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中,作用题是一种常考的题型,也是同学们普遍感觉解答起来有难度的题。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同学们首先要读懂文章,之后,根据具体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答题,并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如何解答作用题。
  一、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们在解答作用题时如果发现这道题是针对全篇内容设计出来的,那么就一定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如果文章是小说或者叙事类的文本,大家就要将故事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并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仔细分析和解读。此外,大家还可以考虑文章的创作背景,从大处着手,整理答案。
  比如,阅读篇目《赵一曼女士》后有这样一道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在解答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找出文章中写历史事件和写现实的段落,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写的是现实,“我”在医院翻阅赵一曼的资料,了解到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第三段至第二十七段写的是历史,交代了赵一曼女士被捕、受刑、养伤、出逃及遇害的情况;第二十八至第三十段又回归现实,写了“我”与老人的对话,深化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从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效果等三个角度来答题。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加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二、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
  有些作用题会直接让大家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并说说它有何作用。有的标题具有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有的标题是文章的线索和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一语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有的标题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阅读篇目《水缸里的文学》后面有这样一道题: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题目问了两个问题,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解读文中标题中的关键词,即“水缸”。寓意:水缸与我的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时期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有关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富有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让其保留了好奇心,保留了奇迹般的创造力。之后,分析标题的表达效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
  三、找准答题区间
  有些作用题在考查时会锁定具体的段落甚至语句,在解答这样的题目时,同学们首先要准确锁定相关的段落和语言,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找寻問题的答案。这类题目可能会让大家思考一个核心语句的作用和含意,也可能会让大家分析某一个片段描写的具体效用。这些都是典型的作用题,并且考查方向十分明确。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大家要结合题目要求认真剖析相关的段落和语句,然后有效组织答案,让问题的解析更加清晰、准确。
  比如,阅读篇目《枣香醉人》后面有这样一道题: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由这道题,我们就可以快速获取一个信息,即题目考查的是某个特定段落中的场景。明确了这一点,同学们就可以快速浏览上下文,找准答题区间,结合段落内容具体分析。之后,便可以得出答案:“童年打枣”的场景既增强了文学作品的感情魅力,又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写出枣树给自己带来的欢乐,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暖亲情;枣子的累累果实和现在的“也老了”的枣树、枣子很少的情形形成对比,暗喻爷爷奶奶为这一家子倾力付出后渐渐衰老;表达了一种惋惜、感恩之情。
  作用题的考查要点和考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多总结,积累丰富答题的经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随之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相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定会给写作教学带来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任务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到同一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工具用
期刊
前陆军少将、集团军军长沈三山,愁肠百结地蹲在地上。   那个最大的西红柿红了,早上还是趣青一团,象新枪烤蓝似的绿得发黑。中午便象被人猛击一掌,变得惨白。下午就露出了缕缕网络般的红晕,天还未黑,便火烧云似地红成一片了。   沈三山曾希望它一直长下去,直至成为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人见过的西红柿王。   然而现在,它开始红了。红了的西红柿不会再长大。   腰痛得厉害。那里嵌着一块同瘦肉颜色差不多的日
期刊
在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多的同时,仍有一些国家和民众相信甚至采取群体免疫作为抗疫策略。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群体免疫原本是用于疫苗接种的一个概念,用群体免疫作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既不科学也不道德,并重申疫情防控没有捷径。  Using the principle of so-called “herd immunity” to stem the COVID-19 pandemic is
期刊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是有籍的选择问题,二是主题的设计问题,三是活动的评价问题。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时,有的教师会对文本中各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饮食习惯等内容大讲特讲,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脱离了阅读本身,导致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一、精准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考点,也是同学们在文言文复习备考中的难点。经过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基本上都知道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即“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也了解了翻译的基本方法,即“留”“替”“删”“补”“调”“变”。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还是不能准确翻译,失分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大家要找到失分的原因,提高得分率。下面,笔者就以《书姜次生印章前》(
期刊
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如何教人思考,不仅是哲学家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自身为中心,从教材出发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陈旧,还会导致学生懒于思考,不爱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诱思探究”理论应运而生。它从诱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人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发挥主观
期刊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一职,在此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是其中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柳宗元记叙了自己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奇特风景,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下面,笔者就紧扣一个“醉”字来解读文章。  一、身醉  柳宗元的幼年是在长安度过的,因此,他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均有所见闻和感受,他二十一岁便进士及第,三十
期刊
《荆轲刺秦王》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义士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整篇作品的开头、经过及结尾均是围绕“荆轲刺秦”这一事件展开的。为了让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作者从语气、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对荆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同时还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以太子丹衬托荆轲  秦将王翦率大军至燕南境,太子丹惶恐不安,赶紧找到自己的幕僚荆轲商议对策。在对待樊於期的问题上,两个人的态度全然
期刊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它与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下面,笔者就谈谈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一直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师完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味地讲解,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语文教师把教学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被动地接收知识
期刊
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都会采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一些作品,以此弄清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异同。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比较,他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因此,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比较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并让他们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文本。接下来,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文本间横向比较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