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幼教奠基人陈鹤琴先生在《如何使幼稚生适应新环境》一文中说:“幼稚园的环境不但要美化,而且要富有教育意义。以便转移小孩子的心情,消失对环境的陌生感。”
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合理利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角的教育功能,对幼儿尽快消除入园焦虑,实现家园的自然对接,平稳过渡,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众所周知,植物角是幼儿园最常见,又是幼儿很感兴趣的区域之一。它不仅能美化环境,又是激发幼儿观察探究、获取知识,促进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根据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环境,我们抓住契机,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而采取措施,积极利用、发挥环境中的重要阵地——植物角在这一方面的隐性功能。下面就是我所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自带植物,丰富内容,转移幼儿的焦虑情绪
研究表明:新生入园后,周围环境和人都是陌生的,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此时,如果允许他们带一些自己熟悉的、喜爱的物品来园,能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因为他们可以把部分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这些物品上。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跟家长沟通配合,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来丰富植物角的内容,美化活动室的环境。一盆美丽鲜艳的花,或是翠绿的藤蔓、盆景树,还是各种有趣的种子,茁壮的菜苗……这些都是我们热烈欢迎、积极鼓励、乐于接受的。
二、用植物角的美来感染幼儿,进而喜欢来园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小孩子被鲜艳的花朵,漂亮的玩具等吸引。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更容易被美的事物所打动、感染。现在植物角里有那么多色彩绚丽、丰富多彩的植物,当然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可远观近瞧,可赏花看绿,乐在其间,流连忘返。为此,我们努力从小班幼儿审美的角度出发,把这些开花、有绿的植物摆放得错落有致,容易被幼儿目光所触及。那些绚丽鲜艳的花朵、鲜绿的长长藤蔓、大的像手掌般的绿叶……都让孩子们长久驻足。同时利用一些瓜果蔬菜特殊的形状,给它们稍加拟人化的装饰,变成滑稽可爱、活灵活现的拟人化的造型,如:萝卜娃娃,玉米爷爷等,让孩子们倍觉妙趣横生,一个个把玩在手中,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虽不会说话,但一点也不影响幼儿和他们进行有趣地交流互动。还有那些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一部分被我们用透明的杯子分门别类地装起来,一部分被粘贴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幼儿随时可看可玩。这么多生动有趣的植物类型,给幼儿开启了一个新奇神秘又趣味盎然的世界。孩子自然被吸引,难怪喜欢来幼儿园。
三、用植物角的趣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减轻对亲人的依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学使孩子脱离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败”。植物角就是一个缩小的、微观的植物园,可里面的奥妙却不少。为了能让幼儿尽快主动地探索这些植物的秘密,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首先,通过比较,让孩子发现植物间一些明显的区别。比如:把不同的花摆放在一起,让他们去发现花瓣的秘密,除了有平常很容易注意的颜色差别外,花瓣的大小、形状、质地都有很大的区别。植物的叶子呢,有的细细长长的,有的圆圆的,有手掌形、心形、扇子形;有的很光滑,有的却粗糙,甚至有毛刺。其次,带领孩子们一起参加种植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先选择那些生长变化快的植物,如;大蒜、绿豆等,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从发芽到长叶的生长过程,并和老师一起记录这些植物的明显变化。孩子的心里也充满了欣喜和乐趣。另外,还组织幼儿用各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贴、制作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案。只要他们喜欢,能动起手来参加制作,就是一种成功和享受的过程,而不必计较制作的结果。有趣而充实的活动,加上老师耐心、细致的陪伴,幼儿想亲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四、给幼儿照料植物角的机会,用初步的责任感引导他们主动入园
美丽又丰富的植物角,要使它们茁壮地成长,当然少不了精心的照料。让小班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也能促进其责任感的形成。我针对劳动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照料植物角。能力强的可以帮忙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身体壮的为植物浇水、整理劳动工具,体质弱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除草……总之,大家都来为植物角的欣欣向荣出一份力。就像陈鹤琴先生主张的那样:“小孩子能够做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做”。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即便是一点点的成绩,也要夸赞一番,激发他们继续尝试的欲望。同时提倡幼儿在入园和离园时能和自己喜欢或正在照料的植物打一声招呼。目的就是让他们一定要记着:幼儿园里也有想念他们,需要他们照料的植物宝宝,用来促进孩子们初步责任感的形成,强化他们入园的积极性。
五、在共同关爱植物过程中,迁移对周围同伴的喜爱,从而乐上幼儿园
在植物角的照料过程中,必然需要和周围小朋友一起交流、协商、探讨、合作,共同参与劳动,分享劳动成果。那么就会对同伴逐渐地有了一些了解、认识,原来完全陌生的人,因为共同兴趣和目的而变得慢慢熟悉起来。有事可做,有话可谈,渐渐地身边多了不少喜欢的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周围的环境也不再那么陌生,一切都变得亲切、和谐起来,孩子们当然会慢慢地喜欢幼儿园,喜欢小朋友,喜欢老师。
六、让植物角成为他人赞誉的目标,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产生爱集体,爱幼儿园的情感
科学研究表明:赞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外部驱力。它能引发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孩子对自身言行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也是获取教育成就的先导。由于我班植物角的内容丰富,种类众多,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自然成为幼儿园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人羡慕的目光。不仅本班家长喜欢,还经常引得路过门口的其他班家长和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仔细欣赏,啧啧赞叹。这些真实的赞美声不断地听在幼儿耳里,自然会在心里涌起别样的情怀。再加上我会适时地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谈话,让他们知道:植物角的美凝聚着每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带来的,是一起种植、一起制作、一起劳动的成果。让幼儿来感受集体的力量,体会为集体赢得荣誉的乐趣,萌发孩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慢慢地爱上这个集体,爱来幼儿园。
分离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集体生活必经的情感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积极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寻求适宜幼儿个性的,符合本园特点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就像陈先生说的那样:“使儿童对幼稚园发生亲切的感情,进而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使儿童深深地体验到幼稚园是他们的乐园。”在孩子人生第一次扬帆起航的时刻,作为教师应该庆幸有我们的全程参与陪同,在温暖的祝福中,不忘用爱和执着编织的“东风”,让他们一路顺风,别让他们久等!
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合理利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角的教育功能,对幼儿尽快消除入园焦虑,实现家园的自然对接,平稳过渡,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众所周知,植物角是幼儿园最常见,又是幼儿很感兴趣的区域之一。它不仅能美化环境,又是激发幼儿观察探究、获取知识,促进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根据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环境,我们抓住契机,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而采取措施,积极利用、发挥环境中的重要阵地——植物角在这一方面的隐性功能。下面就是我所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自带植物,丰富内容,转移幼儿的焦虑情绪
研究表明:新生入园后,周围环境和人都是陌生的,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此时,如果允许他们带一些自己熟悉的、喜爱的物品来园,能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因为他们可以把部分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这些物品上。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跟家长沟通配合,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来丰富植物角的内容,美化活动室的环境。一盆美丽鲜艳的花,或是翠绿的藤蔓、盆景树,还是各种有趣的种子,茁壮的菜苗……这些都是我们热烈欢迎、积极鼓励、乐于接受的。
二、用植物角的美来感染幼儿,进而喜欢来园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小孩子被鲜艳的花朵,漂亮的玩具等吸引。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更容易被美的事物所打动、感染。现在植物角里有那么多色彩绚丽、丰富多彩的植物,当然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可远观近瞧,可赏花看绿,乐在其间,流连忘返。为此,我们努力从小班幼儿审美的角度出发,把这些开花、有绿的植物摆放得错落有致,容易被幼儿目光所触及。那些绚丽鲜艳的花朵、鲜绿的长长藤蔓、大的像手掌般的绿叶……都让孩子们长久驻足。同时利用一些瓜果蔬菜特殊的形状,给它们稍加拟人化的装饰,变成滑稽可爱、活灵活现的拟人化的造型,如:萝卜娃娃,玉米爷爷等,让孩子们倍觉妙趣横生,一个个把玩在手中,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虽不会说话,但一点也不影响幼儿和他们进行有趣地交流互动。还有那些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一部分被我们用透明的杯子分门别类地装起来,一部分被粘贴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幼儿随时可看可玩。这么多生动有趣的植物类型,给幼儿开启了一个新奇神秘又趣味盎然的世界。孩子自然被吸引,难怪喜欢来幼儿园。
三、用植物角的趣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减轻对亲人的依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学使孩子脱离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败”。植物角就是一个缩小的、微观的植物园,可里面的奥妙却不少。为了能让幼儿尽快主动地探索这些植物的秘密,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首先,通过比较,让孩子发现植物间一些明显的区别。比如:把不同的花摆放在一起,让他们去发现花瓣的秘密,除了有平常很容易注意的颜色差别外,花瓣的大小、形状、质地都有很大的区别。植物的叶子呢,有的细细长长的,有的圆圆的,有手掌形、心形、扇子形;有的很光滑,有的却粗糙,甚至有毛刺。其次,带领孩子们一起参加种植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先选择那些生长变化快的植物,如;大蒜、绿豆等,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从发芽到长叶的生长过程,并和老师一起记录这些植物的明显变化。孩子的心里也充满了欣喜和乐趣。另外,还组织幼儿用各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贴、制作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案。只要他们喜欢,能动起手来参加制作,就是一种成功和享受的过程,而不必计较制作的结果。有趣而充实的活动,加上老师耐心、细致的陪伴,幼儿想亲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四、给幼儿照料植物角的机会,用初步的责任感引导他们主动入园
美丽又丰富的植物角,要使它们茁壮地成长,当然少不了精心的照料。让小班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也能促进其责任感的形成。我针对劳动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照料植物角。能力强的可以帮忙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身体壮的为植物浇水、整理劳动工具,体质弱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除草……总之,大家都来为植物角的欣欣向荣出一份力。就像陈鹤琴先生主张的那样:“小孩子能够做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做”。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即便是一点点的成绩,也要夸赞一番,激发他们继续尝试的欲望。同时提倡幼儿在入园和离园时能和自己喜欢或正在照料的植物打一声招呼。目的就是让他们一定要记着:幼儿园里也有想念他们,需要他们照料的植物宝宝,用来促进孩子们初步责任感的形成,强化他们入园的积极性。
五、在共同关爱植物过程中,迁移对周围同伴的喜爱,从而乐上幼儿园
在植物角的照料过程中,必然需要和周围小朋友一起交流、协商、探讨、合作,共同参与劳动,分享劳动成果。那么就会对同伴逐渐地有了一些了解、认识,原来完全陌生的人,因为共同兴趣和目的而变得慢慢熟悉起来。有事可做,有话可谈,渐渐地身边多了不少喜欢的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周围的环境也不再那么陌生,一切都变得亲切、和谐起来,孩子们当然会慢慢地喜欢幼儿园,喜欢小朋友,喜欢老师。
六、让植物角成为他人赞誉的目标,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产生爱集体,爱幼儿园的情感
科学研究表明:赞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外部驱力。它能引发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孩子对自身言行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也是获取教育成就的先导。由于我班植物角的内容丰富,种类众多,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自然成为幼儿园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人羡慕的目光。不仅本班家长喜欢,还经常引得路过门口的其他班家长和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仔细欣赏,啧啧赞叹。这些真实的赞美声不断地听在幼儿耳里,自然会在心里涌起别样的情怀。再加上我会适时地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谈话,让他们知道:植物角的美凝聚着每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带来的,是一起种植、一起制作、一起劳动的成果。让幼儿来感受集体的力量,体会为集体赢得荣誉的乐趣,萌发孩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慢慢地爱上这个集体,爱来幼儿园。
分离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集体生活必经的情感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积极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寻求适宜幼儿个性的,符合本园特点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就像陈先生说的那样:“使儿童对幼稚园发生亲切的感情,进而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使儿童深深地体验到幼稚园是他们的乐园。”在孩子人生第一次扬帆起航的时刻,作为教师应该庆幸有我们的全程参与陪同,在温暖的祝福中,不忘用爱和执着编织的“东风”,让他们一路顺风,别让他们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