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激活课堂活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的插图富有启发性,示意字母发音、表明字母形体,这些都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等。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用同样的方法教声母,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简易课件: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依次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学拼音,总是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日常生活用品、使用的学习文具、乐做的事情入手,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从而提高拼音能力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同时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特别是学习内容与情景图之间的紧密联系,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吸引力,借助情景让学生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學生刚学会拼音,对拼读音节是感到有困难的,在教看图读音识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能拼出音节。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来帮助学生,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这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益于调动群体学习的互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①看图说话,了解图意;②“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③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④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⑤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我认为,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都应读准字音、认清宇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读准字音;二要运用造句的方法大致了解字义;三要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了解字形。教师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通过调动眼、口、耳、手这几个器官,形成统一的联系,拼音教学尚能顺利进行、稳步提高。
其他文献
一、显性文化的创建:环境育人    优美的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园地,良好的设施是培育学生成长的沃土。春秋战国时的荀况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如果一个班级,处处干净利落,各种物品措置有序,室内盆栽修剪得艺术生动,见不到飞扬的纸屑,瞧不见臭气熏人的垃圾,整个班级环境清雅宜人,则不仅有益于人的健康,也陶冶人的心灵,使人养成
期刊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动之以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有感情的激发、感情的鞭策、感情的沟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动之以情”。我曾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有一个学生,他不遵守
期刊
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琐碎且神圣,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交流。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和建设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而心理活动又极为复杂多变的学生,要把一个班级抓好,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力量和热情,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    一、做沟通学生心灵的使者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信其人,服其理。”只有以心换心、真誠相待,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一旦师生心与心相通,学生就认为你是个可亲可敬的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愿意和你讲,有什么知心话愿
期刊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即美的东西毁灭的时候,对人往往有一种强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能够使人感奋起来,从而获得强烈而深刻的审美愉悦。但是,对于悲剧作品,由于时代、知识、阅历的限制,高中生往往感受不到其美之所在。  为了提高学生对“悲剧”的审美能力,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不成熟的看法:    一、以情境的创设体验情感美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
期刊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
期刊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學建议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段教学建议,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训练的目的和表达的要求都做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阐述,应该成为我们进行写作训练的指导方针。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做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水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
期刊
【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用词准确规范,文字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鉴赏中感受诗之韵味、语言之精粹,体会诗人之情趣,感悟人生之哲理。  【关键词】音韵美 意境美 情感美 哲理美 欣赏    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古诗的语言准确凝炼,句子精深华妙,意境深远绵长;歌壮丽江山,吟边塞风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