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数学教学能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进程的安排上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学生的练习题出发进行展开,涉及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有所涉及而在此看到的却是动态变化的全过程,让学生既感亲切又觉新鲜,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节课堂氛围,为确保本课顺利实施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的设置其目的是既希望学生学会提问题,逆向发现法,同时,在发现问题后能以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治学态度。
第三层次,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借助课本题的特点为学生做了示范,设置运动与变化,一方面,向纵深变化,另一方面,向横向退化。这一层次的另一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课件的努力探索、不同变换,能挖掘问题更深层次的规律,看到变化中的不变性,再次感受数学内在结构的统一性(内在美)和外显图像的舒展流畅,同时也科学地认识到,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将发生质的飞跃到质变,揭示了矛盾体的对立和统一,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四层次,课件也为使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又使课堂氛围更活跃、轻松,应在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精美。
课后感受与反思
首先,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基本目标: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但应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对激发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但她只能对学习起帮助与促进的作用,极不能代替我们的逻辑工具,否则对教学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1、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整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
2、应用信息技术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追求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1)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时,应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生活学习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和切合学生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
(2)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发挥IT作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帮助实现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与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必要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画课件,验证自己的猜想,借助动态功能引发思维,大胆创新。
3、应找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的结合点。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包括: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实施,学习资源的搜集、组织和呈现。所以帮助学习,选择学习手段、学习技术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主要结合点。
4、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结合和相互促进。应有机组合各种IT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努力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合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促进。本课我们采用类比猜想、动画探索、讨论协作、严格论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而削弱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教学方式。
5、适度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只是学习的开端,在兴趣引导下开展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活动才是教师应关注的核心,要透过兴趣的表现形式,思考学生兴趣指向的是不是我们期望学生开展的学习主题,学生要兴奋,但兴奋要适度。
我们的实验是初步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
从理论层面上,当前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整合”于数学教学,我们期望它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那么,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三者如何才能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效地互动?信息技术到底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信息技术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技术如何才能与好的教学法融合一体,为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有力的认知工具?等等。
从实践层面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加大对试验工作的支持力度;如何发挥不同信息技术(如手持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的各自优势,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随时随地使用技术;如何解决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与考试评价(高考)中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习惯与“整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寻求与“整合”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程的安排上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学生的练习题出发进行展开,涉及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有所涉及而在此看到的却是动态变化的全过程,让学生既感亲切又觉新鲜,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节课堂氛围,为确保本课顺利实施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的设置其目的是既希望学生学会提问题,逆向发现法,同时,在发现问题后能以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治学态度。
第三层次,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借助课本题的特点为学生做了示范,设置运动与变化,一方面,向纵深变化,另一方面,向横向退化。这一层次的另一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课件的努力探索、不同变换,能挖掘问题更深层次的规律,看到变化中的不变性,再次感受数学内在结构的统一性(内在美)和外显图像的舒展流畅,同时也科学地认识到,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将发生质的飞跃到质变,揭示了矛盾体的对立和统一,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四层次,课件也为使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又使课堂氛围更活跃、轻松,应在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精美。
课后感受与反思
首先,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基本目标: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但应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对激发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但她只能对学习起帮助与促进的作用,极不能代替我们的逻辑工具,否则对教学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1、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整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
2、应用信息技术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追求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1)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时,应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生活学习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和切合学生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
(2)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发挥IT作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帮助实现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与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必要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画课件,验证自己的猜想,借助动态功能引发思维,大胆创新。
3、应找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的结合点。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包括: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实施,学习资源的搜集、组织和呈现。所以帮助学习,选择学习手段、学习技术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主要结合点。
4、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结合和相互促进。应有机组合各种IT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努力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合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促进。本课我们采用类比猜想、动画探索、讨论协作、严格论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而削弱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教学方式。
5、适度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只是学习的开端,在兴趣引导下开展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活动才是教师应关注的核心,要透过兴趣的表现形式,思考学生兴趣指向的是不是我们期望学生开展的学习主题,学生要兴奋,但兴奋要适度。
我们的实验是初步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
从理论层面上,当前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整合”于数学教学,我们期望它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那么,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三者如何才能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效地互动?信息技术到底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信息技术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技术如何才能与好的教学法融合一体,为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有力的认知工具?等等。
从实践层面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加大对试验工作的支持力度;如何发挥不同信息技术(如手持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的各自优势,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随时随地使用技术;如何解决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与考试评价(高考)中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习惯与“整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寻求与“整合”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