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具有模糊性、长远性、宏观性和间接性等特点,主要包括军队教育训练费收入审计、军队教育训练费支出审计、军队教育训练费管理审计等内容。
关键词: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特点;内涵
教育训练经费是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费用的总称,是军队预算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军事教育训练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教育训练费的节约使用,有利于提高教育训练费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长。
一、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特点
研究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工作,必须注意研究它的特殊性,搞清其特殊本质。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模糊性
军事教育和训练从事的是非物质生产活动,它在教育、训练、军人素质培养方面所显示出的效益很难从数量上进行全面概括,例如要求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员在“德”的方面进行衡量,即对学员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做出数量上绩效评价是有困难的,只能根据客观情况从主观上推断出一个大致的评价,因而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因此绩效审计标准也只能是模糊的(不包括那些能用数量衡量的教育、训练成果以及人才质量)。
(二)长远性
军校的教育和部队的训练工作以及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它在促进军事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丰富军人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效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或者马上体现出来,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所以,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所要考察的效益具有长远性,其审计标准也应立足于长远。
(三)宏观性和间接性
军校教育和部队的训练工作是为军队服务的,它所提供的劳动成果(军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及军事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为军队建设服务的,其产生的效益将在很大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同时产生的效益并不能全部在军校或军队范围内直接反映出来,有相当一部分效益以潜在的、转换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立足于宏观和间接效益的标准,方能对军队教育训练活动或经费支出做出全面、正确的绩效评价。
二、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主要内涵
(一)军队教育训练费收入审计
审查教育训练费的收入,能促进职能部门及时足额地领报经费,克服领报中的虚报、重报、漏报等违纪违规行为,杜绝克扣、截留、挪用教育训练费现象的发生。
1.审查供应实力。主要是审查供应实力计算是否准确,单位实力和在编实有人数是否与实际相符;计领院校教育费和训练费的供应实力是否符合规定,计领院校教育费的人员实力是否按编制员额内实际在校教员、学员、研究生(含科研单位)人数计算,有无把院校行政保障人员和所属都(分)队人员计算在内的现象,领报招生费的实力,是否根据国家、总参、总政下达的招生计划,按计划招收入学人数计领,有无虚报冒领现象;计领训练费的训练、教导机构的教员、学员实力,是否按全年计划训练月数折算的年平均人数计算,计领了教员、学员和新兵训练费的人员,有无按部队人员标准计领训练费的问题;离退休人员、院校人员和列入院校编制序列的单位,有无计领训练费现象。对部队训练经费的审查,也一样应抓住供应实力审查这一关节点。
2.审查领报标准。主要审查领报标准是否执行标准制度规定、有无高套标准现象;新兵训练费的审计需区分在教导机构训练和部队集中训练两种情况。若在教导机构训练的,则审查其是否按训练、教导机构、学员标准领报,若部队自行集中训练的,则审查其是否按训练、教导机构、学员年标准的一定比例领报,有无标准制度执行不严,多领或少领经费问题;院校在校生不满编制员额半数的,院校教育费的单位标准是否按规定的百分比领报,有无擅自更改或变通执行标准等问题。
3.审查领报金额。对标准领报郎分,要审查领报金额是否正确,所属单位领报依据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计领金额是否正确,本级领报金额是否真实,有无账实不符、漏报和虚报冒领等现象,各单位桉标准领报的经费,是否如数落实到部队,有无克扣、截留等问题。对定额分配部分,要审查领报金额是否与上级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合行文指标一致,有无错记金额或依据非正式文件记账等现象。
(二)军队教育训练费支出审计
审查军队教育训练费的支出,能有效地促进职能部门针对不同任务、不同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保障,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克服经费支出中的挥霍浪费现象。
1.审查支出是否纳入预算。教育训练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主要看一个单位或部门的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执行年初批准的预算,动用待分配的教育训练费和历年结余,是否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遇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计划或追加预算,是否按规定报经批准,采购教学物资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批准的计划,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专教专用,有无挤占挪用教育训练费、年度预算与执行脱节、年初计划与采购分离、供应保障不及时等影响教育训练的现象。
2.审查支出方向是否正确。审查对下分配是否符合“压机关保基层”的精神,保障重点是否突出,经费供应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有无分配经费“撒胡椒面”、重点项目得不到重点保障的现象,审查本级支出是否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的,过紧日子思想树立的是否牢固,是否坚持勤俭练兵原则,是否认真搞好技术革新,实行就地取材,广泛制作训练代用品,节约经费开支,有无挥霍浪费或经费保障方向偏移,机关行政消耗性开支过大等问题。
3.审查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教育训练费支出是否坚持专款专用原则,有无挤占挪用教育训练费或随意扩大开支范围的问题;审查加工、定货和委托代购物资的合同或协议是否合法完备,价款计算是否正确,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规操作或虚报冒领等问题;审查购物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品名、价款、金额是否齐全,报销手续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单位领导批准。
(三)军队教育训练费管理审计
审查教育训练费的管理,能有效地促进科学管理和正确使用经费,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办法,制约个人行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1.审查管理制度健全情况。审查单位或部门制定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有效,有无科学严密的检查或考核制度,教育训练费的收、支、管等各环节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可行,有无制度残缺不全或名存实亡等现象。
2.审查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审查落实军委总部的规章制度是否落实,教育训练管理及经费保障是否与军委总部要求一致,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曲解制度规定等现象;审查执行本级制定的管理规定是否落到实处,教育训练费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是否得到遏制,有无敷衍塞责等行为。
3.审查物资器材管理。审查物资器材采购是否严格执行计划,物资器材储存是否合理,统供训练器材是否适用、合规,库存物资器材的出入库手续是否严密,用于教育训练的物资、器材是否实行限额管理和计价核算,库存周转率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积压、损坏、锈蚀、霉烂变质以及账物不符等现象;审查贵重物品管理和登记是否严格,有无丢失或去向不明等问题。
关键词: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特点;内涵
教育训练经费是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费用的总称,是军队预算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军事教育训练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教育训练费的节约使用,有利于提高教育训练费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长。
一、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特点
研究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工作,必须注意研究它的特殊性,搞清其特殊本质。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模糊性
军事教育和训练从事的是非物质生产活动,它在教育、训练、军人素质培养方面所显示出的效益很难从数量上进行全面概括,例如要求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员在“德”的方面进行衡量,即对学员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做出数量上绩效评价是有困难的,只能根据客观情况从主观上推断出一个大致的评价,因而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因此绩效审计标准也只能是模糊的(不包括那些能用数量衡量的教育、训练成果以及人才质量)。
(二)长远性
军校的教育和部队的训练工作以及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它在促进军事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丰富军人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效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或者马上体现出来,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所以,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所要考察的效益具有长远性,其审计标准也应立足于长远。
(三)宏观性和间接性
军校教育和部队的训练工作是为军队服务的,它所提供的劳动成果(军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及军事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为军队建设服务的,其产生的效益将在很大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同时产生的效益并不能全部在军校或军队范围内直接反映出来,有相当一部分效益以潜在的、转换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立足于宏观和间接效益的标准,方能对军队教育训练活动或经费支出做出全面、正确的绩效评价。
二、军队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主要内涵
(一)军队教育训练费收入审计
审查教育训练费的收入,能促进职能部门及时足额地领报经费,克服领报中的虚报、重报、漏报等违纪违规行为,杜绝克扣、截留、挪用教育训练费现象的发生。
1.审查供应实力。主要是审查供应实力计算是否准确,单位实力和在编实有人数是否与实际相符;计领院校教育费和训练费的供应实力是否符合规定,计领院校教育费的人员实力是否按编制员额内实际在校教员、学员、研究生(含科研单位)人数计算,有无把院校行政保障人员和所属都(分)队人员计算在内的现象,领报招生费的实力,是否根据国家、总参、总政下达的招生计划,按计划招收入学人数计领,有无虚报冒领现象;计领训练费的训练、教导机构的教员、学员实力,是否按全年计划训练月数折算的年平均人数计算,计领了教员、学员和新兵训练费的人员,有无按部队人员标准计领训练费的问题;离退休人员、院校人员和列入院校编制序列的单位,有无计领训练费现象。对部队训练经费的审查,也一样应抓住供应实力审查这一关节点。
2.审查领报标准。主要审查领报标准是否执行标准制度规定、有无高套标准现象;新兵训练费的审计需区分在教导机构训练和部队集中训练两种情况。若在教导机构训练的,则审查其是否按训练、教导机构、学员标准领报,若部队自行集中训练的,则审查其是否按训练、教导机构、学员年标准的一定比例领报,有无标准制度执行不严,多领或少领经费问题;院校在校生不满编制员额半数的,院校教育费的单位标准是否按规定的百分比领报,有无擅自更改或变通执行标准等问题。
3.审查领报金额。对标准领报郎分,要审查领报金额是否正确,所属单位领报依据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计领金额是否正确,本级领报金额是否真实,有无账实不符、漏报和虚报冒领等现象,各单位桉标准领报的经费,是否如数落实到部队,有无克扣、截留等问题。对定额分配部分,要审查领报金额是否与上级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合行文指标一致,有无错记金额或依据非正式文件记账等现象。
(二)军队教育训练费支出审计
审查军队教育训练费的支出,能有效地促进职能部门针对不同任务、不同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保障,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克服经费支出中的挥霍浪费现象。
1.审查支出是否纳入预算。教育训练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主要看一个单位或部门的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执行年初批准的预算,动用待分配的教育训练费和历年结余,是否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遇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计划或追加预算,是否按规定报经批准,采购教学物资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批准的计划,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专教专用,有无挤占挪用教育训练费、年度预算与执行脱节、年初计划与采购分离、供应保障不及时等影响教育训练的现象。
2.审查支出方向是否正确。审查对下分配是否符合“压机关保基层”的精神,保障重点是否突出,经费供应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有无分配经费“撒胡椒面”、重点项目得不到重点保障的现象,审查本级支出是否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的,过紧日子思想树立的是否牢固,是否坚持勤俭练兵原则,是否认真搞好技术革新,实行就地取材,广泛制作训练代用品,节约经费开支,有无挥霍浪费或经费保障方向偏移,机关行政消耗性开支过大等问题。
3.审查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教育训练费支出是否坚持专款专用原则,有无挤占挪用教育训练费或随意扩大开支范围的问题;审查加工、定货和委托代购物资的合同或协议是否合法完备,价款计算是否正确,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规操作或虚报冒领等问题;审查购物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品名、价款、金额是否齐全,报销手续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单位领导批准。
(三)军队教育训练费管理审计
审查教育训练费的管理,能有效地促进科学管理和正确使用经费,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办法,制约个人行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1.审查管理制度健全情况。审查单位或部门制定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有效,有无科学严密的检查或考核制度,教育训练费的收、支、管等各环节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可行,有无制度残缺不全或名存实亡等现象。
2.审查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审查落实军委总部的规章制度是否落实,教育训练管理及经费保障是否与军委总部要求一致,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曲解制度规定等现象;审查执行本级制定的管理规定是否落到实处,教育训练费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是否得到遏制,有无敷衍塞责等行为。
3.审查物资器材管理。审查物资器材采购是否严格执行计划,物资器材储存是否合理,统供训练器材是否适用、合规,库存物资器材的出入库手续是否严密,用于教育训练的物资、器材是否实行限额管理和计价核算,库存周转率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积压、损坏、锈蚀、霉烂变质以及账物不符等现象;审查贵重物品管理和登记是否严格,有无丢失或去向不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