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2年butland等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2、6、12分的步行试验。发现6分钟步行试验对肺功能的评价可达到12分钟步行的效果性的方法。本文旨在此方面做一定的探讨。
1 6分钟步行试验的机制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运动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米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6分钟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4个等级:1级少于 300 米,2级为300~374.9米,3 级为375~449.5米,4级超过450米。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2 6MW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中的应用及效果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曾选择慢性阻塞件肺疾病组70例。同一时期呼吸科其他病种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6 min步行试验,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数、心率变化分数计算.此外,COPD患者还进行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和分级,肺功能分级,6rain步行距离分级。结果显示:6MWT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数对COP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6MWT、MMRC分级方法适用于评价中度、重度COPD患者。另外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崔冬清等曾选择94例COPD患者,进行6MWT并测定肺通气功能,用于探讨肺功能分级、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影响6MWT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其结论显示6MWT适用于评估中重度肺功能、年龄< 65岁的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能否用于评估极重度肺功能、高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值得商榷。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呼吸科刘淑等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选择了46例COPD患者测定肺功能及行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选择肺功能正常的43例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严重程度分级不同的COPD患者的FEV1/FVC差异有显著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差异有显著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FEV1/FVC呈正相关。
结论:6MWT操作简单、方便经济,而且重复性好、患者较容易就能接受,已经逐渐成为传统的心肺试验的补充方法。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会明显下降[12],而且呼吸道感染较易反复,肺功能会严重受损。研究结果表明,病情的好转使得FEV1%均值升高,6MWT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血气分析是对在COPD的监测中经常用到,6MWT步行距离与PaO2高度相关,以上情况充分说明6MWT步行距离可以反映老年COPD患者病情分级及分期。综上所述,6MWT步行距离能够真实反映日常生活体力活动的水平,而且6 MWT步行距离不需要任何运动设施,也无须专业培训,操作简单、方便经济,而且重复性好、患者较容易就能接受,已经逐渐成为传统的心肺试验的补充方法,适合在临床上、基层大力推广。
3 6MWT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的适用性探讨
笔者建议,应用6MWT方法作为评估手段,若想达到理想的评估效果,须尽量用于考核少的相关因素,尽量在同等条件下,评估某一指标。同时,笔者根据日常临床应用也总结了6MWT的比较标准的测试方法。方法如下:
3.1 单一试验
理想的试验要有温度控制、安静及空气流通的走廊(长约20~30m),两端及中间各放一把椅子,用作标记和讓受试者休息用,试验前让受试者熟悉试验过程和环境,了解试验目的,然后尽最大可能快地在走廊里来回行走,在6分钟内走完他能完成的最远距离。运动试验前及运动后,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频率。只要受试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头晕、心绞痛、气短和晕厥等,就立即停止试验。试验过程中可不鼓励,试验中研究者坐在走廊的一端计时,不干扰受试者,到6分钟时,喊“停”,测量并记录步行距离。试验过程中也可给予鼓励,每2分钟提示受试者一次,每30~60秒鼓励受试者一次,如“你走得很好”等一些鼓励性短语,最后喊“停”,测量并记录步行距离。试验表明,给予鼓励的受试者的步行距离比不鼓励的受试者高6%。依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允许受试者放慢脚步或停下来休息;但要在受试者感觉好转时,尽快让他恢复原来的行走。终止试验后,让患者卧床休息。
3.2 重复试验
6MWT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年龄、人种、心理因素、性别、环境因素等。受试者对周围环境、试验的熟悉程度、试验时的情绪及试验与进食的时间间隔均会影响 6MWT的结果,故试验方法一定要标准化。国外目前应用鼓励的方法较多,为排除以上因素影响,6MWT一般需重复进行多次,初始第1~2次较后几次试验的步行距离约低10%。目前常用的重复试验方案是:在初始试验时进行2次适应性6MWT,以便受试者熟悉试验过程,在适应性试验之后再进行2次,共4次。若4次步行距离的差异在10%以内,则以4次步行距离的均值作为6MWT的结果。若差异大于10%,则需增加1次试验,取其平均值。6MWT禁忌证:当患者能够在床边6分钟内完成200步时,即可开展正规6MWT,近期急性心肌梗死;运动试验有严重心肌缺血及恶性心律失常;阻塞性心脏瓣膜病;关节、精神、神经等疾病不适合试验的患者。6MWT可靠性和重复性:笔者认为6MWT的结果个体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完成试验,其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影响了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其可靠性,有人建议在连续2天里分别进行一次6MWT,对结果取平均值,6MWT的可重复性不依赖于步行的距离、年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周黎阳,何远强,郑玉龙,徐跃,刘淑,张兵. COPD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动脉血气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11)
[2]张文明 何远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分钟步行试验指脉氧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J ],医学信息.2010.no10.
[3]李娜,邱晨,魏永丽. 六分钟步行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1)
1 6分钟步行试验的机制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运动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米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6分钟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4个等级:1级少于 300 米,2级为300~374.9米,3 级为375~449.5米,4级超过450米。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2 6MW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中的应用及效果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曾选择慢性阻塞件肺疾病组70例。同一时期呼吸科其他病种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6 min步行试验,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数、心率变化分数计算.此外,COPD患者还进行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和分级,肺功能分级,6rain步行距离分级。结果显示:6MWT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数对COP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6MWT、MMRC分级方法适用于评价中度、重度COPD患者。另外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崔冬清等曾选择94例COPD患者,进行6MWT并测定肺通气功能,用于探讨肺功能分级、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影响6MWT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其结论显示6MWT适用于评估中重度肺功能、年龄< 65岁的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能否用于评估极重度肺功能、高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值得商榷。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呼吸科刘淑等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选择了46例COPD患者测定肺功能及行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选择肺功能正常的43例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严重程度分级不同的COPD患者的FEV1/FVC差异有显著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差异有显著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FEV1/FVC呈正相关。
结论:6MWT操作简单、方便经济,而且重复性好、患者较容易就能接受,已经逐渐成为传统的心肺试验的补充方法。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会明显下降[12],而且呼吸道感染较易反复,肺功能会严重受损。研究结果表明,病情的好转使得FEV1%均值升高,6MWT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血气分析是对在COPD的监测中经常用到,6MWT步行距离与PaO2高度相关,以上情况充分说明6MWT步行距离可以反映老年COPD患者病情分级及分期。综上所述,6MWT步行距离能够真实反映日常生活体力活动的水平,而且6 MWT步行距离不需要任何运动设施,也无须专业培训,操作简单、方便经济,而且重复性好、患者较容易就能接受,已经逐渐成为传统的心肺试验的补充方法,适合在临床上、基层大力推广。
3 6MWT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的适用性探讨
笔者建议,应用6MWT方法作为评估手段,若想达到理想的评估效果,须尽量用于考核少的相关因素,尽量在同等条件下,评估某一指标。同时,笔者根据日常临床应用也总结了6MWT的比较标准的测试方法。方法如下:
3.1 单一试验
理想的试验要有温度控制、安静及空气流通的走廊(长约20~30m),两端及中间各放一把椅子,用作标记和讓受试者休息用,试验前让受试者熟悉试验过程和环境,了解试验目的,然后尽最大可能快地在走廊里来回行走,在6分钟内走完他能完成的最远距离。运动试验前及运动后,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频率。只要受试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头晕、心绞痛、气短和晕厥等,就立即停止试验。试验过程中可不鼓励,试验中研究者坐在走廊的一端计时,不干扰受试者,到6分钟时,喊“停”,测量并记录步行距离。试验过程中也可给予鼓励,每2分钟提示受试者一次,每30~60秒鼓励受试者一次,如“你走得很好”等一些鼓励性短语,最后喊“停”,测量并记录步行距离。试验表明,给予鼓励的受试者的步行距离比不鼓励的受试者高6%。依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允许受试者放慢脚步或停下来休息;但要在受试者感觉好转时,尽快让他恢复原来的行走。终止试验后,让患者卧床休息。
3.2 重复试验
6MWT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年龄、人种、心理因素、性别、环境因素等。受试者对周围环境、试验的熟悉程度、试验时的情绪及试验与进食的时间间隔均会影响 6MWT的结果,故试验方法一定要标准化。国外目前应用鼓励的方法较多,为排除以上因素影响,6MWT一般需重复进行多次,初始第1~2次较后几次试验的步行距离约低10%。目前常用的重复试验方案是:在初始试验时进行2次适应性6MWT,以便受试者熟悉试验过程,在适应性试验之后再进行2次,共4次。若4次步行距离的差异在10%以内,则以4次步行距离的均值作为6MWT的结果。若差异大于10%,则需增加1次试验,取其平均值。6MWT禁忌证:当患者能够在床边6分钟内完成200步时,即可开展正规6MWT,近期急性心肌梗死;运动试验有严重心肌缺血及恶性心律失常;阻塞性心脏瓣膜病;关节、精神、神经等疾病不适合试验的患者。6MWT可靠性和重复性:笔者认为6MWT的结果个体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完成试验,其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影响了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其可靠性,有人建议在连续2天里分别进行一次6MWT,对结果取平均值,6MWT的可重复性不依赖于步行的距离、年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周黎阳,何远强,郑玉龙,徐跃,刘淑,张兵. COPD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动脉血气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11)
[2]张文明 何远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分钟步行试验指脉氧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J ],医学信息.2010.no10.
[3]李娜,邱晨,魏永丽. 六分钟步行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