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两节市级化学教学研讨课的学习与反思,提出课堂教学是展示和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要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争辩权和选择权;教师的教学要通过表象素材运用理论深入本质,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2013年10月份,市级化学研讨课在我校举行,我听取了两节课(课题都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两位教师对教材P42页实验1(用一支100 mL针筒抽取80 mL氯气,然后抽取20 mL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师甲:师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现象,师问:由此现象,大家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师眉头一皱,甲即刻改答:氯气溶于水.师喜上眉头:很好,完全正确.……教师甲按预先设计模式继续推进课程,顺利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做了一定量的巩固练习.
教师乙:学生动手实验,站起描述现象,师问:透过现象,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甲:氯气溶于水.学生乙: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丙:二者因素都有可能.学生开始争论起来,师和颜悦色地说道:导致针筒气体体积减小的因素很多,这里物理溶解、化学反应或二者因素结合都有可能,请大家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支持物理溶解的学生1:气柱变短,学生2:溶液呈黄绿色,学生3:溶液有氯气一样的刺激性气味,学生4:加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解的氯气因受热溶解度变小放出.…….支持化学反应的学生为验证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设计了方案并验证,结果学生5兴奋的向大家宣布他发现实验1溶液有漂白性,说明是反应溶解,学生6提出反对,可能是氯气有漂白性,大家觉得有道理,学生7提出验证氯气有无漂白性,课堂一下热烈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氯气没漂白性,说明5的观点也正确…….由于采取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乙未能完整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后,教师齐聚一起,对2节课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辩,本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苏教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1. 世界本身呈现出多元化,对事物要采取多元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因个人经验不同、认识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多元化,因此,课程知识的教学应趋向多元化,避免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权威的、强加给他们的顺序性的知识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避免强调统一性和将学生打造成单一模式化产品.2.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用多尔的话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坚持理解、宽容、平等,以消解教室里的“教师中心”和“话语霸权”.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当调整,注重知识的个人建构,知识不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获取,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要让抽象的知识呈现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有意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从而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对甲乙教师的授课进行评析:
教师甲: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教师的教学优点:1教学设计路线清晰,2教学语言亲切,肢体语言丰富,3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强,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融洽”.可以说这是一节知识顺利传接的课堂,师生“气氛宽松、心情娱乐”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探究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同时这也是一节“缺失”的课堂,缺失了课堂教学应围绕实现的核心价值目标;一节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造力的课堂.“轻松融洽”的教学气氛仅仅是表象,热闹激烈的问题探讨仅是走走形式,从教师的眉语间和课堂的推进模式上,我们看到的仍是教室里的“教师中心”、“话语霸权”和变了花样的“知识灌输”.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偏离自己编织的教学轨迹,影响教学的进程,因而强引学生思维按既定模式走,违背了教学规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无法产生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缺乏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可以说繁华落尽,凄凉依旧.
教师乙:师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实验现象),在这一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物质的相关性质与以往的知识储备),与知识进行对话,并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让学生产生了一定量的可探究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验证,从而形成普遍可接受性共识,发展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判断力与批判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这里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争辩权和选择权,体现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乙的这种教学思想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理念,与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可以说也是不磨而合的,因此,这是一节“失败的有意义”的好课.
综上,教师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教材实验设计目标的表象理解,要通过表象素材运用理论深入本质,课堂是展示和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学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实情设计,教学的进程要因情而变.一堂没有学生创造性的课堂,即使教师的教学再有创造性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堂,我们应当脱去“华丽的外衣”,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2013年10月份,市级化学研讨课在我校举行,我听取了两节课(课题都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两位教师对教材P42页实验1(用一支100 mL针筒抽取80 mL氯气,然后抽取20 mL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师甲:师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现象,师问:由此现象,大家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师眉头一皱,甲即刻改答:氯气溶于水.师喜上眉头:很好,完全正确.……教师甲按预先设计模式继续推进课程,顺利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做了一定量的巩固练习.
教师乙:学生动手实验,站起描述现象,师问:透过现象,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甲:氯气溶于水.学生乙: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丙:二者因素都有可能.学生开始争论起来,师和颜悦色地说道:导致针筒气体体积减小的因素很多,这里物理溶解、化学反应或二者因素结合都有可能,请大家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支持物理溶解的学生1:气柱变短,学生2:溶液呈黄绿色,学生3:溶液有氯气一样的刺激性气味,学生4:加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解的氯气因受热溶解度变小放出.…….支持化学反应的学生为验证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设计了方案并验证,结果学生5兴奋的向大家宣布他发现实验1溶液有漂白性,说明是反应溶解,学生6提出反对,可能是氯气有漂白性,大家觉得有道理,学生7提出验证氯气有无漂白性,课堂一下热烈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氯气没漂白性,说明5的观点也正确…….由于采取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乙未能完整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后,教师齐聚一起,对2节课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辩,本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苏教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1. 世界本身呈现出多元化,对事物要采取多元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因个人经验不同、认识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多元化,因此,课程知识的教学应趋向多元化,避免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权威的、强加给他们的顺序性的知识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避免强调统一性和将学生打造成单一模式化产品.2.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用多尔的话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坚持理解、宽容、平等,以消解教室里的“教师中心”和“话语霸权”.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当调整,注重知识的个人建构,知识不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获取,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要让抽象的知识呈现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有意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从而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对甲乙教师的授课进行评析:
教师甲: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教师的教学优点:1教学设计路线清晰,2教学语言亲切,肢体语言丰富,3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强,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融洽”.可以说这是一节知识顺利传接的课堂,师生“气氛宽松、心情娱乐”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探究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同时这也是一节“缺失”的课堂,缺失了课堂教学应围绕实现的核心价值目标;一节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造力的课堂.“轻松融洽”的教学气氛仅仅是表象,热闹激烈的问题探讨仅是走走形式,从教师的眉语间和课堂的推进模式上,我们看到的仍是教室里的“教师中心”、“话语霸权”和变了花样的“知识灌输”.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偏离自己编织的教学轨迹,影响教学的进程,因而强引学生思维按既定模式走,违背了教学规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无法产生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缺乏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可以说繁华落尽,凄凉依旧.
教师乙:师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实验现象),在这一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物质的相关性质与以往的知识储备),与知识进行对话,并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让学生产生了一定量的可探究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验证,从而形成普遍可接受性共识,发展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判断力与批判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这里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争辩权和选择权,体现了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乙的这种教学思想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理念,与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可以说也是不磨而合的,因此,这是一节“失败的有意义”的好课.
综上,教师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教材实验设计目标的表象理解,要通过表象素材运用理论深入本质,课堂是展示和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学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实情设计,教学的进程要因情而变.一堂没有学生创造性的课堂,即使教师的教学再有创造性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堂,我们应当脱去“华丽的外衣”,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