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设计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由浅至深的思考,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培养高中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策略: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注重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课堂上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独断专制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单方面地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被动地位,导致学生对数学课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阻碍了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形式丰富的练习题,使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欢快,在活泼的课堂情境中有效地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研读数学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联系学生以往的经验,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自然地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向学生呈现,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并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他们以往获得的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从而获得新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逻辑用语》相关内容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老师询问学生:同学们指导逻辑用语分类是什么吗?学生默不作声,随后老师将相关内容进行板书,对逻辑用语进行分类,为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逻辑用语进行讲述,例如用电力和灯泡亮与否为例,灯泡亮一定有电,但有电不一定灯泡亮。那么有电就是灯泡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通过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实例进行举例,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二、合理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发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堂任务,有效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不自觉地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上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让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使得营造的问题情境更具有真实性,从而唤起他们解决具体难题的欲望,推动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整合数学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集合与函数概念》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讲述相关概念,然后创设相关情景:“现在有一个班级,一共有40人,每人都至少懂一门外语(英语和德语),集合A代表懂英语的人数,集合B代表懂德语的人数,那么A B与A B各自代表什么?学回答:A B代表全班人数,A B代表会两门外语的人数,老师还可以给出相应的数据,让学生训练集合的运算,例如集合A懂英语的有30人,集合B懂德语的有20人,A B是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得出10人,老师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堂上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素养
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达到灵活变通的境界。由于高中生习惯于运用正向思考的方式去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样的惯性思考偶尔会将学生的解题思路带偏。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学习训练,适当进行变式教学,积极引导学构建知识网络,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增强。既要注重正向思考解题的传授,也要加强对逆向推理的训练。
例如,教师在教学《导数及其应用》时,老师结合例题 f(x)=ax3+3x2-x+1在定义域R上是减函数,求解a取值范围。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晓,在实数集上为减函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函数的导数整体是小于零的,即3ax2+6x-1是小于零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函数公式得到:a小于零,而且b2-4ab小于等于零,即36+12a小于等于零,经过计算,我们最终得出,a的范围,小于等于-3。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教学中,除却要让学生知晓导数以及函数的相关定义,还应该注意巩固以前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些例题以及高考题,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数学经验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在准确地把握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贴近现实的数学情境,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科.高中數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程闯.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51.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独断专制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单方面地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被动地位,导致学生对数学课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阻碍了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形式丰富的练习题,使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欢快,在活泼的课堂情境中有效地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研读数学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联系学生以往的经验,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自然地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向学生呈现,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并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他们以往获得的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从而获得新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逻辑用语》相关内容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老师询问学生:同学们指导逻辑用语分类是什么吗?学生默不作声,随后老师将相关内容进行板书,对逻辑用语进行分类,为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逻辑用语进行讲述,例如用电力和灯泡亮与否为例,灯泡亮一定有电,但有电不一定灯泡亮。那么有电就是灯泡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通过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实例进行举例,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二、合理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发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堂任务,有效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不自觉地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上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让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使得营造的问题情境更具有真实性,从而唤起他们解决具体难题的欲望,推动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整合数学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集合与函数概念》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讲述相关概念,然后创设相关情景:“现在有一个班级,一共有40人,每人都至少懂一门外语(英语和德语),集合A代表懂英语的人数,集合B代表懂德语的人数,那么A B与A B各自代表什么?学回答:A B代表全班人数,A B代表会两门外语的人数,老师还可以给出相应的数据,让学生训练集合的运算,例如集合A懂英语的有30人,集合B懂德语的有20人,A B是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得出10人,老师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堂上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素养
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达到灵活变通的境界。由于高中生习惯于运用正向思考的方式去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样的惯性思考偶尔会将学生的解题思路带偏。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学习训练,适当进行变式教学,积极引导学构建知识网络,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增强。既要注重正向思考解题的传授,也要加强对逆向推理的训练。
例如,教师在教学《导数及其应用》时,老师结合例题 f(x)=ax3+3x2-x+1在定义域R上是减函数,求解a取值范围。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晓,在实数集上为减函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函数的导数整体是小于零的,即3ax2+6x-1是小于零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函数公式得到:a小于零,而且b2-4ab小于等于零,即36+12a小于等于零,经过计算,我们最终得出,a的范围,小于等于-3。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教学中,除却要让学生知晓导数以及函数的相关定义,还应该注意巩固以前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些例题以及高考题,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数学经验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在准确地把握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贴近现实的数学情境,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科.高中數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程闯.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