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二泉映月》这节课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和激励学生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二泉映月》;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生命课堂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笔者有幸听了一节语文 课—《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以文本的形式再现了乐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主人公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授课教师以自己纵横洒脱、张弛灵动的教学风格,原生态地展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层次分明、独具匠心,问题设计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力。回看几个教学环节,实在为教师的大气、从容和深厚的语文功底折服,她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对教学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无痕地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训练中。
一、期待在学生空白点,激发学习的持续力
【片段回放一:赏乐说感受】
师:课题《二泉映月》是什么?
生:是一首名曲。
师:想不想听?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完整地欣赏这首名曲,请用心听。
舒缓而委婉的二胡声在教室内响起,时而起伏连绵,时而激越跌宕。师生沉浸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似乎听懂了些许,凝神并微微点头。音乐结束。
师: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生沉默,刚才似有所动的同学欲言又止,其他学生有些不安地望着那位借班上课的老师。
课文很美,月明泉美的惠山景色,琴声与心声交替的优美旋律,身世与环境相映的深沉意境,形象的描述,排比句式的多处运用呈现出的力量,使文本字里行间释放出人性的光辉。课文又很艰深,缺乏生活体验的五年级学生无法从那段如诉如泣的悲声中感悟到什么,更何况这是李老师随机走进教室的一堂借班教学。教室里变得异常沉默,我们听课的人也为授课教师捏了一把汗。那位老师也没预料到冷场,但她却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片段回放二:读文有共鸣】
师:没关系,同学们的反应多真实呀!因为我们对创作者及创作的背景了解较少,生活阅历又较浅,所以即使有共鸣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同学们,打开书,用心读课文,文中哪段文字最能表达你听完《二泉映月》的感受。
生:释然,似乎轻轻松了一口气,(快速浏览课文后)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看曲作者、文作者、读者,产生了共鸣,那就是课文第五自然段,放声朗读这一段,画出你有共鸣的地方,并进行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对于学生来说,能从《二泉映月》听出什么,是阅读与欣赏的空白点。在乐曲响起时,观察学生的表情,教师便能略知所教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了解程度,一问“听懂了什么?听出了什么?”教室内一片默然,因为有了教师对教材的审美解读性,此时的老师并不急于“告诉”,而是充满期待“没关系,让我们循着音乐继续感受,在听读中感悟”。好一个“没关系”,这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感知,这是教师对学情的了然于胸,更是对生命的理解与期待。正是这空白点的期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尊重理解化成为持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感受到《二泉映月》曲中有情,作者写得文中有情,学生学习时自然就读中生情了。
二、唤醒在学生茫然处,体现学习的合作力
“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还是一处胜景。惠山脚下美丽的二泉景色是这首名曲诞生的环境和背景,学生读得优美并懂得欣赏,而对阿炳长大过程中的苦难经历和师父的饱经风霜,却无从感知,这也是学生无法听懂音乐的根本原因。
【片段回放三:写身世悟背景】
师:《二泉映月》是阿炳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这首乐曲的诞生与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有很大关系。(投影出示)默读课文,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在插图旁简洁地写一写阿炳的身世与经历。
生:对照阅读,从书上画出相关语句,同桌交流,然后伏案
书写。
师:巡视,指导姿势、书写、语言简洁。
生一:阿炳家境贫寒,从小跟着师父学习二胡。长大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依然热爱音乐,受到二泉泉声灵感启发的他,创作了一首世界名曲《二泉映月》。
师点评:从小到大,你选择了重点作介绍。
生二:阿炳从小懂事,热爱音乐,长大后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只能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生活的困苦和病痛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伴随二泉创作了《二泉映月》。
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写人物身世是一种好的方法。
师:同学们能从这么长的课文中一下子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概括能力很强。真好!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是什么?(鼓励学生多说,最后落在“饱经风霜”上)什么叫“饱经风霜”?
师:了解了阿炳这个人,现在,也许我们就更能清晰地感受这首乐曲的灵魂,也更能读出这段文字的韵味来了。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阿炳身世,教者引入本册教材中“作家卡片”的制作方式,学生结合课前预习,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然后整理既有资料,独立组织语言,写一写阿炳的身世和经历。这体现了学生阅读活动中个性化的理解与体验,透过阿炳的身世走进那段苦难深重的人生经历,从而走近这首名曲,帮助学生在顿悟中深刻体悟乐曲表现出的强烈的内心情感。孩子们抓住“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这几个词想象阿炳的那段人生经历,他们穿越到了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仿佛站在阿炳的身边,一次次地碰击着师生的心灵,可见孩子们有多么的投入!
智慧的教师不仅善于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需求,更能巧借文本,抓住表达技巧和语言智慧的结合点,重组课堂教学,在茫然处点拨唤醒。《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指出:“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李老师对高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更明了自己应该通过何种训练手段来达成课时目标。
这是师生的合作学习,情理交融,受教无痕;这还是生生的合作,思想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合作下的顿悟更给学生刻骨铭心的音乐的震撼。
三、激励在学生成就时,展示学生的表现力
从初上课时学生的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到层层深入,步步感悟,走进音乐表现的意境;从对阿炳身世的一无所知经历资料的吸收、整合,组织为一段简洁有条理的文字表述,水到渠成。
泉声,琴声,声声含情;师心,童心,心心相印。课的最后,学生再次捧起课本,配乐齐读第五段:“期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学生如痴如醉的朗读,是教者尊重、亲近学生,善于借助文字为媒,与学生产生的心灵共鸣,因为教师吃透了文本,以胜景的优美、坎坷的经历为阿炳创作的源泉,也是音乐丰富的内涵,为学生了解和理解音乐做了充分的铺垫,不急不躁,步步深入,文本再现的那一幅二泉美景、一段苦难人生、一声深沉叹息……已在孩子们脑海里生动地演绎,从而对乐曲的“琴声”“心声”有了更深的理解:琴声悠扬分明是阿炳的一片情怀啊!是阿炳充满爱恨情仇的人生写照!
此刻再问“听出了什么?”呼应和解决了课始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课堂教学不留缺憾,同学们饱含深情的理解,情绪激昂的朗读,使老师与二泉、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心灵相通,他们懂得如何笑对人生,明白了“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的含义……同学们还随堂写下了一条条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并庄重签名,在空白——茫然—顿悟中让学生更加富有表现力。
正如板书“曲中情,文中情,读中情”呈现的,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的激励。而这样激情荡漾的课堂,唯一成功的秘诀就是期待、唤醒与激励!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二泉映月》;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生命课堂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笔者有幸听了一节语文 课—《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以文本的形式再现了乐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主人公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授课教师以自己纵横洒脱、张弛灵动的教学风格,原生态地展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层次分明、独具匠心,问题设计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力。回看几个教学环节,实在为教师的大气、从容和深厚的语文功底折服,她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对教学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无痕地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训练中。
一、期待在学生空白点,激发学习的持续力
【片段回放一:赏乐说感受】
师:课题《二泉映月》是什么?
生:是一首名曲。
师:想不想听?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完整地欣赏这首名曲,请用心听。
舒缓而委婉的二胡声在教室内响起,时而起伏连绵,时而激越跌宕。师生沉浸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似乎听懂了些许,凝神并微微点头。音乐结束。
师: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生沉默,刚才似有所动的同学欲言又止,其他学生有些不安地望着那位借班上课的老师。
课文很美,月明泉美的惠山景色,琴声与心声交替的优美旋律,身世与环境相映的深沉意境,形象的描述,排比句式的多处运用呈现出的力量,使文本字里行间释放出人性的光辉。课文又很艰深,缺乏生活体验的五年级学生无法从那段如诉如泣的悲声中感悟到什么,更何况这是李老师随机走进教室的一堂借班教学。教室里变得异常沉默,我们听课的人也为授课教师捏了一把汗。那位老师也没预料到冷场,但她却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片段回放二:读文有共鸣】
师:没关系,同学们的反应多真实呀!因为我们对创作者及创作的背景了解较少,生活阅历又较浅,所以即使有共鸣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同学们,打开书,用心读课文,文中哪段文字最能表达你听完《二泉映月》的感受。
生:释然,似乎轻轻松了一口气,(快速浏览课文后)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看曲作者、文作者、读者,产生了共鸣,那就是课文第五自然段,放声朗读这一段,画出你有共鸣的地方,并进行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对于学生来说,能从《二泉映月》听出什么,是阅读与欣赏的空白点。在乐曲响起时,观察学生的表情,教师便能略知所教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了解程度,一问“听懂了什么?听出了什么?”教室内一片默然,因为有了教师对教材的审美解读性,此时的老师并不急于“告诉”,而是充满期待“没关系,让我们循着音乐继续感受,在听读中感悟”。好一个“没关系”,这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感知,这是教师对学情的了然于胸,更是对生命的理解与期待。正是这空白点的期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尊重理解化成为持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感受到《二泉映月》曲中有情,作者写得文中有情,学生学习时自然就读中生情了。
二、唤醒在学生茫然处,体现学习的合作力
“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还是一处胜景。惠山脚下美丽的二泉景色是这首名曲诞生的环境和背景,学生读得优美并懂得欣赏,而对阿炳长大过程中的苦难经历和师父的饱经风霜,却无从感知,这也是学生无法听懂音乐的根本原因。
【片段回放三:写身世悟背景】
师:《二泉映月》是阿炳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这首乐曲的诞生与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有很大关系。(投影出示)默读课文,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在插图旁简洁地写一写阿炳的身世与经历。
生:对照阅读,从书上画出相关语句,同桌交流,然后伏案
书写。
师:巡视,指导姿势、书写、语言简洁。
生一:阿炳家境贫寒,从小跟着师父学习二胡。长大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依然热爱音乐,受到二泉泉声灵感启发的他,创作了一首世界名曲《二泉映月》。
师点评:从小到大,你选择了重点作介绍。
生二:阿炳从小懂事,热爱音乐,长大后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只能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生活的困苦和病痛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伴随二泉创作了《二泉映月》。
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写人物身世是一种好的方法。
师:同学们能从这么长的课文中一下子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概括能力很强。真好!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阿炳的身世与经历,是什么?(鼓励学生多说,最后落在“饱经风霜”上)什么叫“饱经风霜”?
师:了解了阿炳这个人,现在,也许我们就更能清晰地感受这首乐曲的灵魂,也更能读出这段文字的韵味来了。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阿炳身世,教者引入本册教材中“作家卡片”的制作方式,学生结合课前预习,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然后整理既有资料,独立组织语言,写一写阿炳的身世和经历。这体现了学生阅读活动中个性化的理解与体验,透过阿炳的身世走进那段苦难深重的人生经历,从而走近这首名曲,帮助学生在顿悟中深刻体悟乐曲表现出的强烈的内心情感。孩子们抓住“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这几个词想象阿炳的那段人生经历,他们穿越到了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仿佛站在阿炳的身边,一次次地碰击着师生的心灵,可见孩子们有多么的投入!
智慧的教师不仅善于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需求,更能巧借文本,抓住表达技巧和语言智慧的结合点,重组课堂教学,在茫然处点拨唤醒。《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指出:“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李老师对高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更明了自己应该通过何种训练手段来达成课时目标。
这是师生的合作学习,情理交融,受教无痕;这还是生生的合作,思想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合作下的顿悟更给学生刻骨铭心的音乐的震撼。
三、激励在学生成就时,展示学生的表现力
从初上课时学生的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到层层深入,步步感悟,走进音乐表现的意境;从对阿炳身世的一无所知经历资料的吸收、整合,组织为一段简洁有条理的文字表述,水到渠成。
泉声,琴声,声声含情;师心,童心,心心相印。课的最后,学生再次捧起课本,配乐齐读第五段:“期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学生如痴如醉的朗读,是教者尊重、亲近学生,善于借助文字为媒,与学生产生的心灵共鸣,因为教师吃透了文本,以胜景的优美、坎坷的经历为阿炳创作的源泉,也是音乐丰富的内涵,为学生了解和理解音乐做了充分的铺垫,不急不躁,步步深入,文本再现的那一幅二泉美景、一段苦难人生、一声深沉叹息……已在孩子们脑海里生动地演绎,从而对乐曲的“琴声”“心声”有了更深的理解:琴声悠扬分明是阿炳的一片情怀啊!是阿炳充满爱恨情仇的人生写照!
此刻再问“听出了什么?”呼应和解决了课始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课堂教学不留缺憾,同学们饱含深情的理解,情绪激昂的朗读,使老师与二泉、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心灵相通,他们懂得如何笑对人生,明白了“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的含义……同学们还随堂写下了一条条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并庄重签名,在空白——茫然—顿悟中让学生更加富有表现力。
正如板书“曲中情,文中情,读中情”呈现的,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的激励。而这样激情荡漾的课堂,唯一成功的秘诀就是期待、唤醒与激励!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