华成了更广博的人类之爱。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向他人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寻找李国华”便是一个经典案例。李国华是一个成功的、忙碌的商人,他仿佛被没完没了的电话淹没了,在遇到郭明义之前,他为了个人的财富和成就而活着,受着名缰利索的牵制。郭明义找到他,并且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说“我找了你三年啊”,李国华先是愕然,后是动容,立刻表态“必须要去”——他未曾想过,原来人可以这样超越小我界限地生活,人的心境可以这样的广阔,情怀可以这样地丰富、充盈。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这样做快乐吗?这个问题的关键性是不言而喻的。八十到九十年代,在现代人本主义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以存在的觉醒为基本指向的泛审美主义思潮。如今,这一思潮虽有回落,其重要性虽被社会性关注所取代,但是对存在体验、个体生命质量仍是很重要的,甚至成为很多社会性关注的切入点和价值指归。如果囿于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之中,郭明义精神似乎是与之对立的,所以女儿才有“是否快乐”的疑问。其实,个体生命质量与社会事业未必是对立的,如果一定对立起来,那是把个体生命质量庸俗化了。在郭明义的肯定回答中,我们看到的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的确,我们可以把伟大、高尚、纯粹、大公无私等许多美好词汇与郭明义精神联系在一起,但几乎忘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词:快乐。郭明义是快乐的,因为他在倾心尽力的付出中体会了人生的充实。人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宽,他既然关注了所有人的困苦,也就分享了所有人的欢笑,这样的人怎能不快乐?影片结尾处,康复的白血病患儿在简陋的职工宿舍楼露台上跳舞,跳罢与郭明义拥抱在一起,此时郭明义脸上流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欣喜。所谓丰富的个体存在体验,如果离开群体性、社会性事业的参与,那么只能是或者变成纯粹审美与玄思的空中楼阁,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一部分审美主义知识分子那样,或者沦落为物欲的放纵和个人野心的角逐,就像望一眼周围的人群便府拾即是的许多普通人或“成功者”那样。前者最终走向虚无,后者更是难免陷入宠辱若惊、患得患失的煎熬和纠葛。“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苟吾无身,吾有何患?”不能从自我的世界、小家的利害中超越出来的人,不管他多么热切地寻求个体的满足,也收获不到完整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郭明义才是真正懂得如何快乐生活的人,才是拥有最充实的存在体验和最卓越的生命质量的人。
  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地这样生活着,快乐着,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乐观的结论:这种理念,这种生存方式,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语境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意义非常的。郭明义的懿德嘉行无数,影片却着意地选取拯救绝症患儿等社会道德领域最突出、最备受关注的问题作为线索,其它只在郭明义妻女“计算积分”和片尾介绍中简约地带过,这除了是电影叙事策略的需要,也是在暗示,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提起郭明义,敬重郭明义,正是因为在郭明义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中,我们能寻找到医治种种“当代病”的良方。当我们觉得现代都市的生存越来越碎片化,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当我们的头脑被无数芜杂的计算塞满,心灵却越来越冷漠空虚……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会像我们这样拘执地活着,他明净的心灵盛得下整个世界——我们是否会得到一种启示,我们的本真心性中某个温软的部分、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某个崇高的声音,是否会被唤醒,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来体验和安排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编:当代雷锋郭明义[C],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5;
  [3]利奥塔:后现代的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
  
  作者简介
  石少涛(1982-),男,山东费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民俗学。现为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3D动漫大片《功夫熊猫2》较之《功夫熊猫1》,对中国元素有了更为深广的运用,在思想和文化上实现了对第一部的超越,也得到了成功传播,对中国元素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运用,使其更具中国味。不仅如此,在中西文化碰撞与对话中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一脉相承,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从思想和文化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功夫熊猫1》,在中西文化的融合、跨文化传播方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 《立春》讲述了九十年代初偏远城镇一群逐梦人群的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影片通过聚焦于追梦人群的生存状况,剖析了逐梦人群的个性,探究了追梦人群对面对现实环境的妥协与抗争。  [关键词] 逐梦人群 理想与现实 冲突 人物刻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25    故事概要  音乐学院女教师王彩玲是小城里的金嗓子,但她
电影批评是电影作为一门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诞生直接催生了电影批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电影的命运。自1905年电影在中国诞生以来,中国的电影批评也是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命运,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电影批评的两个黄金时期,电影创作的繁荣衍生了一批影评人,或为专业人士、或为普通群众,种类繁多的刊物刊载了各式评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当代电影理论批评引入的短
[摘要]王家卫对时间的精细雕琢、对空间的痴迷刻画在香港电影商业创作与艺术表达中自成风格。当物理的时间无法从本质上加以固定的时候,王家卫所选择的办法就是将时间以某种形式固化,使时间的表达变成事件本身,因而时间就具有了被记忆的属性对于空间,王家卫更多投射着观念意味的表达,空间也与时间一样成为被凝视的对象。时间与空间概念已经成为王家卫影片传情达意的符码,透显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成为香港阶段性的文
[摘要] 安徽数字电影《清溪河》是安徽省唯一一部参评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电影,它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数字电影时代为挖掘和弘扬电影中的本土元素提供了无限机遇和可能。  [关键词] 数字电影 《清溪河》 安徽 本土 希望工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07  影片《清溪河》讲述了以“希望工程”为背景,一位年轻女教师放弃城里的优越条件扎根安徽大别山革
[摘要] 《阳光灿烂的日子》展示了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中青春的躁动和畸变,体现着对社会体制的叛逆,这种电影内容意义上的叛逆,到《太阳照常升起》异变成了对电影叙事结构的叛逆:倒果为因的叙事结构让《太阳照常升起》付出了叛逆的代价。《让子弹飞》展示了对影像叙事规律的基本认识和把握,民国作为一种乱世乱象的社会历史语境读解,对《让子弹飞》某些荒诞的叙事元素的植入以及影像风格的建构,提供了叙事语境的支持。 
[摘要] 2002年,一部被誉为“新世纪中国第一武侠巨制”的《英雄》横空出世,该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奏响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时代序曲。导演张艺谋以个体生命的视角,传达了对传统美学、民族文化的人文关切;以精致唯美的影像,诠释了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意蕴;以迎合当下受众的审美诉求,彰显了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艺术个性。可以说,《英雄》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艺术转型,宣告了娱乐时代的“英
[摘要]德国电影以往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记的主要还是新德国电影四杰所做出的,电影带有浓厚的作者型气息,沉静、内省,更多文学性。作者以为与早期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这一特定历史原固有一定联系。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的统一,德国人在世界上赢得了新的尊重。出现在影像上,内容更趋多样,主要是敢于直面过去,大胆表现二战,书写柏林墙,以及更为国际化的商业电影的涌现。  [关键词]德国四杰 二战 柏林墙    “一个国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的互动式英语教学理论认为“情景”、“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而英文电影是创设英语学习真实情境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互动式英语听力教学中按照预习——模仿——讨论——重复观看四个具体环节对英文电影进行赏析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英文电影赏析 互动式英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