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1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在开始我的演讲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大家请看。这是一张关于“两个辛丑年”的对比照,图的上半部分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的现场,《辛丑条约》条条章节读起来字字都是侮辱,下半部分是2021年3月18号-19号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照片,会上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对美方代表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两个甲子,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中国,是什么让中国在同样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境遇。接下来请听我的演讲《青春托起中国梦 党建引领教育魂》。
回望中国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1921年,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出现了一个政党,它用100年的披荆斩棘、100年的艰苦奋斗,令我们脚下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筚路蓝缕,如今的高楼林立;曾经的百废待兴,如今的欣欣向荣。而不变的是,笃诚的信仰、坚定的斗志、磅礴的力量,不变的是庄严肃穆的五星红旗,不变的是播撒着金光的锤子镰刀。它就是我们骄傲的中国共产党。
初心永挚追梦路、红心向党伴我行,今天,站在100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教师该如何提升历史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激发“正能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我想表达十二个字:敬党爱国、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敬党爱国是教育之本。“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用“敬党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敬党爱国斗志,激励有志青年发愤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期间特别指出:“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敬党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流淌、绵延不绝,在时代的场域里扎根生长、释放能量。它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砥砺前行的依靠。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用自身行动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个人与国家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国家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偏离航道;如果国家发展离开了个人努力,就会流于空谈、失去根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为了国家需要,轉而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在75岁高龄时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为师者只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以一生的真情投入教育、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艰苦奋斗是成功之基。各位朋友,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5年的新年贺词,始终都在提倡不懈奋斗精神。2016年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梳理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2017年提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2018年的金句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2019年提到了:“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20年贺词指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奋斗,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站在教师立场上,奋斗,是辛勤耕耘、是谆谆教诲、是坚守岗位。我们志存高远而奋斗,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脚踏实地而奋斗,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要发扬实干精神,对教育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要团结一致而奋斗,要从本职岗位入手,打破小团队、小圈子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增强教学团队协作意识,主动配合、密切配合;我们要自我革命而奋斗,坚持“文明、勤奋、友爱、进取”的教育理念,不断补充新知识、增加新方法、强化新技能、培养新人才。
勇于奉献是本职之责。炙热的家国情怀,向来需要默默的担当与奉献。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大年、从南仁东到黄文秀……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基业上,无数不朽的名字熠熠闪光,辉耀中华。就是他们用具体而微的奉献映照家国情怀,用无怨无悔的行动去书写时代华章,中国共产党用了1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芳华之年不能只为当下的一饭一蔬,当以激情书写青春许国的时代答卷。可以说,勇于奉献是我们党的鲜明底色,是我们的毕生追求。离开了奉献,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做无私奉献的“排头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教师的奉献就是向祖国的花朵讲述知识,传授文化。青春托起中国梦、党建引领教育魂,三尺讲台是我的人生舞台,白色粉笔是我的人生画笔,我们栽培美的幼芽,等待它繁花似锦,我们埋下知识的种子,盼望它硕果满枝,我们毫不犹豫,用辛勤的双手架起明天的栋梁;我们挺起胸膛,用爱的肩膀,扛起明天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出发,强国百年有我接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松滋市八宝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在开始我的演讲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大家请看。这是一张关于“两个辛丑年”的对比照,图的上半部分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的现场,《辛丑条约》条条章节读起来字字都是侮辱,下半部分是2021年3月18号-19号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照片,会上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对美方代表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两个甲子,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中国,是什么让中国在同样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境遇。接下来请听我的演讲《青春托起中国梦 党建引领教育魂》。
回望中国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1921年,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出现了一个政党,它用100年的披荆斩棘、100年的艰苦奋斗,令我们脚下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筚路蓝缕,如今的高楼林立;曾经的百废待兴,如今的欣欣向荣。而不变的是,笃诚的信仰、坚定的斗志、磅礴的力量,不变的是庄严肃穆的五星红旗,不变的是播撒着金光的锤子镰刀。它就是我们骄傲的中国共产党。
初心永挚追梦路、红心向党伴我行,今天,站在100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教师该如何提升历史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激发“正能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我想表达十二个字:敬党爱国、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敬党爱国是教育之本。“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用“敬党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敬党爱国斗志,激励有志青年发愤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期间特别指出:“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敬党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流淌、绵延不绝,在时代的场域里扎根生长、释放能量。它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砥砺前行的依靠。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用自身行动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个人与国家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国家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偏离航道;如果国家发展离开了个人努力,就会流于空谈、失去根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为了国家需要,轉而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在75岁高龄时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为师者只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以一生的真情投入教育、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艰苦奋斗是成功之基。各位朋友,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5年的新年贺词,始终都在提倡不懈奋斗精神。2016年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梳理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2017年提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2018年的金句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2019年提到了:“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20年贺词指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奋斗,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站在教师立场上,奋斗,是辛勤耕耘、是谆谆教诲、是坚守岗位。我们志存高远而奋斗,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脚踏实地而奋斗,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要发扬实干精神,对教育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要团结一致而奋斗,要从本职岗位入手,打破小团队、小圈子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增强教学团队协作意识,主动配合、密切配合;我们要自我革命而奋斗,坚持“文明、勤奋、友爱、进取”的教育理念,不断补充新知识、增加新方法、强化新技能、培养新人才。
勇于奉献是本职之责。炙热的家国情怀,向来需要默默的担当与奉献。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大年、从南仁东到黄文秀……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基业上,无数不朽的名字熠熠闪光,辉耀中华。就是他们用具体而微的奉献映照家国情怀,用无怨无悔的行动去书写时代华章,中国共产党用了1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芳华之年不能只为当下的一饭一蔬,当以激情书写青春许国的时代答卷。可以说,勇于奉献是我们党的鲜明底色,是我们的毕生追求。离开了奉献,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做无私奉献的“排头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教师的奉献就是向祖国的花朵讲述知识,传授文化。青春托起中国梦、党建引领教育魂,三尺讲台是我的人生舞台,白色粉笔是我的人生画笔,我们栽培美的幼芽,等待它繁花似锦,我们埋下知识的种子,盼望它硕果满枝,我们毫不犹豫,用辛勤的双手架起明天的栋梁;我们挺起胸膛,用爱的肩膀,扛起明天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出发,强国百年有我接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松滋市八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