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适当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较多采用的是统一的作业布置形式,这样的作业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任务性重,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和懒惰,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事先调研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以增强学生的作业兴趣,帮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小学数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教师的工作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增加创新型作业内容,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提升小學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一、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劣评价缺乏交互性
作业质量是小学生课堂认知实际效果的直接体现,因而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然而,一些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注意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注意收集小学生的反馈信息,仅仅是以“对号”“错号”或“甲、乙、丙、丁”进行质量定级,看似非常科学,实则并没有将小学生的认知结果信息进行有效汇集。
(二)简单模仿缺乏探究性
教师在批改作业中的“粗糙处理”直接导致小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的下降,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仅仅对课堂认知内容进行“照猫画虎式”的习题训练。这种作业虽有一定的准确率,但是小学生大脑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并没有真正启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认知效率非常低。
(三)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牢固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往往会设计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作业。且这种作业缺乏趣味性,自然也无法有效吸引小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完成,小学生就在随意应付中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教师预设的课后作业,必然在盲目应付中苦不堪言。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增强学生作业动机
作业对于学习起到的辅助作用应当是广泛的,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很多教师片面关注了作业的巩固作用,而忽视了作业本该具有的一些其他作用。其实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比如游戏的形式,绘画的形式等等。
(1)游戏性作业
小学生喜欢游戏,如果在作业设计中能加入游戏的形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显然会更积极,所以在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让每个人参与到相同的游戏中。有不同的游戏经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显然是更有趣的挑战。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随机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准备两个骰子和一个碗,随机向碗中掷骰子10次,将每次骰子的点数相加,统计最多有几次加出的和是一样的。或者让学生准备好一副扑克牌,从牌中找出两种花色,拿掉10以上的牌,然后和父母随机从两堆牌中抽出一张,计算两张牌上数字和,并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这样的作业与游戏融合,又有一定的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趣味性作业
将作业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投入,让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作业的枯燥,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来设计不同的作业,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深入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用绘画、故事等形式将这些问题表现出来,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的设计。例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我布置孩子自己设计出以轴对称图形为主体的美丽的花边,让学生结合民间的剪纸艺术来体会为什么剪纸作品大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兴致勃勃,同时驱动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突出实践性,突出学生实际体会
学以致用是数学作业的一个侧重点,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作业与学生的创意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捕获规律,促进数学领悟。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作业:请学生实际测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并将一打火柴用不同的包装方式所用的包装纸的大小计算出来,体会一下为什么火柴盒厂采用现在的包装方式。学生对这个作业比较感兴趣,回去之后他们找到相应的材料,通过实际测量来进行计算,发现火柴厂采用的包装方式是最节约用纸的。还有学生专门就此问题写了一个实验报告。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不仅运用了课堂所学知识,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摆脱机械的计算,从为什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意义更为重大。
(三)凸显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往往对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作业凸显出实用性,带动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激发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认识比”的教学后,我让学生以盐为材料,通过自己的方式配制不同比的盐水,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对盐水展开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比,并且体会到不同配比的盐水的咸度不同。再比如在教学“认识克”之后,我引导学生亲身调查超市中哪些商品是以克为单位的,并运用电子秤称出1克的糖,1克的面粉,让学生亲眼所见,对克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这些实用性强的作业,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有理解知识的背景,有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础,这是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的。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设计创新型作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作业中融入各种元素,根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选择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增强全体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要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到愉悦,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卓桂林.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20(7):59.
[2]何燕萍.基于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59.
[3]刘学活.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95-96.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小学数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教师的工作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增加创新型作业内容,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提升小學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一、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劣评价缺乏交互性
作业质量是小学生课堂认知实际效果的直接体现,因而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然而,一些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注意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注意收集小学生的反馈信息,仅仅是以“对号”“错号”或“甲、乙、丙、丁”进行质量定级,看似非常科学,实则并没有将小学生的认知结果信息进行有效汇集。
(二)简单模仿缺乏探究性
教师在批改作业中的“粗糙处理”直接导致小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的下降,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仅仅对课堂认知内容进行“照猫画虎式”的习题训练。这种作业虽有一定的准确率,但是小学生大脑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并没有真正启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认知效率非常低。
(三)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牢固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往往会设计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作业。且这种作业缺乏趣味性,自然也无法有效吸引小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完成,小学生就在随意应付中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教师预设的课后作业,必然在盲目应付中苦不堪言。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增强学生作业动机
作业对于学习起到的辅助作用应当是广泛的,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很多教师片面关注了作业的巩固作用,而忽视了作业本该具有的一些其他作用。其实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比如游戏的形式,绘画的形式等等。
(1)游戏性作业
小学生喜欢游戏,如果在作业设计中能加入游戏的形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显然会更积极,所以在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让每个人参与到相同的游戏中。有不同的游戏经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显然是更有趣的挑战。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随机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准备两个骰子和一个碗,随机向碗中掷骰子10次,将每次骰子的点数相加,统计最多有几次加出的和是一样的。或者让学生准备好一副扑克牌,从牌中找出两种花色,拿掉10以上的牌,然后和父母随机从两堆牌中抽出一张,计算两张牌上数字和,并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这样的作业与游戏融合,又有一定的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趣味性作业
将作业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投入,让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作业的枯燥,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来设计不同的作业,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深入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用绘画、故事等形式将这些问题表现出来,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的设计。例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我布置孩子自己设计出以轴对称图形为主体的美丽的花边,让学生结合民间的剪纸艺术来体会为什么剪纸作品大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兴致勃勃,同时驱动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突出实践性,突出学生实际体会
学以致用是数学作业的一个侧重点,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作业与学生的创意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捕获规律,促进数学领悟。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作业:请学生实际测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并将一打火柴用不同的包装方式所用的包装纸的大小计算出来,体会一下为什么火柴盒厂采用现在的包装方式。学生对这个作业比较感兴趣,回去之后他们找到相应的材料,通过实际测量来进行计算,发现火柴厂采用的包装方式是最节约用纸的。还有学生专门就此问题写了一个实验报告。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不仅运用了课堂所学知识,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摆脱机械的计算,从为什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意义更为重大。
(三)凸显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往往对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作业凸显出实用性,带动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激发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认识比”的教学后,我让学生以盐为材料,通过自己的方式配制不同比的盐水,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对盐水展开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比,并且体会到不同配比的盐水的咸度不同。再比如在教学“认识克”之后,我引导学生亲身调查超市中哪些商品是以克为单位的,并运用电子秤称出1克的糖,1克的面粉,让学生亲眼所见,对克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这些实用性强的作业,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有理解知识的背景,有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础,这是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的。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设计创新型作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作业中融入各种元素,根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选择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增强全体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要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到愉悦,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卓桂林.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20(7):59.
[2]何燕萍.基于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59.
[3]刘学活.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