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阅读与观察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从茫然的应试教育的漩涡中发现自我、发现自然、发现世界、发现生活,找出写好作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教育;作文;阅读;思考;生活。
【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当孩子写出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乐趣,这应该是他最成功的作文。如果被强迫写出一些无法理解、言不由衷的文章,只能是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封闭。所以,我相信写作必须是学生的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化零为整、合二为一。否则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价值与学习性质大大值得家长、老师与社会的怀疑。一个孩子思想的精髓,是足够地想象去描述自己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事、情、礼,那种自然与人生中得到的相似感觉,才是写作的最佳状态。换一种思路,即写作是人思想的传递,脱离了充满想象力的自由思想,写作显得毫无意义。从古到今,无数的作家、诗人写下不朽的著作,都与他快乐独特、悲伤难忘的儿时记忆有直接的关系。童年生活决定终生创作。所有再现与表现,恍如读者回到了他的生活中,与他娓娓而谈,是讨论写作,更是谈论这个世界与人生的起承转折。
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满面愁容地对我说:“我的孩子在家写作文就知道发呆,坐了一个小时,一句话也写不出来。”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一看作文题目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道怎么写。”他们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回答:“主要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在大量习题和考试的压力下,在学生们“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很少有机会接触。几乎每一个从事过语文教育的老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现在的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他们写作时表达的内容显得眼界狭小,平时除去上网,可供阅读的书籍异常匮乏。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思,可谓煞费苦心。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還是收效平平。看到学生这些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而导致的。所以,在我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作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作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有些学生因忙于“学习”,缺少机会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再加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的现象。
是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关键是靠什么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和捕捉。那就需要“作文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作文化”。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注重对生活实践的积累
作文要讲究“真实”。但目前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却不尽人意,他们往往胡编乱造,严重脱离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漏洞百出,笑话连篇。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观看图书电影、电视网络,参加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认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讨论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重视学生对家庭生活进行的相互交流,发现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写作的资源。通过多种渠道积累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多参与各种人文活动并且及时把内容与感想写下来,教师要及时面批和进行讨论评价。
二、关注课内外的精典美文的阅读和积累
根据写作的规律和词汇积累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的思想,把阅读教学贯穿作文教学,在作文与阅读练习相结合的过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用词造句,还是中高年级的美文朗诵、连句成段和写一整篇作文,都要与阅读紧密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与写作有关的知识与现场作文有效、合理地整合应用,通过导、读、说、写、背这五个环节进行训练,把学生的作文知识与写作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丰富词汇,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就无法忽视。教师采取以下的做法:积极鼓励学生借阅图书。阅读之前,为避免学生盲目读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疏导学生选好书,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些读书方法使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对于课外读物中的名人名言、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文言古诗,对文中主人公的褒贬评价及读完后的感受,可以“当堂”写出来,并由老师当面批改评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修辞、句式、名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名词丽句犹如泉水般涌出,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下笔千言,水到渠成。
三、坚持以“口头”促“书面”,按部就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孩子主动创造演讲的机会。学生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轮流上台“自我陶醉、自由发挥”。“演讲陶醉”时间由短到长,演讲内容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然后把说的写下来,就是很好的一篇作文。
只要老师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心感受与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时,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无限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包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会写作文的局面。当每个学生乐于写作,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感觉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那他真正做到了“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大大小小的作文”。
(编辑:董 娇)
【关键词】教育;作文;阅读;思考;生活。
【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当孩子写出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乐趣,这应该是他最成功的作文。如果被强迫写出一些无法理解、言不由衷的文章,只能是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封闭。所以,我相信写作必须是学生的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化零为整、合二为一。否则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价值与学习性质大大值得家长、老师与社会的怀疑。一个孩子思想的精髓,是足够地想象去描述自己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事、情、礼,那种自然与人生中得到的相似感觉,才是写作的最佳状态。换一种思路,即写作是人思想的传递,脱离了充满想象力的自由思想,写作显得毫无意义。从古到今,无数的作家、诗人写下不朽的著作,都与他快乐独特、悲伤难忘的儿时记忆有直接的关系。童年生活决定终生创作。所有再现与表现,恍如读者回到了他的生活中,与他娓娓而谈,是讨论写作,更是谈论这个世界与人生的起承转折。
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满面愁容地对我说:“我的孩子在家写作文就知道发呆,坐了一个小时,一句话也写不出来。”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一看作文题目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道怎么写。”他们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回答:“主要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在大量习题和考试的压力下,在学生们“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很少有机会接触。几乎每一个从事过语文教育的老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现在的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他们写作时表达的内容显得眼界狭小,平时除去上网,可供阅读的书籍异常匮乏。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思,可谓煞费苦心。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還是收效平平。看到学生这些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而导致的。所以,在我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作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作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有些学生因忙于“学习”,缺少机会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再加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的现象。
是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关键是靠什么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和捕捉。那就需要“作文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作文化”。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注重对生活实践的积累
作文要讲究“真实”。但目前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却不尽人意,他们往往胡编乱造,严重脱离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漏洞百出,笑话连篇。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观看图书电影、电视网络,参加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认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讨论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重视学生对家庭生活进行的相互交流,发现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写作的资源。通过多种渠道积累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多参与各种人文活动并且及时把内容与感想写下来,教师要及时面批和进行讨论评价。
二、关注课内外的精典美文的阅读和积累
根据写作的规律和词汇积累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的思想,把阅读教学贯穿作文教学,在作文与阅读练习相结合的过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用词造句,还是中高年级的美文朗诵、连句成段和写一整篇作文,都要与阅读紧密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与写作有关的知识与现场作文有效、合理地整合应用,通过导、读、说、写、背这五个环节进行训练,把学生的作文知识与写作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丰富词汇,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就无法忽视。教师采取以下的做法:积极鼓励学生借阅图书。阅读之前,为避免学生盲目读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疏导学生选好书,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些读书方法使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对于课外读物中的名人名言、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文言古诗,对文中主人公的褒贬评价及读完后的感受,可以“当堂”写出来,并由老师当面批改评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修辞、句式、名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名词丽句犹如泉水般涌出,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下笔千言,水到渠成。
三、坚持以“口头”促“书面”,按部就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孩子主动创造演讲的机会。学生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轮流上台“自我陶醉、自由发挥”。“演讲陶醉”时间由短到长,演讲内容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然后把说的写下来,就是很好的一篇作文。
只要老师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心感受与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时,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无限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包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会写作文的局面。当每个学生乐于写作,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感觉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那他真正做到了“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大大小小的作文”。
(编辑:董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