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生态有机观出发,大学不再是消极地根植于某一孤立的系统之中,而是共时地或历时地参与到时空交叠的多个系统当中;大学战略管理不再是一个“按图索骥”的静态行为,而是大学根据自身客观条件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通过战略运用协调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选择、扩展和跃迁自身基础生态位,实现持续成长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大学战略;生态位;共时性;历时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环境的变迁和竞争的加剧使大学进行战略管理成为必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自主权的逐步落实使大学进行战略管理有了可能,学校战略规划的时代已经到来。许多大学已经开始尝试运用战略指导大学发展,但是一些高校的“战略管理”活动仍然停留在“战略规划”的层面和水平上,战略管理思想并没有真正在大学管理实践中扎下根来。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对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认识不清。
一、对大学战略管理实质的两种理解
学术界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战略管理,一种是广义的战略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将“战略”本身纳入管理的范畴,是对大学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更新进行的管理;广义的战略管理则强调管理过程的战略性安排或管理模式的战略性色彩,是针对整个大学所进行的战略性管理。
狭义的理解倾向于把大学战略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方法。基于这种理解的战略管理模式常常同正式的规划、集中控制和垂直管理相联系,对大学组织的构造、任务的规定以及管理者的思路有着十分基础的意义。然而,这种狭义的战略管理往往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其一,大学决策层所制定的战略与组织中实际存在的资源往往是脱节的,“管理人员为了制订战略可以呆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和思考,而让别人去履行战略;这样就会给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带来危害,鼓励了肤浅的战略,而肤浅的战略将有悖于组织真正的特色竞争力”[1]。其二,长期在结构上的苦心设计容易导致组织的支离破碎与官僚主义,严密而繁杂的组织结构层次牺牲了组织的灵活性与成长性,“战略规划的失败就是程式化的失败,是以呆板的计划来应对动态因素的失败”[2]。
广义的理解是把大学战略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思维。基于这种理解的战略管理模式强调大学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通过对自身资源与条件的统筹规划,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进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其实,广义的理解包含着狭义的概念,两个层面的战略管理在大学进化过程中是统一进行的:一方面,战略管理活动重视统筹规划人、财、物、信息等关键性资源运作的规范程式;科学地预测组织的发展环境,合理规划发展目标与发展路线;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采用精确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等。“战略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的清晰性或它的严密结构,而在于当新机会或新的推动力出现时,它捕捉新事物,处理未知事件,重新利用和集中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选择时最有效的利用资源。”[3]另一方面,“战略管理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的创新性任务的过程,它涉及到组织更新和成长;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发展和有效运用战略手段来指导组织的运作”[4]。将大学发展置于环境的依托之中,始终将环境作为战略管理的变量,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保持大学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
二、生态位理论和大学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描述的是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生物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二是主体生命系统运行及相互协调运行的状况。应该说生物生态位现象对于所有生命现象而言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适用于大学管理领域。
仿照生物生态位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态位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生态环境里,大学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大学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大学生态位是联系大学自身生存发展与大学生存环境的纽带,反映大学在大学生存空间中的物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体现大学竞争力的标志。具体来讲,大学为了在生态系统中占据有利的位置,都尽可能多地争取所需的生态资源,把获得的输入资源(资金、教师、学生、信息、知识等)经过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资金的运用、物资的消耗,转化为政府、企业、各种社团组织、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部门所需要的资源,从而转化为直接的学校利益和社会效益,在转化的过程中这些资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大学的广义生存空间。而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一定的时间段内,每个大学获得输入资源以及输出资源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占据广义生存空间的一部分,这部分生态空间就称为大学的生态位。
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态位是大学在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外部环境与大学交流的界面平台。每个大学的生态位是大学生态系统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些节点同时又是一种多维环境空间,是每个大学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是大学所处的生态大环境中与大学紧密接触的那部分,可能包含各种不同的参与者和行动主体,如政府、企业、中介机构、消费者、竞争者等。大学要通过采取行动为关系主体创造出多种可获取的选择来展示自己,并取得他们的关注、赞许和资助,而关系性主体对大学的认可和选择,决定了大学战略的成功程度以及他们所获取竞争优势的大小。因此,一所大学若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善于利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生态位是大学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大学对环境的适应包括两种层次的适应:一个层次是根据大学固有的资源和能力,对环境要素可以达到的理想适应程度,这种理想适应状态就是大学的基础生态位;另一个层次是大学对环境要素的实际适应程度,这种实际适应状态就是大学的实现生态位。大学的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基础生态位可能随着整个生态环境的向前发展而扩展或者流失,不同大学在同一时期的基础生态位是不同的,同一大学在不同时期的基础生态位也是不同的;大学的实现生态位也是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具有连续演化的特性。大学实现生态位越接近基础生态位,说明大学对所处环境适应程度越好,大学对本生态位的嵌入性越高。
大学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大学生态位则是环境选择与大学能动性的结果。在大学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文化、结构、技术、管理能力等生态因子具有差异性,其竞争能力就有所不同。大学个体要立足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分析环境的特点以及大学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通过生态位的主动分离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这一过程表现为大学在环境中占据的资源空间发生变化,即生态位发生了变化。当这种变化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较大的程度,就形成了大学生态位的跃迁。而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之间产生的生态位势则决定着大学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性:一方面大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占领和竞争良好的生态位,能动地改造内外环境,以求大学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所在的生态环境因为经常改变,环境的变动导致决策发生改变,原有的生态位就有可能不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成为大学生存发展的障碍,此时,就要求大学能够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适时进行新的战略选择,调整自己的基础生态位,实现大学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平衡。
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战略管理实质
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大学组织的进化过程就是不断选择、扩展和跃迁自身基础生态位,以及使自己的实现生态位不断的接近基础生态位的动态过程。相应的,大学战略管理的任务就有两个:一是在大学进化的某一时点上组织与环境互动匹配,正确选择生态位并采取措施巩固生态位;二是使大学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寻找和创造新的生态位。可见,大学组织既要与环境相谐又要通过改变环境实现主体性的张扬,大学战略管理活动同时涉及和处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问题。
从共时性的角度看,大学在某个特定阶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大学要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制定合适的战略,以实现在相应生态位上的适应与发展。“战略着重于一种根本性的视点:即给组织以正确的定位,以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5]一般来讲,在大学进化的某个横切面上,采用传统的战略规划管理方式,即由大学组织力量按照必须的程序和方法把战略制定出来,通过组织系统把战略贯彻下去,变为全体员工的行动,通过战略评估促使员工正确地贯彻既定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大学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活动的模式没有改变,作为大学适应性调节机制的战略也就保持不变;相反,如果这一时期大学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或者大学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能力构成的价值创造模式发生了变化,大学战略就要随之而改变。“战略既永恒又转化,它不仅涉及个人的认识,也涉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冲突……所有这些都必须对环境作出反应。”[6]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只有那些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适应变化创造出价值,并勇于利用变化、创造变化的组织才能够在未来持续成长。因此,大学在战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不能静态地对待战略,而始终要用一种动态、权变的思维方式,适时地检测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状态:当环境变化不利于大学发展时,要因势利导,善于转化,在积极学习与不断创新中推动大学向前发展;当环境变化能给大学发展带来机遇时,要敢于竞争,立马当先,在调整和转换战略中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大学战略伴随着大学的成长而不断演化。在大学成长的初级阶段,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大学愿景和使命的设计,重视办学特色和大学文化的培育,战略的作用就是充分掌握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寻找大学成长的“突破口”。随着规模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大学对于资源的掌控能力增强,同时大学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开始主动适应,大学便会进入快速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大学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战略选择表现为大学对生态利导因子的争夺,包括对未被利用的资源、环境的开拓和不同大学间的竞争过程,旨在追求发展的速度或效率。这时,大学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特色竞争和速度竞争,谁抓住了需求和资源环境中的矛盾集中点,抢先一步采取行动,抢占生态位的“制高点”,谁就占据了主动,从而获得了相对的竞争优势。随着生态位的迅速被占用,利导因子容量逐渐饱和,于是大学发展的速度就会受到抑制,战略逐渐转变为对环境的妥协和突破过程,包括对各生态因子的再搜寻与能动创造,以及大学之间的协同共生,积极寻求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建立和利用有利的生态系统,丰富自己的生态资源,改善生存和竞争环境,从而占据有利的生态位。随着大学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加大,大学对环境变动的响应会有较大时滞,此时,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继续引导大学发展,更多的时候是战略的发展滞后于大学的发展,大学无法继续进行既定的战略搜寻。如果大学能够及时采取战略并调整保持战略的先进性,就可实现蜕变,从而淡化大学生命周期的界限,迎来另一个发展高峰,实现持续成长;如不能或无意识进行战略的转变以提升战略的指导能力时,大学就会进入衰退期。当然,这里关于大学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战略演变只是一种抽象的总结,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会经历如上所有过程,有些大学可能在其诞生后还没有来得及明确其发展战略就已经死亡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理解为:大学组织根据自身客观条件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通过战略运用协调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选择、扩展和跃迁自身基础生态位,以及使自己的实现生态位不断的接近基础生态位的动态过程。具体来讲,大学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明确和把握自身的愿景和使命。其次,大学要了解自己的生态位,对自己和环境关键要素信息有较准确地把握。然后,要根据大学的实力和能力辐射范围,同时考虑系统均衡的动态性和演化性,制定与之相符的发展战略;根据大学实力变化和发展状况,寻找新的生态位目标,并根据此目标进行大学内部的整合,实现生态位的跃迁。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于大学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是必不可少的,稳定是相对的,而变化则是常态的。
参考文献:
[1][2][3][美]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6,51,127.
[4]Hofer,C.and Schendel,D.1978.Strategy 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s.St.Paul.,MN:West.
[5][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75.
[6]彭新武.现代主流战略观的综合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16-22.
关键词:大学战略;生态位;共时性;历时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环境的变迁和竞争的加剧使大学进行战略管理成为必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自主权的逐步落实使大学进行战略管理有了可能,学校战略规划的时代已经到来。许多大学已经开始尝试运用战略指导大学发展,但是一些高校的“战略管理”活动仍然停留在“战略规划”的层面和水平上,战略管理思想并没有真正在大学管理实践中扎下根来。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对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认识不清。
一、对大学战略管理实质的两种理解
学术界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战略管理,一种是广义的战略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将“战略”本身纳入管理的范畴,是对大学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更新进行的管理;广义的战略管理则强调管理过程的战略性安排或管理模式的战略性色彩,是针对整个大学所进行的战略性管理。
狭义的理解倾向于把大学战略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方法。基于这种理解的战略管理模式常常同正式的规划、集中控制和垂直管理相联系,对大学组织的构造、任务的规定以及管理者的思路有着十分基础的意义。然而,这种狭义的战略管理往往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其一,大学决策层所制定的战略与组织中实际存在的资源往往是脱节的,“管理人员为了制订战略可以呆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和思考,而让别人去履行战略;这样就会给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带来危害,鼓励了肤浅的战略,而肤浅的战略将有悖于组织真正的特色竞争力”[1]。其二,长期在结构上的苦心设计容易导致组织的支离破碎与官僚主义,严密而繁杂的组织结构层次牺牲了组织的灵活性与成长性,“战略规划的失败就是程式化的失败,是以呆板的计划来应对动态因素的失败”[2]。
广义的理解是把大学战略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思维。基于这种理解的战略管理模式强调大学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通过对自身资源与条件的统筹规划,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进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其实,广义的理解包含着狭义的概念,两个层面的战略管理在大学进化过程中是统一进行的:一方面,战略管理活动重视统筹规划人、财、物、信息等关键性资源运作的规范程式;科学地预测组织的发展环境,合理规划发展目标与发展路线;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采用精确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等。“战略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的清晰性或它的严密结构,而在于当新机会或新的推动力出现时,它捕捉新事物,处理未知事件,重新利用和集中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选择时最有效的利用资源。”[3]另一方面,“战略管理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的创新性任务的过程,它涉及到组织更新和成长;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发展和有效运用战略手段来指导组织的运作”[4]。将大学发展置于环境的依托之中,始终将环境作为战略管理的变量,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保持大学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
二、生态位理论和大学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描述的是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生物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二是主体生命系统运行及相互协调运行的状况。应该说生物生态位现象对于所有生命现象而言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适用于大学管理领域。
仿照生物生态位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态位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生态环境里,大学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大学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大学生态位是联系大学自身生存发展与大学生存环境的纽带,反映大学在大学生存空间中的物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体现大学竞争力的标志。具体来讲,大学为了在生态系统中占据有利的位置,都尽可能多地争取所需的生态资源,把获得的输入资源(资金、教师、学生、信息、知识等)经过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资金的运用、物资的消耗,转化为政府、企业、各种社团组织、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部门所需要的资源,从而转化为直接的学校利益和社会效益,在转化的过程中这些资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大学的广义生存空间。而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一定的时间段内,每个大学获得输入资源以及输出资源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占据广义生存空间的一部分,这部分生态空间就称为大学的生态位。
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态位是大学在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外部环境与大学交流的界面平台。每个大学的生态位是大学生态系统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些节点同时又是一种多维环境空间,是每个大学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是大学所处的生态大环境中与大学紧密接触的那部分,可能包含各种不同的参与者和行动主体,如政府、企业、中介机构、消费者、竞争者等。大学要通过采取行动为关系主体创造出多种可获取的选择来展示自己,并取得他们的关注、赞许和资助,而关系性主体对大学的认可和选择,决定了大学战略的成功程度以及他们所获取竞争优势的大小。因此,一所大学若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善于利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生态位是大学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大学对环境的适应包括两种层次的适应:一个层次是根据大学固有的资源和能力,对环境要素可以达到的理想适应程度,这种理想适应状态就是大学的基础生态位;另一个层次是大学对环境要素的实际适应程度,这种实际适应状态就是大学的实现生态位。大学的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基础生态位可能随着整个生态环境的向前发展而扩展或者流失,不同大学在同一时期的基础生态位是不同的,同一大学在不同时期的基础生态位也是不同的;大学的实现生态位也是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具有连续演化的特性。大学实现生态位越接近基础生态位,说明大学对所处环境适应程度越好,大学对本生态位的嵌入性越高。
大学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大学生态位则是环境选择与大学能动性的结果。在大学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文化、结构、技术、管理能力等生态因子具有差异性,其竞争能力就有所不同。大学个体要立足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分析环境的特点以及大学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通过生态位的主动分离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这一过程表现为大学在环境中占据的资源空间发生变化,即生态位发生了变化。当这种变化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较大的程度,就形成了大学生态位的跃迁。而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之间产生的生态位势则决定着大学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性:一方面大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占领和竞争良好的生态位,能动地改造内外环境,以求大学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所在的生态环境因为经常改变,环境的变动导致决策发生改变,原有的生态位就有可能不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成为大学生存发展的障碍,此时,就要求大学能够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适时进行新的战略选择,调整自己的基础生态位,实现大学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平衡。
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战略管理实质
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大学组织的进化过程就是不断选择、扩展和跃迁自身基础生态位,以及使自己的实现生态位不断的接近基础生态位的动态过程。相应的,大学战略管理的任务就有两个:一是在大学进化的某一时点上组织与环境互动匹配,正确选择生态位并采取措施巩固生态位;二是使大学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寻找和创造新的生态位。可见,大学组织既要与环境相谐又要通过改变环境实现主体性的张扬,大学战略管理活动同时涉及和处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问题。
从共时性的角度看,大学在某个特定阶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大学要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制定合适的战略,以实现在相应生态位上的适应与发展。“战略着重于一种根本性的视点:即给组织以正确的定位,以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5]一般来讲,在大学进化的某个横切面上,采用传统的战略规划管理方式,即由大学组织力量按照必须的程序和方法把战略制定出来,通过组织系统把战略贯彻下去,变为全体员工的行动,通过战略评估促使员工正确地贯彻既定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大学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活动的模式没有改变,作为大学适应性调节机制的战略也就保持不变;相反,如果这一时期大学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或者大学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能力构成的价值创造模式发生了变化,大学战略就要随之而改变。“战略既永恒又转化,它不仅涉及个人的认识,也涉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冲突……所有这些都必须对环境作出反应。”[6]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只有那些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适应变化创造出价值,并勇于利用变化、创造变化的组织才能够在未来持续成长。因此,大学在战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不能静态地对待战略,而始终要用一种动态、权变的思维方式,适时地检测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状态:当环境变化不利于大学发展时,要因势利导,善于转化,在积极学习与不断创新中推动大学向前发展;当环境变化能给大学发展带来机遇时,要敢于竞争,立马当先,在调整和转换战略中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大学战略伴随着大学的成长而不断演化。在大学成长的初级阶段,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大学愿景和使命的设计,重视办学特色和大学文化的培育,战略的作用就是充分掌握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寻找大学成长的“突破口”。随着规模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大学对于资源的掌控能力增强,同时大学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开始主动适应,大学便会进入快速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大学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战略选择表现为大学对生态利导因子的争夺,包括对未被利用的资源、环境的开拓和不同大学间的竞争过程,旨在追求发展的速度或效率。这时,大学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特色竞争和速度竞争,谁抓住了需求和资源环境中的矛盾集中点,抢先一步采取行动,抢占生态位的“制高点”,谁就占据了主动,从而获得了相对的竞争优势。随着生态位的迅速被占用,利导因子容量逐渐饱和,于是大学发展的速度就会受到抑制,战略逐渐转变为对环境的妥协和突破过程,包括对各生态因子的再搜寻与能动创造,以及大学之间的协同共生,积极寻求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建立和利用有利的生态系统,丰富自己的生态资源,改善生存和竞争环境,从而占据有利的生态位。随着大学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加大,大学对环境变动的响应会有较大时滞,此时,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继续引导大学发展,更多的时候是战略的发展滞后于大学的发展,大学无法继续进行既定的战略搜寻。如果大学能够及时采取战略并调整保持战略的先进性,就可实现蜕变,从而淡化大学生命周期的界限,迎来另一个发展高峰,实现持续成长;如不能或无意识进行战略的转变以提升战略的指导能力时,大学就会进入衰退期。当然,这里关于大学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战略演变只是一种抽象的总结,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会经历如上所有过程,有些大学可能在其诞生后还没有来得及明确其发展战略就已经死亡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理解为:大学组织根据自身客观条件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通过战略运用协调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选择、扩展和跃迁自身基础生态位,以及使自己的实现生态位不断的接近基础生态位的动态过程。具体来讲,大学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明确和把握自身的愿景和使命。其次,大学要了解自己的生态位,对自己和环境关键要素信息有较准确地把握。然后,要根据大学的实力和能力辐射范围,同时考虑系统均衡的动态性和演化性,制定与之相符的发展战略;根据大学实力变化和发展状况,寻找新的生态位目标,并根据此目标进行大学内部的整合,实现生态位的跃迁。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于大学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是必不可少的,稳定是相对的,而变化则是常态的。
参考文献:
[1][2][3][美]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6,51,127.
[4]Hofer,C.and Schendel,D.1978.Strategy 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s.St.Paul.,MN:West.
[5][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75.
[6]彭新武.现代主流战略观的综合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