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市级化学教学研讨课的学习与反思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两节市级化学教学研讨课的学习与反思,提出课堂教学是展示和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要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争辩权和选择权;教师的教学要通过表象素材运用理论深入本质,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2013年10月份,市级化学研讨课在我校举行,我听取了两节课(课题都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两位教师对教材P42页实验1(用一支100 mL针筒抽取80 mL氯气,然后抽取20 mL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师甲:师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现象,师问:由此现象,大家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师眉头一皱,甲即刻改答:氯气溶于水.师喜上眉头:很好,完全正确.……教师甲按预先设计模式继续推进课程,顺利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做了一定量的巩固练习.
  教师乙:学生动手实验,站起描述现象,师问:透过现象,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甲:氯气溶于水.学生乙: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丙:二者因素都有可能.学生开始争论起来,师和颜悦色地说道:导致针筒气体体积减小的因素很多,这里物理溶解、化学反应或二者因素结合都有可能,请大家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支持物理溶解的学生1:气柱变短,学生2:溶液呈黄绿色,学生3:溶液有氯气一样的刺激性气味,学生4:加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解的氯气因受热溶解度变小放出.…….支持化学反应的学生为验证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设计了方案并验证,结果学生5兴奋的向大家宣布他发现实验1溶液有漂白性,说明是反应溶解,学生6提出反对,可能是氯气有漂白性,大家觉得有道理,学生7提出验证氯气有无漂白性,课堂一下热烈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氯气没漂白性,说明5的观点也正确…….由于采取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乙未能完整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后,教师齐聚一起,对2节课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辩,本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苏教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1. 世界本身呈现出多元化,对事物要采取多元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因个人经验不同、认识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多元化,因此,课程知识的教学应趋向多元化,避免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权威的、强加给他们的顺序性的知识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避免强调统一性和将学生打造成单一模式化产品.2.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用多尔的话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坚持理解、宽容、平等,以消解教室里的“教师中心”和“话语霸权”.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当调整,注重知识的个人建构,知识不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获取,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要让抽象的知识呈现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有意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从而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对甲乙教师的授课进行评析:
  教师甲: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教师的教学优点:1教学设计路线清晰,2教学语言亲切,肢体语言丰富,3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强,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融洽”.可以说这是一节知识顺利传接的课堂,师生“气氛宽松、心情娱乐”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探究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同时这也是一节“缺失”的课堂,缺失了课堂教学应围绕实现的核心价值目标;一节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造力的课堂.“轻松融洽”的教学气氛仅仅是表象,热闹激烈的问题探讨仅是走走形式,从教师的眉语间和课堂的推进模式上,我们看到的仍是教室里的“教师中心”、“话语霸权”和变了花样的“知识灌输”.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偏离自己编织的教学轨迹,影响教学的进程,因而强引学生思维按既定模式走,违背了教学规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无法产生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缺乏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可以说繁华落尽,凄凉依旧.
  教师乙:师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实验现象),在这一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物质的相关性质与以往的知识储备),与知识进行对话,并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让学生产生了一定量的可探究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验证,从而形成普遍可接受性共识,发展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判断力与批判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这里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争辩权和选择权,体现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乙的这种教学思想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理念,与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可以说也是不磨而合的,因此,这是一节“失败的有意义”的好课.
  综上,教师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教材实验设计目标的表象理解,要通过表象素材运用理论深入本质,课堂是展示和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学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实情设计,教学的进程要因情而变.一堂没有学生创造性的课堂,即使教师的教学再有创造性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堂,我们应当脱去“华丽的外衣”,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学习情绪高,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化学教学中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理念,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9例患者顺
本刊扉页刊登的“美英报刊导读”系列,由北京大学周学艺教授主持,目的是使读者对西方媒体的背景、倾向及行文方式有所了解,以利于学好新闻英语。 The publication of the ti
目的:介绍异时性三重癌患者原发(右肺)低分化鳞癌在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方法:化疗前中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心态良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患者依从性良好顺利完成化疗
目的:探究对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进行胆囊切除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分层教学是按照学生的教学职能的不同,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互协调,使教学和学习的可能性,需要的教学策略相互适应.根据学生学习化学的智力差异进行高中化学分层,学生将创建一个不同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基准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积累.提高教学的主体,特别是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的倾向,合理地分
目的:对于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于护理进行干预措施分析。方法: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医院2014年下半年的儿科护理案例100例来进行分析,通过分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重头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力学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力学知识,同时也是大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都要求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这种大背景下,力学实验课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实验  要想更好地上好实验课,首先必须要对实验课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端正了认识才能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个别教师应付公事思想的
本文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特点进行比较,通过对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困难的原因分析,探讨了如何实施高中化学学法指导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特点的比较  1.概念抽象.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思维能力的培养,习惯于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