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建设持续深化、经营体制不断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企业生产运营中,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迫切的需要不断提高,以打破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限制。本文就企业运营中设备管理的基本问题为基点,对企业生产运营设备的管理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企业;生产运营;设備管理
企业生产运营中设备的管理第一要点就是要落脚到“有效”两个字上面,所谓有效,简单说就是能持续地在需要的时候创造价值,以及不断的改善设备管理所创造的价值。笔者认为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设备的有效管理首先要以完善的备件信息为基础,要精准管理每一台设备,对设备的生产概况,使用寿命等建卡立档,精准了解每一种设备,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设备的使用准则,设备的运作与管理等,要解决设备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最后要将责任制全面落实到设备管理工作中,要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设备所有者、使用者、维修者对设备管理进行总体管控。
一、完善备件信息
完善备件信息要将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其重点是通过对设备进行设卡建档备注好设备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以此来提升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要做到全寿命周期管理,任何企业实施起来都有很多困难,必须依托社会化服务网络。所以,设备管理的重点可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对设备全过程包括设备购置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修理管理、设备改造管理、设备报废管理、备件管理及各种专业管理实行修管分离、主次剥离、简化整合。对企业不具优势的部分逐渐与母体脱离,强化优势部分。同时按生产流程对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构,用跨职能团队组织结构代替单一职能结构,强化现场管理,逐步形成基于生产流程的规范化设备管理模式。
同时,要实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处理,依托社会化服务网络,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的管理控制程序,使设备管理的各项活动都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跟踪检查及考核的标准,把设备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要根据企业科学需要及经济、实用的原则,正确地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更要加强岗位责任制,负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
二、完善基础信息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设备管理的重要必须要具有较为明确的管理原则与表示,尤其是设备中特种设备的管理等,如对于非生产性设备,通常根据设备卡片和维修记录进行管理。同时,对于其他设备管理必须具有以下的基础信息:
基本信息:设备编号、设备类别、设备型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投资部门。
财务信息:资产来源、投资计划编号、资产属性、单价、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
位置信息:使用单位、所属生产线、区域名称、安装地点、使用责任人、使用班组、建筑物标识。
日期信息:购置时间、验收时间、转固时间。
来源信息:合同号、供应商、制造商。
扩展信息:设备生产用途、特种设备属性。
设备参数信息:参数名称、参数值。
随机备件:设备关联的各种备件的信息,包括备件名称、备件型号等信息。
随机附件与工具:设备关联的附件和工具信息,包括附件名称、型号、规格、材质等信息。
大修改造记录:设备维修的各种历史记录信息。出于安全要求,或国家特种设备管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预防性维修的设备。对于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的设备,设备的工艺卡作为设备维修的基础,在设备验收时需要维护完成,定期针对工艺卡维护预检修卡,系统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预检修计划,以便维修班组按照计划开展设备维修活动,配合相关的审核、测试流程,最终完成设备的维修任务。
三、完善责任制度
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在进行生产运营时要将设备管理的基本责任制全面落实,积极的做到事出有因,能够全程跟踪设备的管理。相关企业必须要建立设备管理负责人的制度,由第一负责人协调设备管理的核心问题,形成上下级管理制度,主抓相关责任人。
例如,企业部门主管为部门设备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设一名副主管管理本部设备,设一名技术副主管更新改造、装备升级和物资采购工作。其中设备管理的第一负责人主要针对设备管理的基本动态,以及本部门总体设备管理,对于设备管理的实施、创新、引用、学习、管理制度等由第一负责人负责,而副主管主要管理辖区内设备的使用培训情况,包括设备零件的更换、设备的调拨与配置协调,与其他设备管理员沟通等。各个负责人要在上级设备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和台帐,按时上报本单位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工作。
总之,设备管理现代化方向的实施,是促进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保障,也更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因此设备管理中要落实好现代化管理理念,并依据企业生产概况不断的创新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晖.加强设备备件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财经界,2019(12):37.
[2]张楠.设备成套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169-170.
关键词:企业;生产运营;设備管理
企业生产运营中设备的管理第一要点就是要落脚到“有效”两个字上面,所谓有效,简单说就是能持续地在需要的时候创造价值,以及不断的改善设备管理所创造的价值。笔者认为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设备的有效管理首先要以完善的备件信息为基础,要精准管理每一台设备,对设备的生产概况,使用寿命等建卡立档,精准了解每一种设备,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设备的使用准则,设备的运作与管理等,要解决设备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最后要将责任制全面落实到设备管理工作中,要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设备所有者、使用者、维修者对设备管理进行总体管控。
一、完善备件信息
完善备件信息要将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其重点是通过对设备进行设卡建档备注好设备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以此来提升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要做到全寿命周期管理,任何企业实施起来都有很多困难,必须依托社会化服务网络。所以,设备管理的重点可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对设备全过程包括设备购置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修理管理、设备改造管理、设备报废管理、备件管理及各种专业管理实行修管分离、主次剥离、简化整合。对企业不具优势的部分逐渐与母体脱离,强化优势部分。同时按生产流程对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构,用跨职能团队组织结构代替单一职能结构,强化现场管理,逐步形成基于生产流程的规范化设备管理模式。
同时,要实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处理,依托社会化服务网络,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的管理控制程序,使设备管理的各项活动都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跟踪检查及考核的标准,把设备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要根据企业科学需要及经济、实用的原则,正确地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更要加强岗位责任制,负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
二、完善基础信息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设备管理的重要必须要具有较为明确的管理原则与表示,尤其是设备中特种设备的管理等,如对于非生产性设备,通常根据设备卡片和维修记录进行管理。同时,对于其他设备管理必须具有以下的基础信息:
基本信息:设备编号、设备类别、设备型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投资部门。
财务信息:资产来源、投资计划编号、资产属性、单价、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
位置信息:使用单位、所属生产线、区域名称、安装地点、使用责任人、使用班组、建筑物标识。
日期信息:购置时间、验收时间、转固时间。
来源信息:合同号、供应商、制造商。
扩展信息:设备生产用途、特种设备属性。
设备参数信息:参数名称、参数值。
随机备件:设备关联的各种备件的信息,包括备件名称、备件型号等信息。
随机附件与工具:设备关联的附件和工具信息,包括附件名称、型号、规格、材质等信息。
大修改造记录:设备维修的各种历史记录信息。出于安全要求,或国家特种设备管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预防性维修的设备。对于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的设备,设备的工艺卡作为设备维修的基础,在设备验收时需要维护完成,定期针对工艺卡维护预检修卡,系统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预检修计划,以便维修班组按照计划开展设备维修活动,配合相关的审核、测试流程,最终完成设备的维修任务。
三、完善责任制度
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在进行生产运营时要将设备管理的基本责任制全面落实,积极的做到事出有因,能够全程跟踪设备的管理。相关企业必须要建立设备管理负责人的制度,由第一负责人协调设备管理的核心问题,形成上下级管理制度,主抓相关责任人。
例如,企业部门主管为部门设备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设一名副主管管理本部设备,设一名技术副主管更新改造、装备升级和物资采购工作。其中设备管理的第一负责人主要针对设备管理的基本动态,以及本部门总体设备管理,对于设备管理的实施、创新、引用、学习、管理制度等由第一负责人负责,而副主管主要管理辖区内设备的使用培训情况,包括设备零件的更换、设备的调拨与配置协调,与其他设备管理员沟通等。各个负责人要在上级设备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和台帐,按时上报本单位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工作。
总之,设备管理现代化方向的实施,是促进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保障,也更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因此设备管理中要落实好现代化管理理念,并依据企业生产概况不断的创新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晖.加强设备备件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财经界,2019(12):37.
[2]张楠.设备成套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