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运用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促进该课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黄金燕,法学学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簡称“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和法律基础知识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当前,“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如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方向。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高高职“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有着较大的区别,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实施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
一、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基础”课教学改革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加强了“基础”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使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与挑战。
(一)项目制定的问题
项目教学是一种针对具体项目目标的设计性的教学活动,因此确定项目是项目教学的前提,选取和确定一个好的项目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当前的普遍理解是,“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但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专业课不同,难以完成像专业课中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因此,“项目”形成较难成为“基础”课教师运用项目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教材的问题
“基础”课是教育部指定全国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采用同一本教材,理论性强,体系性和逻辑性严谨,教学内容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改动。而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对高职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与其高职的育人目的相一致。当前许多“基础”课教师忽视学生的具体需求,也没有考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在授课中照搬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太过抽象主观,导致学生对“基础”课上课不感兴趣。怎样在遵守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正确处理“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建立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又全面体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是推进高职“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三)师资的问题
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项目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悉实践过程、具有创设丰富学习情境的能力、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前的“基础”课教师普遍存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实践过程,缺乏实际的职业经验,也缺乏在工作情境中学习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的经验。在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教师都很难独自一人完成教学工作。
(四)学生学习的问题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缺失,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对项目内容的把握、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一直是学生习惯的灌输式教法,学生自学的能力及行动的能力较弱。在项目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信息的采集、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完成到成果的评估,主要采取项目团队或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很多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一时无法适应,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学习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严重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在项目教学中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进行学习是需要在长期的磨合中才能养成的习惯。此外,一些高职院校重专业课而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重要的作用,觉得“基础”课理论性强,内容离现实生活远,空洞抽象,高高在上,没有实际意义,对“基础”课的教学热情不高。
(五)教学评价的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时评价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形式,注重的是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来考核。而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些高职院校评价方式采取的是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社会实践及校园活动情况,期末成绩采用试卷笔试来考核。这些评价方式的主动权都在教师手中,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中来,无法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无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不利于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有效开展。
二、解决对策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与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基础”课教育教学模式,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促进高职学生向职业劳动者转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重新理解“项目”内涵,制定合理的项目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专业课不同,作为一个项目来说,也就有了它的特殊性,需要重新理解“项目”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表明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个项目……也可以是生产一件抽象的,但是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无形产品——精神产品。”因此,“基础”课的项目教学可以用思维方式创造出一个精神产品,这个项目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启示或一种学习方法,或者是一首诗歌、一段对话、一种感悟等。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无形产品的精神产品转化为形象、生动的项目,从而实现项目教学的完成。
(二)教师要树立用教材的观念
我们必须以全国高校统一使用全国统一编写的“基础”课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以教材为纲又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要根据全国通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和拓展,设计出适合高职“基础”课教育的项目。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对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项目设计,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工作项目、工作情景仿真模拟训练项目。通过创设适合学生的若干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在任务的环境中解决各种问题,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教师是组织项目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要不断加大“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课程改革意识。第一,要加强“基础”课教师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学校或者各专业项目课程改革会议,培养教师的课改意识,掌握高职课改新方向。同时加大校际交流学习,把教师带出去和请进来,以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项目组织及教学能力。第二,要建立“基础”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利用假期时间让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见习、实习、观摩等途径了解企业文化,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只有了解和熟悉实际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学价值的项目。第三,创设好情境,通过项目、案例讨论、社会调查、辩论等形式,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通过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培养职业精神,养成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学会科学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就业能力。第四,“基础”课教师要协同分工,加强交流与互动,具备整体意识,要加强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团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探讨项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提高“基础”课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使教师能熟练制作教学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的效果如何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行为。第一,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必须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解答的各种现实问题入手,满足高职生现实需要,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情况的能力。要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明辨善恶,追去真善美,自觉地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作斗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要加强课堂的互动。通过案例讨论、自由辩论、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上讲台,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促进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三,要增加實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开展大学生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并能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项目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形式,应该具有多维性和全程性。项目课程的评价应指向学生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及合作表现等,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可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相互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等多维度的方式,全程性地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履行团队职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和知识理解情况、行文与口头表达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晓晓.“两课”项目化教学实施瓶颈及破解.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3]管小青.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黄金燕,法学学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簡称“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和法律基础知识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当前,“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如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方向。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高高职“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有着较大的区别,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实施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
一、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基础”课教学改革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加强了“基础”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使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与挑战。
(一)项目制定的问题
项目教学是一种针对具体项目目标的设计性的教学活动,因此确定项目是项目教学的前提,选取和确定一个好的项目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当前的普遍理解是,“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但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专业课不同,难以完成像专业课中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因此,“项目”形成较难成为“基础”课教师运用项目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教材的问题
“基础”课是教育部指定全国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采用同一本教材,理论性强,体系性和逻辑性严谨,教学内容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改动。而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对高职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与其高职的育人目的相一致。当前许多“基础”课教师忽视学生的具体需求,也没有考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在授课中照搬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太过抽象主观,导致学生对“基础”课上课不感兴趣。怎样在遵守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正确处理“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建立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又全面体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是推进高职“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三)师资的问题
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项目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悉实践过程、具有创设丰富学习情境的能力、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前的“基础”课教师普遍存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实践过程,缺乏实际的职业经验,也缺乏在工作情境中学习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的经验。在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教师都很难独自一人完成教学工作。
(四)学生学习的问题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缺失,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对项目内容的把握、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一直是学生习惯的灌输式教法,学生自学的能力及行动的能力较弱。在项目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信息的采集、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完成到成果的评估,主要采取项目团队或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很多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一时无法适应,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学习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严重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在项目教学中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进行学习是需要在长期的磨合中才能养成的习惯。此外,一些高职院校重专业课而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重要的作用,觉得“基础”课理论性强,内容离现实生活远,空洞抽象,高高在上,没有实际意义,对“基础”课的教学热情不高。
(五)教学评价的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在“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时评价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形式,注重的是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来考核。而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些高职院校评价方式采取的是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社会实践及校园活动情况,期末成绩采用试卷笔试来考核。这些评价方式的主动权都在教师手中,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中来,无法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无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不利于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有效开展。
二、解决对策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与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基础”课教育教学模式,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促进高职学生向职业劳动者转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重新理解“项目”内涵,制定合理的项目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专业课不同,作为一个项目来说,也就有了它的特殊性,需要重新理解“项目”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表明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个项目……也可以是生产一件抽象的,但是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无形产品——精神产品。”因此,“基础”课的项目教学可以用思维方式创造出一个精神产品,这个项目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启示或一种学习方法,或者是一首诗歌、一段对话、一种感悟等。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无形产品的精神产品转化为形象、生动的项目,从而实现项目教学的完成。
(二)教师要树立用教材的观念
我们必须以全国高校统一使用全国统一编写的“基础”课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以教材为纲又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要根据全国通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和拓展,设计出适合高职“基础”课教育的项目。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对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项目设计,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工作项目、工作情景仿真模拟训练项目。通过创设适合学生的若干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在任务的环境中解决各种问题,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教师是组织项目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要不断加大“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课程改革意识。第一,要加强“基础”课教师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学校或者各专业项目课程改革会议,培养教师的课改意识,掌握高职课改新方向。同时加大校际交流学习,把教师带出去和请进来,以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项目组织及教学能力。第二,要建立“基础”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利用假期时间让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见习、实习、观摩等途径了解企业文化,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只有了解和熟悉实际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学价值的项目。第三,创设好情境,通过项目、案例讨论、社会调查、辩论等形式,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通过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培养职业精神,养成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学会科学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就业能力。第四,“基础”课教师要协同分工,加强交流与互动,具备整体意识,要加强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团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探讨项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提高“基础”课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使教师能熟练制作教学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的效果如何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行为。第一,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必须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解答的各种现实问题入手,满足高职生现实需要,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情况的能力。要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明辨善恶,追去真善美,自觉地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作斗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要加强课堂的互动。通过案例讨论、自由辩论、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上讲台,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促进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三,要增加實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开展大学生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并能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项目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采取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形式,应该具有多维性和全程性。项目课程的评价应指向学生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及合作表现等,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可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相互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等多维度的方式,全程性地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履行团队职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和知识理解情况、行文与口头表达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晓晓.“两课”项目化教学实施瓶颈及破解.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3]管小青.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