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教学中的有效性指导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中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语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上不仅仅要单方面的关注字词的教学,还要关注的是情感的教学,而朗读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的真正作用,仅仅将其当作熟悉课文、字词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朗读时间太短
  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会抽出十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但这十分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字词不认识,其次就是语句不熟悉,因此读得磕磕巴巴,甚至读的慢的学生会只读了一部分就结束了,因此完全没有达到朗读的效果。
  2、朗读目的不明确
  在有的语文课堂中,老师会喊同学起来朗读,很多学生仅仅是将这个当作表现自己的机会,没有明确真正的目的。有的学生因为害羞不愿意主动起来,主动举手朗读的也仅仅是争取不读错、读得流利,这样就以为是达到了朗读的目的。甚至有时候老师因为没有人主动就要求全班朗读,而这个朗读又太注重整齐度,根本没有加入感情色彩,因此也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
  3、朗读缺乏感情
  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朗读仅仅要求会读,很少会纠结感情的运用,即使有的教师注重“有感情地朗读”,也仅仅是自己领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没有有效的指导,也没有告诉学生朗读的作用,因此学生往往会继续糊弄,认为会读就行,这样久而久之,朗读教育就没有很大的意义。
  二、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育中对朗读进行有效性指导的方法
  1、换位思考,备案朗读难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都会进行备课,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课,教师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面做示范。同时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朗读的难点在哪里,将重音、停顿都标注好,感情色彩分配好。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为例,如第二段“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里重读的字有“又”、“热闹”、“兴高采烈”、“思念”。这几个词在每句中都需要重读,因此在备案的时候需要进行标注,同时还要把握好感情色彩,描写重阳节的情景应该是高兴的,而后面思念家乡又有一种惆怅。这些教师在进步备案的时候都需要有一定的标注,以保证学生朗读的时候进行指导。
  2、掌握技巧,备战朗读指导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掌握朗读的技巧,让自己的朗读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范读的时候给学生做好榜样。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地听,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对于一些有特点的地方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技巧进行指导,如调换字词、改变句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原文的感情色彩,还能加深学生对字句的理解。
  还是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为例,里面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这首诗的朗读重音一般都在每句的倒数第三个字上,也就是说“为”、“倍”、“登”、“少”,这四个字都是动词,在诗句中,“为”是“是”、“倍”是“更加”、“登”是“爬”、“少”是表示减少,在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这四个词分别换成它们的解释,然后朗读,可以了解这四个词的意思,同时了解诗人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可以体会到这四个词在诗中的妙用。
  3、创设场景,进行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创设场景的教学方法,朗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场景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遇强愈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赶海》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赶海的见闻,上面用了大量与海有关的事件来展现海边的场景,如:捡贝壳、捞海鱼、抓海星、螃蟹、虾等等,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可以边放音乐边朗读。文章中提到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因此在朗读前可以放这首歌,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海浪、海鸥的声音,甚至可以利用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进行辅助,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赶海的热闹场景,增加学生朗读时的想象力。
  4、层次分明,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分清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解性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人称转化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歌颂的是一位“白衣天使”——叶欣,讲述的是她与“非典”斗争的过程。在很多中年级学生心中对“非典”的恐怖并没有很大的意识,因此很难了解其中的感情,因此教师可以将叶欣生活化,将这个人物塑造成学生身边的人,这样让学生可以有一种亲近感,由此才会对这个人产生感情。然后教师再以实例来讲述“非典”的恐怖,让学生了解到叶欣不畏“非典”的伟大,体会其精神,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此人的敬佩之情,从而加深朗读的感情。
  三、结语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有很大的辅助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语文中的朗读教学。朗读不仅仅是停留在“读”上面,更多的是要“有感情地读”,而作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其朗读的技巧还很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本文以实例对一些指导方法进行了探讨,但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还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的指导方法。
  【作者单位: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小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而小学数学又是生活及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相当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摸索了几个教学方法。  一、通过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
1940年代后期中共在华北地区开展的土改运动,一度出现了提升阶级成分、扩大打击范围、采用暴力手段等“过激化”现象。这些现象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中共宁“左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就以“爱满天下”的思想,为中国的幼教事业开创了一片新大陆。在与孩子们接触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中体会到了“爱的教育”重要性。  爱,就像空气一样,它存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但常常因为寻不到踪迹而被我们忽略。  一、让我们用爱的阳光照亮孩子心灵  当今社会,不少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拼命地努力。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运动、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
工作中,时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小小年纪,就厌学,你让他做作业,他就发脾气……确实,这类同学,虽然在班级中是极个别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语言能力、适应能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表达并与他人分享,进一步带动和推进小学美术中欣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提升小学生的美术修养,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方位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一、前言  小学生爱美是一种天性,对美好的事物在较早阶段就能感受得到,随着各方面成熟和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该结合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探索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对策。  一、改变传统观念,构建和谐
针对X-Y定位平台中摩擦等非线性部分对控制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鲁棒控制策略。设计神经网络控制器对摩擦及干扰等不确定部分进行补偿,其网络逼近误差作
聋生由于先天失听 ,没有有声语言,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正常形成与发展和与健全人正常交往。因此,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其目的就是发掘聋生的语言能力,激活他们的语言表达,从而带动他们思维的全面发展。  聋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就是在学校。特殊学校的教育模式是聋生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九年是最关键的时期。如何让聋生在这关键的九年学习中形成语言呢?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充分借用各种渠道与现代化工具,对聋生进行科学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