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只有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才能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才能实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必须坚定“三个自信”,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领导,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话语与社会权利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已在表明话语权不仅是思维符号和交际工具,而且是人们表达和争得利益的斗争手段,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表意见的权威和影响力,是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展现。”[1]从话语权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了对国际重大问题的发言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动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控制国际舆论的走向和控制意识领域的主动权。所以,话语权的竞争至关重要,已然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掌握国际舆论和意识领域的控制权就必须在话语权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同时它也否定了“历史终结论”,对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解决了世界现代化模式不是唯一而是多元的世界难题。现今,国际关系的不断紧张,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协作关系旨在于将中国排除在外,不断的在经济上对中国施压。同时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进行渗透和冲击,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的国际形势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行为不仅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世界和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义务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建设也就刻不容缓。
二、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必要性
(一)坚持实践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实践观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20世纪初,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如今,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不断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有的道路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无疑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不断实践所得。如今,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建设,依旧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实践的观点。所以,坚持在实践中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进行实践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特点的一种先进制度。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推翻了就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以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的先进制度。如今,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使中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席位,就必须继续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构建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三)实践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标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所确立的一种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来源于实践。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话语权也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现出来,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认可并崇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认可和崇尚就需要以检验为基础,检验依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通过对过去的实践检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如今,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依旧需要在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才能不断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中国人民和世界的认可,也才能真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因此,只有实践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而构建制度自信是我们加强话语权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制度自信的同时也才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所以构建我们的话语权最终还是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三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的实现,以此最终实现话语权的构建和加强。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强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持尊重实践、依靠实践、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三、在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措施
(一)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制度,为话语权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话语权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基础,是对理论体系的一个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体现,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在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3]明确指出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理论自信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坚定不移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建设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三个自信,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也才能真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二)在实践中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话语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需要在实践中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话语权的提高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人民紧随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人的号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大力发展经济,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有的经济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经济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要想其继续发展、与时俱进,能够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总结过去: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实现了十二个五年规划,从“一五”计划开始到如今即将结束的“十二五”规划,我们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一五”的国内生产总值1028亿元,人均GDP只有160.6元到“十二五”规划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约合人民币46531元。总之,我们妥善应对各类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粗放型,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所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4]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5]中国要在世界站稳脚跟,让世界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真正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三)在实践中加强意识领域的控制,为话语权的构建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话语权的竞争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问题。而这个竞争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又至关重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开始,就不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领域的渗透,企图通过意识领域的控制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打击和迫害,颠覆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只剩下五个,中国是其中一个发展迅速同时也是发展较好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这引起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满,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干涉我们的中国文化,企图颠覆我们的制度。所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对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毫无疑问,我们首先应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其次,是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更是凝聚中国13亿人的精神纽带,我们需要学习并将这种文化代代相传下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国家借助文化传播的过程,来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好,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我们的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宣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有选择性的吸收,积极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作用,积极培养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只有在实践中加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为构建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创建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的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权。 (四)在实践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话语权的构建建立一个良好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條属于中国革命和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代表,也是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中坚力量。如今,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我们就需要在建设好我们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只有有了一个先进的先锋队,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世界,在世界中创建和加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内的一部分人,抵制不住物质经济的诱惑在思想和作风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现象屡禁不止,对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作为引领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主体,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在迫切加强话语权的当下,我们务必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将我们的党建设成为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政党。只有建设成为这样一支先进的党,先进的先锋队,才能真正实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构建和加强必须从实践出发,因为只有与实践紧密联系,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才能不断增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才能从西方“历史终结论”中解放出来,让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承认中国在世界格局中重新崛起并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现实,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第28页。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云南日报》,2012年11月19日。
[3]《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云南日报》,2012年11月19日。
[5]《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6]《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的世界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
[4]苏星鸿.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
[5]王桂菊,刘爱玲.增强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J].理论与现代化,2013(5).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话语与社会权利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已在表明话语权不仅是思维符号和交际工具,而且是人们表达和争得利益的斗争手段,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表意见的权威和影响力,是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展现。”[1]从话语权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了对国际重大问题的发言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动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控制国际舆论的走向和控制意识领域的主动权。所以,话语权的竞争至关重要,已然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掌握国际舆论和意识领域的控制权就必须在话语权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同时它也否定了“历史终结论”,对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解决了世界现代化模式不是唯一而是多元的世界难题。现今,国际关系的不断紧张,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协作关系旨在于将中国排除在外,不断的在经济上对中国施压。同时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进行渗透和冲击,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的国际形势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行为不仅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世界和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义务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建设也就刻不容缓。
二、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必要性
(一)坚持实践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实践观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20世纪初,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如今,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不断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有的道路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无疑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不断实践所得。如今,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建设,依旧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实践的观点。所以,坚持在实践中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进行实践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特点的一种先进制度。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推翻了就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以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的先进制度。如今,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使中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席位,就必须继续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构建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三)实践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标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所确立的一种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来源于实践。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话语权也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现出来,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认可并崇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认可和崇尚就需要以检验为基础,检验依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通过对过去的实践检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如今,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依旧需要在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才能不断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中国人民和世界的认可,也才能真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因此,只有实践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而构建制度自信是我们加强话语权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制度自信的同时也才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所以构建我们的话语权最终还是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三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的实现,以此最终实现话语权的构建和加强。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强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持尊重实践、依靠实践、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三、在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措施
(一)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制度,为话语权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话语权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基础,是对理论体系的一个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体现,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在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3]明确指出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理论自信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坚定不移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建设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三个自信,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也才能真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二)在实践中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话语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需要在实践中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话语权的提高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人民紧随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人的号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大力发展经济,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有的经济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经济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要想其继续发展、与时俱进,能够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总结过去: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实现了十二个五年规划,从“一五”计划开始到如今即将结束的“十二五”规划,我们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一五”的国内生产总值1028亿元,人均GDP只有160.6元到“十二五”规划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约合人民币46531元。总之,我们妥善应对各类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粗放型,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所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4]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5]中国要在世界站稳脚跟,让世界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真正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三)在实践中加强意识领域的控制,为话语权的构建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话语权的竞争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问题。而这个竞争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又至关重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开始,就不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领域的渗透,企图通过意识领域的控制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打击和迫害,颠覆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只剩下五个,中国是其中一个发展迅速同时也是发展较好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这引起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满,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干涉我们的中国文化,企图颠覆我们的制度。所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对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毫无疑问,我们首先应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其次,是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更是凝聚中国13亿人的精神纽带,我们需要学习并将这种文化代代相传下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国家借助文化传播的过程,来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好,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我们的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宣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有选择性的吸收,积极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作用,积极培养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只有在实践中加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为构建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创建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的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权。 (四)在实践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话语权的构建建立一个良好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條属于中国革命和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代表,也是在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中坚力量。如今,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我们就需要在建设好我们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只有有了一个先进的先锋队,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世界,在世界中创建和加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内的一部分人,抵制不住物质经济的诱惑在思想和作风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现象屡禁不止,对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作为引领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主体,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在迫切加强话语权的当下,我们务必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将我们的党建设成为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政党。只有建设成为这样一支先进的党,先进的先锋队,才能真正实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构建和加强必须从实践出发,因为只有与实践紧密联系,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才能不断增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才能从西方“历史终结论”中解放出来,让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承认中国在世界格局中重新崛起并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现实,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第28页。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云南日报》,2012年11月19日。
[3]《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云南日报》,2012年11月19日。
[5]《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6]《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的世界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
[4]苏星鸿.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
[5]王桂菊,刘爱玲.增强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J].理论与现代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