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安全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关注,而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实效性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学科渗透教育。我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研究,找出了挖掘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拓宽生命教育途径、丰富生命安全教育方式,增强了预防生命安全意识、提高了应急生命安全事故能力、提升了生命安全教育质量。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 教育方法 教育效果
生命教育源于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死亡教育、生死教育。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研究趋于身心健康取向、生死取向、伦理取向、宗教取向、社会取向等。我国生命教育取向于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着各种压力,排解压力,保持健康的身心是现时代要解决的难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和人文,到处可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标志。提升国民素质,归根结底是提升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生命教育应该从小开始,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展开。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时期,也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
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搭建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努力的舞台,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挖掘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找出学科渗透生命教育途径、研究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方法,实现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1.挖掘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教育领域
首先、开发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安全教育领域。政治学科教学中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人身生命安全的能力。生物学科教学中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地理教学中学会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理化教学中丰富环保知识,学会废弃物处理方法,养成节水节电习惯。体育教学中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培养毅力。音乐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会和谐,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提升生命质量。语文教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办事的原则,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质量。历史教学中,通过人类发展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生命的质量。
其次、丰富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理论,增强生命安全教育意识。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丰富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环保知识、控烟知识、传染病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电知识、防火知识、防水知识、防雷知识、防震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再次、参与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实践,提高生命安全教育质量。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回收垃圾制作手工制作、清理白色垃圾、争做环保使者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培养爱护人类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有责任、有爱心的文明公民。
2.拓展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途径,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首先,班会课,认真贯彻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校长是安全第一负责人、主管安全的领导是主要负责人、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所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的最佳时间应该是班会课。利用班会、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阶段目标,有效实施安全教育,不但能科学掌握安全知识,还能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其次,团队课,养成积极心理品质。中国共青团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参加团课学习与活动,能够树立健康的信仰和伟大的志向,培养团结、向上、奉献的高尚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
再次,心理健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生活环境的复杂,增强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生早熟不断引起教育界的困惑,所以学校教育必须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教研、有心理咨询室,还得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提高,自立、自律、自学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课,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如:个人隐私盗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不良文化传播等现象。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加强网络知识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学会如何分辨有害信息,增强网络安全道德意识。
3.丰富生命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针对性
3.1 丰富生命安全宣传方式。定期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国旗下演讲、示板、专栏、视频,宣传生命安全知识,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实效化,使学生足够引起重视。
3.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控烟讲座、传染病预防讲座、饮食安全知识讲座课,还严密组织防震、防火疏散演练,增强生命安全预防意识,提高生命安全事故预防能力。
3.3 开展生命安全技能培训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技巧、公共卫生事故应急处理方法、自然灾害应急方法、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意外事故应急技巧,提高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3.4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养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的文明行为,激励后进生积极学习、和谐沟通,让他们快乐地生活,感受生活的绚丽,用团结进取、积极活力给他人带去快乐,带去安慰,做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研究,通过学科教学、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宣传、活动、培训相结合,班会、团会、心理课、信息课相结合,理论、实践、渗德相结合原则,把生命安全教育始终贯穿到教育过程中,把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系统化、科学化,提升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生活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 教育方法 教育效果
生命教育源于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死亡教育、生死教育。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研究趋于身心健康取向、生死取向、伦理取向、宗教取向、社会取向等。我国生命教育取向于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着各种压力,排解压力,保持健康的身心是现时代要解决的难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和人文,到处可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标志。提升国民素质,归根结底是提升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生命教育应该从小开始,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展开。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时期,也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
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搭建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努力的舞台,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挖掘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找出学科渗透生命教育途径、研究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方法,实现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1.挖掘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教育领域
首先、开发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安全教育领域。政治学科教学中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人身生命安全的能力。生物学科教学中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地理教学中学会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理化教学中丰富环保知识,学会废弃物处理方法,养成节水节电习惯。体育教学中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培养毅力。音乐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会和谐,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提升生命质量。语文教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办事的原则,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质量。历史教学中,通过人类发展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生命的质量。
其次、丰富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理论,增强生命安全教育意识。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丰富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环保知识、控烟知识、传染病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电知识、防火知识、防水知识、防雷知识、防震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再次、参与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实践,提高生命安全教育质量。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回收垃圾制作手工制作、清理白色垃圾、争做环保使者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培养爱护人类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有责任、有爱心的文明公民。
2.拓展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途径,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首先,班会课,认真贯彻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校长是安全第一负责人、主管安全的领导是主要负责人、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所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的最佳时间应该是班会课。利用班会、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阶段目标,有效实施安全教育,不但能科学掌握安全知识,还能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其次,团队课,养成积极心理品质。中国共青团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参加团课学习与活动,能够树立健康的信仰和伟大的志向,培养团结、向上、奉献的高尚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
再次,心理健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生活环境的复杂,增强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生早熟不断引起教育界的困惑,所以学校教育必须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教研、有心理咨询室,还得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提高,自立、自律、自学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课,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如:个人隐私盗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不良文化传播等现象。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加强网络知识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学会如何分辨有害信息,增强网络安全道德意识。
3.丰富生命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针对性
3.1 丰富生命安全宣传方式。定期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国旗下演讲、示板、专栏、视频,宣传生命安全知识,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实效化,使学生足够引起重视。
3.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控烟讲座、传染病预防讲座、饮食安全知识讲座课,还严密组织防震、防火疏散演练,增强生命安全预防意识,提高生命安全事故预防能力。
3.3 开展生命安全技能培训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技巧、公共卫生事故应急处理方法、自然灾害应急方法、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意外事故应急技巧,提高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3.4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养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的文明行为,激励后进生积极学习、和谐沟通,让他们快乐地生活,感受生活的绚丽,用团结进取、积极活力给他人带去快乐,带去安慰,做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研究,通过学科教学、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宣传、活动、培训相结合,班会、团会、心理课、信息课相结合,理论、实践、渗德相结合原则,把生命安全教育始终贯穿到教育过程中,把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系统化、科学化,提升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生活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