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诗意,课堂教学更加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资源的开掘更深更广,课堂容量更大,教学形式更趋多样。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使语文教学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与新课程貌合神离,课堂教学实效性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无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现象
   (一)课堂内容过“全”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吃,多少都能吃下,总想面面俱到,一节课里,既要训练朗读,又要感悟情镜,还要落实语言……总之,听、说、读、写各个层面都要涉及到。殊不知,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课后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些内容我在课堂上都讲过的,怎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懂(不会)啊。”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其二: 课堂探究过“深”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所以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处探究。看一个案例:
   师:小朋友,怎记菜字?
   生: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看起来老师好像一直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住这个“菜”字,但这种为探究而探究的教学有效果吗?它只会使学生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其三: 教学手段过“花”
   我们发现,在许多老师的语文课中,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彩,有引进多媒体课件的,有课文情景表演的,有小组合作讨论的,语文课堂一片“生机盎然”。特别是电教手段,或精彩的视频,或有趣的动画,或煽情的音乐,重点句段(甚至全篇课文)赏析,习题拓展等都用投影播放。看起来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认真投入。但是透过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使学生兴味盎然的是课文情境动画,而不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带给学生阅读的愉悦;使学生入情入境的是煽情的声像,而不是文本的人文精神带给学生的感动;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过于花俏的教学手段,会导致学生语文的偏废。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探索
   以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无效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以及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老子》把世间万物的起源归结成一个“道”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巴金认为写作“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可见大道至简,大化无痕——哲学、文学的最高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正如崔峦老师所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那么如何“删繁就简“呢?我提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三、课堂教学内容要有“重”
   “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有重点,虽然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杨再隋教授)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单元目标有所侧重,比如有些课文语言特别优美的,在教学时应该注重语言的积累;有些课文人文思想特别感人的,在教学时就应该侧重文本情感的体悟;有些课文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就应该引导学生迁徙写法,学以致用;有些课适合朗诵,那在课堂里就应该重点指导感情朗读;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每课时也有应该有教学的侧重点,比如朱自清散文的《匆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适合感情朗读,文本的优美词句也应该积累,还有些段落在写法很有特色,可以进行仿写,所以;我在教学的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体现的主题——时间转瞬即逝,体会作者因为在匆匆的时间里无所作为而感慨,无奈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就重点引导学生积累词句,背诵,仿写片段。每节课都应当有重点要落实的内容,这样语文课堂才有效率。
   四、课堂教学探究要有“度”
   这里所说的“度”是指探究应当以文本为基础,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课堂中探究内容应该预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课堂探究活动设计的层面难度过大,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结构太多,会降低学生探究思维的有效性,致使课堂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探究活动设计的层面过浅,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探究活动设计的层面坡度太长,课堂上学生易产生思想上的惰性,也不易达到探究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适时把握课堂上探究的层次和深度,灵活地监控并调节探究的方向,做好学生的向导,并将学生带入有效课堂的学习境界,并按探究的需要达到“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评价要求“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所以,课堂教学评价要做到态度诚挚,内容充实,实事求是,以真情激励学生。经常性的恰如其分的褒扬,还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我们要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在课堂上表扬激励学生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肢体语言,哪怕是一个鼓励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关键是由心而发,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温暖,树立信心。从而使语文学习更和谐更有效率。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摒弃花哨的非语文因素,删繁就简,回归语文的本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不少学生觉得学习英语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要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一要制定学习计划,二要做好课前预习,三要积极认真上课,四要课后归纳活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良好习惯    不少中学生觉得英语是一门费力多,收效少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中学生精力充沛
摘要:低年级孩子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爱活动、坐不住,纪律性不强。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及研究发现,根据他们生理、心理特点把纪律意识融进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培养,效果很好。同时,树立多种榜样,形成评价机制,注重家校沟通都是培养学生纪律性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一年级—纪律—调查分析—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特点,他们记忆力好,形象思维能力强。
品德课程有三大特点:即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其中活动性就是一大特点。课程还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也都在努力通过展开活动来实施教学。因为活动能比较容易、顺利地让学生融入情境,真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与他人(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并产生思考,获得认知;进行积极的反思,提高道德素质,收获
摘要: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情感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率,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可以亲身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做?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氛围;二、积极开展情景教学;三、增强课堂互动;四、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感价值; 情
為了便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的更新,按照学校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期末测试卷,进行分析,找准学生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能力方面有哪些欠缺,以便调整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语文试卷分析如下: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日趋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每次学生的语文考试答卷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学生学
内容摘要:“五环”语文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探疑,整个课堂做到最大优化,活而不乱,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关键词 :新课改 “五环”语文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课改新气象,广大语文教师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各种新教法应运而生。摒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做了重大调整,对思品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分析目前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在“新课改”形式下初中思品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思品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也越来越倍受关注。众所周知,初中思品课课堂结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法有了很大变化。教师的角色地位由课堂的“霸主
许多高一新生刚到高中时会认为自己在初中的英语还不错,稍微一用心就能考八九十分。然而,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有举步维艰、无所适从的感觉。显然这是没处理好初、高中英语衔接造成的。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否处理好初、高中衔接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影响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过渡的原因  1.学
【摘要】选好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但是现在小学生作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米下锅。本文便是根据这个现象分析了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枯燥,没有生活积累;二是积累素材不是个长期的过程,要今日发现,今日感悟;三是孩子对生活缺乏好奇心;四是学生缺乏批判思维。根据这些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关注语文教材、关注时事新闻、关注阅读几个方面去积累素材。  【关键词】素材积累素材缺乏原因解决办法    
所谓“前理解”,是指学生理解文本前就已经具备的阅读经验。学生的阅读对话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越是“清白的历史”,越会给学生对话造成困难。学生个体已有的经验、习惯等将有力地影响着当前“对话”的进行,因此阅读对话前,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充实“前理解”。  一、扩充背景资料,美在对话有深度。   “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恰恰取决于其“前理解”。教材中,有很多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